硅油作為一種穩定的眼內填充物廣泛的應用于各種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但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硅油遷移至前房,引起瞳孔阻滯性青光眼、角膜內皮失代償和角膜病變等并發癥。下方周邊虹膜切開孔又稱Ando孔可以將眼后節積聚的房水引流至前房,房水壓迫硅油退回玻璃體腔,從而能夠有效應對并發癥。近年來Ando孔的應用從無晶狀體眼逐漸擴展至有晶狀體眼及人工晶狀體眼。Ando孔直徑≥2 mm。Ando孔切開位置需位于6點時鐘位虹膜根部、前房硅油滴下緣或下方房水區。手術后Ando孔可因炎癥或血細胞堵塞等原因關閉,此時可采用激光光凝治療、周邊虹膜切除手術、針頭穿刺等方法使其再次通暢。目前Ando孔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的應用均無統一標準,值得進一步研究。
引用本文: 蔣宇琦, 謝海南, 黃厚斌. Ando孔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聯合硅油填充眼中的應用進展.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10): 808-812.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520-0020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1962年,硅油首次作為玻璃體腔內植入物治療視網膜脫離(RD)[1]。隨后,各種復雜玻璃體手術中開始使用硅油[2-3]。1994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正式批準硅油作為一種眼內填充物[4]。盡管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技術不斷進步,玻璃體切割手術(PPV)、鞏膜外加壓手術和視網膜修復手術共同發展,但由于硅油其眼內惰性、透明和填充持久等重要特性,使其在部分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的治療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硅油在提供穩定的眼內支持作用的同時,相關的并發癥也隨之而來,如繼發性青光眼、并發性白內障、角膜病變等。1985年,Fumitaka Ando首次提出在行PPV聯合硅油填充手術時,于虹膜下方6點時鐘位行周邊虹膜切除手術能夠有效防止硅油在無晶狀體眼中遷移至前房,避免患者手術后青光眼及角膜相關并發癥的發生,這種下方周邊虹膜的切開孔被命名為Ando孔[5]。Ando孔也可應用至人工晶狀體眼及有晶狀體眼的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6-7]。但目前Ando孔在臨床的使用仍存在爭議,且在何種情況下必須做Ando孔尚無統一的標準。現就Ando孔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聯合硅油填充眼中的應用進展作一綜述。
1 硅油的應用及硅油進入前房的并發癥
眼科使用的硅油產品材料為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種疏水性的由重復硅氧烷單元組成的線性合成聚合物。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為了實現有效的視網膜再附著,填充物必須能夠防止液體遷移到視網膜下間隙。硅油和水之間的高界面張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水通過視網膜裂孔遷移到視網膜下間隙。硅油粘度范圍為1 000~5 000 cs,高粘度硅油不僅能夠限制玻璃體腔內的液體流動,而且還能阻止它們通過視網膜裂孔進入視網膜下[8]。由于硅油的眼內穩定性,限制了細胞、血液、纖維蛋白和一些化學物質在玻璃體腔的自由運動,從而阻止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PVR)及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的進展。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硅油填充可阻止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擴散[9]。除此之外,硅油還可以維持眼內容積,延緩眼球癆進展[10]。
硅油的最常見適應證是引起PVR的孔源性RD(RRD)及容易引起PVR發生的高風險疾病,如巨大視網膜裂孔、葡萄膜炎、手術前脈絡膜脫離等[4, 11]。其他常見的適應證包括由于慢性RD、視網膜撕裂或水腫而無法接受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的PDR、眼內腫瘤引起的滲出性RD、與慢性葡萄膜炎或前部PVR相關的低眼壓[4, 12-15]。對于難以保持規定頭部位置的或需要高空旅行的患者,硅油也被認為是短期填充的更好選擇[4]。
硅油進入前房的并發癥主要分為短期和長期并發癥。短期并發癥主要為急性瞳孔阻滯性青光眼,大部分發生在手術后早期即數天至數周,若后期房水無法進入前房,也可發生瞳孔阻滯導致眼壓升高[6, 8]。長期并發癥主要是由于前房硅油阻塞小梁網,乳化硅油顆粒浸潤小梁網和炎癥因子引起小梁的炎癥,從而導致繼發性青光眼,發病率3%~50%[3, 16-20]。以及硅油與角膜內皮相貼導致角膜病變、角膜內皮失代償,發病率8%~30%[21-24]。這些都嚴重影響硅油在復雜性RD(CRD)手術中的成功應用。
2 硅油進入前房的可能原因
在無晶狀體眼中,由于玻璃體腔內硅油與虹膜或瞳孔緣直接接觸,容易發生硅油進入前房。主要原因可能為:(1)手術中硅油填充過多。(2)手術后睫狀體功能障礙導致房水分泌不足,無法充分循環進入前房,如部分眼球因CRD行多次手術,經歷鞏膜外環扎和冷凍導致房水循環率低,同時硅油對睫狀體的壓迫進一步減少房水的產生[25]。(3)手術后發生牽拉性RD導致玻璃體腔容積減少[26]。(4)年齡較大且健康狀況較差的無晶狀體患者,手術后無法長時間保持俯臥位,硅油進入前房的可能性更高。(5)部分患者由于外傷、先天因素導致虹膜缺損、無虹膜,硅油極易進入前房[27]。而在有晶狀體眼或人工晶狀體眼中,若手術引起懸韌帶斷裂、手術前存有囊袋或懸韌帶相關疾病,則硅油易進入前房。此外,由于硅油填充后前房壓力相對較低,人工晶狀體體積小,屏障作用弱,在患者突然改變體位時玻璃體腔中的硅油容易通過懸韌帶進入前房[17, 28]。
3 Ando孔的原理及制作Ando孔時注意事項
3.1 Ando孔的原理
由于內聚力的作用,在PPV后無晶狀體眼的眼后節內,硅油通常會呈現光滑的球形狀態,只要未造成瞳孔阻滯,硅油就不會進入前房。存在瞳孔阻滯的情況下,房水會積聚在虹膜后方的最低部位。房水增多導致壓力升高,壓迫硅油通過瞳孔,進一步填充前房。而Ando孔可以將積聚的房水引流至前房,房水壓迫硅油退回玻璃體腔[26, 29]。而在人工晶狀體眼及有晶狀體眼中,由于晶狀體-囊袋復合體異常導致硅油移位[6]。也有學者認為,人工晶狀體眼及有晶狀體眼患者發生急性瞳孔阻滯性青光眼概率較無晶狀體眼低,因為人工晶狀體眼及有晶狀體眼患者中晶狀體-囊袋復合體結構完整的概率較大,硅油位于玻璃體腔中無法進入后房,房水循環正常。若前房出現硅油同時眼壓升高,此時散大瞳孔可降低瞳孔阻滯的風險,并可行激光周邊虹膜切除手術,同時使用降眼壓藥物[30]。在硅油從前房復位后,一些患者會出現短暫的角膜水腫,這可能是由于硅油對內皮細胞的直接毒性,且阻礙房水中營養物質的運輸吸收,導致短期角膜內皮細胞功能障礙[31]。另外硅油可能增加了內皮細胞的滲透性,當房水被硅油取代時,內皮細胞暴露于高滲環境中,進而引起角膜水腫。即使在明顯的角膜內皮功能障礙的情況下,前房內的硅油也可能阻止角膜水腫[30, 32]。研究報道,在懸韌帶松弛或斷裂的情況下,硅油從玻璃體腔遷移到后房中,推動虹膜向前,導致虹膜-角膜貼附,房角關閉而引起眼壓急性升高。在虹膜-角膜貼附區域內進行激光周邊虹膜切除手術可以幫助房水進入前房,加深的前房給予后房中硅油壓力,迫使硅油通過瞳孔進入前房,從而進一步緩解虹膜角膜貼附,打開房角,降低眼壓[33]。
3.2 制作Ando孔時注意事項
1985年,Fumitaka Ando提出Ando孔這一概念,同時指出Ando孔應盡可能切開較大,以防止手術后因炎癥纖維化而關閉[5]。Beekhuis等[26]研究報道,Ando孔需>2 mm直徑。Al-Jazzaf等[7]研究報道,在無晶狀體眼中完全切除Ando孔后的囊袋可以降低Ando孔晚期關閉的可能性。Framme等[25]研究報道,除了Ando孔之外,也可在虹膜鼻側和顳側增加進行周邊虹膜切除手術,使患者側臥位時也能維持房水正常流動。如果手術過程中未行Ando孔切開手術但手術后因瞳孔阻滯需實施此手術,且在前房下方仍有部分房水存在時,應在有房水區或硅油滴邊緣行激光周邊虹膜切除手術,并用大能量盡可能一次性擊穿虹膜,以確保Ando孔能被有效打開,這樣做之后可立即觀察到后房的房水經Ando孔流入前房;若前房完全被硅油填充,則建議直接進行Ando孔切開手術,并輔以俯臥位以促進房水循環[25, 29-30, 34]。
4 Ando孔的真實世界研究
4.1 Ando孔在無晶狀體囊膜屏障眼
1989年,Laganowski等[29]研究報道88例因PVR、巨大視網膜裂孔等行PPV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無晶狀體眼的患者。與上方虹膜根切口切開手術患者相比,Ando孔切開手術患者中未觀察到前房硅油,而上方虹膜根切口切開手術患者中有50%出現前房硅油,84%Ando孔閉合的眼中前房充滿硅油。急性瞳孔阻滯性青光眼只在上方虹膜根切口切開手術患者和Ando孔閉合患者中發生。6個月隨訪結束時,高眼壓的發生率在上方虹膜根切口切開手術患者中為27%,高于Ando孔開放患者的12%,與Ando孔閉合患者的30%接近。與此同時,Ando孔切開手術患者角膜病變發生率為14%,其中Ando孔開放患者僅為3%,顯著低于Ando孔閉合患者的36%和上方虹膜根切口切開手術患者的39%。1995年,Madreperla和Mccuen[34]研究報道121例因PVR、PDR、眼外傷等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無晶狀體眼的患者。Ando孔開放的81例患者,其中11例患者前房出現硅油;而在40例Ando孔關閉的患者中,32例患者前房出現硅油。
4.2 Ando孔在有晶狀體囊膜屏障眼中的應用
1995年,Madreperla和Mccuen[34]研究報道,23例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人工晶狀體眼,前房出現硅油在Ando孔開放和閉合眼中分別占25%、36%,兩者無明顯統計學差異。2001年,Jackson等[6]研究報道7例因RRD、巨大視網膜裂孔等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有晶狀體眼患者,Ando孔可以緩解手術后出現的瞳孔阻滯性青光眼,但硅油仍會滯留于虹膜-晶狀體、虹膜-人工晶狀體縫隙間,導致周邊虹膜與角膜貼附,進一步引起眼壓升高。提升手術技術也可以防止硅油進入前房,手術中控制硅油注入壓力,同時若手術中發現硅油進入前房,可使用粘彈劑將硅油推回眼后節。
研究報道,因CRD而行PPV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患者經1 000 cs硅油填充后青光眼發生率為23%~48%[35-36]。2005年,Al-Jazzaf等[7]研究報道,因CRD而行PPV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450只患眼,經高純度5 000 cs硅油填充后所有Ando孔的患眼均未出現瞳孔阻滯,且手術后青光眼的發生率為11%。青光眼發生率的下降可能是由于使用高純度5 000 cs的硅油和手術技術的改進,包括行Ando孔切開、手術后局部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以及側位或俯臥位的體位保持。2014年,Yusuf等[30]研究報道1例人工晶狀體眼因RRD行PPV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患者,手術后發生急性瞳孔阻滯性青光眼,在前房硅油邊緣下方給予激光周邊虹膜切除手術,患者Ando孔形成后眼壓即恢復至正常水平。
5 Ando孔的臨床適應證
無晶狀體囊膜屏障眼中Ando孔的臨床適應證:(1)若虹膜后方的眼后節完全硅油填充,手術中需行Ando孔切開。部分患者Ando孔關閉而前房無硅油,是由于眼后節沒有完全填滿硅油,硅油體積不夠大,未造成瞳孔完全阻滯,虹膜與硅油部分或沒有完全接觸,硅油下的房水可以通過瞳孔進入前房[26]。故虹膜后若有空間供房水通過瞳孔,可以暫時不行Ando孔切開。(2)若眼內病變非常復雜且已行多次手術,硅油需要于眼內長期填充以預防眼球癆發生,必須于手術中行Ando孔切開,并可同時切除囊膜防止瞳孔阻滯發生[25]。(3)若出現瞳孔阻滯性青光眼,手術后需行Ando孔切開[29, 34]。
有晶狀體囊膜屏障眼中Ando孔的臨床適應證:(1)若晶狀體-囊袋復合體異常,手術時需行Ando孔切開。1)先天性:多為懸韌帶發育不良所致,伴晶狀體或眼部異常如晶狀體缺損等,如馬方綜合征、同型半胱氨酸尿癥、馬切山尼綜合征、假性囊膜剝脫綜合征、Stickler綜合征等[6, 37-40]。2)外傷性。3)自發性:多由于眼內病變引起懸韌帶機械性伸長,如葡萄腫,玻璃體條索牽引或眼內炎癥等。4)手術引起:復雜白內障手術,如睫狀溝植入手術、鞏膜固定人工晶狀體或虹膜夾式人工晶狀體或廣泛基底部玻璃體切除導致節段性懸韌帶斷裂等[25, 30]。(2)若眼內病變非常復雜且已行多次手術,硅油需要于眼內長期填充以預防眼球癆發生,必須于手術中行Ando孔切開,此時可將人工晶狀體取出以防止瞳孔阻滯發生[25]。(3)手術后若出現瞳孔阻滯性青光眼,需行Ando孔切開。
6 Ando孔手術后閉合的原因、結果及應對方法
6.1 Ando孔手術后閉合的原因
約14%Ando孔在手術后隨訪中會出現自發關閉的情況[9],閉合的原因可能為:(1)血細胞造成的一過性閉合[9]。(2)Ando孔切開過小[7, 29]。(3)前房炎癥反應較重。研究報道,PDR患者的Ando孔關閉概率明顯高于PVR患者[34]。PDR引起慢性炎癥反應,視網膜缺血缺氧導致視網膜內皮細胞持續合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導致新生血管形成[41-42]。新生血管滲漏和出血,進一步加劇炎癥反應,過多的炎癥介質導致Ando孔纖維增生,故而閉合率更高。但是如果存在虹膜結構異常、前房積血或復發性RD等因素,可能影響醫生對Ando孔是否功能性開放的準確判斷[34]。
6.2 Ando孔手術后閉合的結果及應對方法
Ando孔閉合后,眼后節下方積聚的房水推擠上方硅油通過瞳孔進入前房,可見前房硅油滴或滿貫硅油,此時前房無細胞隨房水循環游動、無房水閃輝,虹膜表面及瞳孔緣可見金色的硅油反光,同時出現瞳孔阻滯導致眼壓升高。硅油長期進入前房導致繼發性青光眼、角膜病變等[43-45]。
Reddy和Aylward[43]研究報道,若手術后出現Ando孔閉合,同時前房充滿硅油的情況下,激光光凝治療無法重新打開Ando孔的概率約77.8%,這可能是由于硅油折射率影響光斑大小及傳遞到虹膜的能量,同時硅油流動性差,一次爆破后產生的碎屑無法及時分散而引發下一次爆破。可再次手術使用PPV針頭行周邊虹膜切除手術、30G針頭從角鞏膜緣進針,刺穿封閉的纖維組織[44]。前房注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可以消融纖維增生同時具有一定安全性[45]。研究發現,為了在硅油相關瞳孔阻滯性青光眼患者中實現Ando孔的長期通暢,平均每位患者需要行2.7次激光光凝治療、眼周注射4.1次糖皮質激素和前房注射0.7次纖溶酶原激活劑[46]。
7 小結與展望
硅油的性質決定了其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依然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伴隨而來的并發癥也不容忽視。Ando孔在無晶狀體眼、人工晶狀體眼及有晶狀體眼中均有所應用。其中,在無晶狀體眼中推薦應用,因其可以有效防止硅油轉移至前房,減少急性瞳孔阻滯性青光眼及硅油相關角膜病變等發生。在有晶狀體眼及人工晶狀體眼中,Ando孔的應用相對較少,缺乏多中心病例研究探究其必要性,但在一些手術前或手術中評估晶狀體-囊袋復合體異常的情況下建議應用。Ando孔的大小上無統一標準,大部分作者建議應為≥2 mm。若手術中行Ando孔切開,需盡可能靠近6點時鐘位虹膜根部,若手術后行激光或手術Ando孔切開,需根據具體情況判斷位于前房硅油滴下緣、下方房水區或6點時鐘位虹膜根部。手術前伴嚴重的PVR、PDR、手術后炎癥反應重、多次手術或使用強力散瞳劑等均可使Ando孔關閉,此時可采用激光光凝治療、周邊虹膜切除手術、針頭穿刺等方法使其再次通暢,但是采取哪種方式并無統一標準。Ando孔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的應用仍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領域。
1962年,硅油首次作為玻璃體腔內植入物治療視網膜脫離(RD)[1]。隨后,各種復雜玻璃體手術中開始使用硅油[2-3]。1994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正式批準硅油作為一種眼內填充物[4]。盡管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技術不斷進步,玻璃體切割手術(PPV)、鞏膜外加壓手術和視網膜修復手術共同發展,但由于硅油其眼內惰性、透明和填充持久等重要特性,使其在部分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的治療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硅油在提供穩定的眼內支持作用的同時,相關的并發癥也隨之而來,如繼發性青光眼、并發性白內障、角膜病變等。1985年,Fumitaka Ando首次提出在行PPV聯合硅油填充手術時,于虹膜下方6點時鐘位行周邊虹膜切除手術能夠有效防止硅油在無晶狀體眼中遷移至前房,避免患者手術后青光眼及角膜相關并發癥的發生,這種下方周邊虹膜的切開孔被命名為Ando孔[5]。Ando孔也可應用至人工晶狀體眼及有晶狀體眼的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6-7]。但目前Ando孔在臨床的使用仍存在爭議,且在何種情況下必須做Ando孔尚無統一的標準。現就Ando孔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聯合硅油填充眼中的應用進展作一綜述。
1 硅油的應用及硅油進入前房的并發癥
眼科使用的硅油產品材料為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種疏水性的由重復硅氧烷單元組成的線性合成聚合物。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為了實現有效的視網膜再附著,填充物必須能夠防止液體遷移到視網膜下間隙。硅油和水之間的高界面張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水通過視網膜裂孔遷移到視網膜下間隙。硅油粘度范圍為1 000~5 000 cs,高粘度硅油不僅能夠限制玻璃體腔內的液體流動,而且還能阻止它們通過視網膜裂孔進入視網膜下[8]。由于硅油的眼內穩定性,限制了細胞、血液、纖維蛋白和一些化學物質在玻璃體腔的自由運動,從而阻止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PVR)及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的進展。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硅油填充可阻止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擴散[9]。除此之外,硅油還可以維持眼內容積,延緩眼球癆進展[10]。
硅油的最常見適應證是引起PVR的孔源性RD(RRD)及容易引起PVR發生的高風險疾病,如巨大視網膜裂孔、葡萄膜炎、手術前脈絡膜脫離等[4, 11]。其他常見的適應證包括由于慢性RD、視網膜撕裂或水腫而無法接受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的PDR、眼內腫瘤引起的滲出性RD、與慢性葡萄膜炎或前部PVR相關的低眼壓[4, 12-15]。對于難以保持規定頭部位置的或需要高空旅行的患者,硅油也被認為是短期填充的更好選擇[4]。
硅油進入前房的并發癥主要分為短期和長期并發癥。短期并發癥主要為急性瞳孔阻滯性青光眼,大部分發生在手術后早期即數天至數周,若后期房水無法進入前房,也可發生瞳孔阻滯導致眼壓升高[6, 8]。長期并發癥主要是由于前房硅油阻塞小梁網,乳化硅油顆粒浸潤小梁網和炎癥因子引起小梁的炎癥,從而導致繼發性青光眼,發病率3%~50%[3, 16-20]。以及硅油與角膜內皮相貼導致角膜病變、角膜內皮失代償,發病率8%~30%[21-24]。這些都嚴重影響硅油在復雜性RD(CRD)手術中的成功應用。
2 硅油進入前房的可能原因
在無晶狀體眼中,由于玻璃體腔內硅油與虹膜或瞳孔緣直接接觸,容易發生硅油進入前房。主要原因可能為:(1)手術中硅油填充過多。(2)手術后睫狀體功能障礙導致房水分泌不足,無法充分循環進入前房,如部分眼球因CRD行多次手術,經歷鞏膜外環扎和冷凍導致房水循環率低,同時硅油對睫狀體的壓迫進一步減少房水的產生[25]。(3)手術后發生牽拉性RD導致玻璃體腔容積減少[26]。(4)年齡較大且健康狀況較差的無晶狀體患者,手術后無法長時間保持俯臥位,硅油進入前房的可能性更高。(5)部分患者由于外傷、先天因素導致虹膜缺損、無虹膜,硅油極易進入前房[27]。而在有晶狀體眼或人工晶狀體眼中,若手術引起懸韌帶斷裂、手術前存有囊袋或懸韌帶相關疾病,則硅油易進入前房。此外,由于硅油填充后前房壓力相對較低,人工晶狀體體積小,屏障作用弱,在患者突然改變體位時玻璃體腔中的硅油容易通過懸韌帶進入前房[17, 28]。
3 Ando孔的原理及制作Ando孔時注意事項
3.1 Ando孔的原理
由于內聚力的作用,在PPV后無晶狀體眼的眼后節內,硅油通常會呈現光滑的球形狀態,只要未造成瞳孔阻滯,硅油就不會進入前房。存在瞳孔阻滯的情況下,房水會積聚在虹膜后方的最低部位。房水增多導致壓力升高,壓迫硅油通過瞳孔,進一步填充前房。而Ando孔可以將積聚的房水引流至前房,房水壓迫硅油退回玻璃體腔[26, 29]。而在人工晶狀體眼及有晶狀體眼中,由于晶狀體-囊袋復合體異常導致硅油移位[6]。也有學者認為,人工晶狀體眼及有晶狀體眼患者發生急性瞳孔阻滯性青光眼概率較無晶狀體眼低,因為人工晶狀體眼及有晶狀體眼患者中晶狀體-囊袋復合體結構完整的概率較大,硅油位于玻璃體腔中無法進入后房,房水循環正常。若前房出現硅油同時眼壓升高,此時散大瞳孔可降低瞳孔阻滯的風險,并可行激光周邊虹膜切除手術,同時使用降眼壓藥物[30]。在硅油從前房復位后,一些患者會出現短暫的角膜水腫,這可能是由于硅油對內皮細胞的直接毒性,且阻礙房水中營養物質的運輸吸收,導致短期角膜內皮細胞功能障礙[31]。另外硅油可能增加了內皮細胞的滲透性,當房水被硅油取代時,內皮細胞暴露于高滲環境中,進而引起角膜水腫。即使在明顯的角膜內皮功能障礙的情況下,前房內的硅油也可能阻止角膜水腫[30, 32]。研究報道,在懸韌帶松弛或斷裂的情況下,硅油從玻璃體腔遷移到后房中,推動虹膜向前,導致虹膜-角膜貼附,房角關閉而引起眼壓急性升高。在虹膜-角膜貼附區域內進行激光周邊虹膜切除手術可以幫助房水進入前房,加深的前房給予后房中硅油壓力,迫使硅油通過瞳孔進入前房,從而進一步緩解虹膜角膜貼附,打開房角,降低眼壓[33]。
3.2 制作Ando孔時注意事項
1985年,Fumitaka Ando提出Ando孔這一概念,同時指出Ando孔應盡可能切開較大,以防止手術后因炎癥纖維化而關閉[5]。Beekhuis等[26]研究報道,Ando孔需>2 mm直徑。Al-Jazzaf等[7]研究報道,在無晶狀體眼中完全切除Ando孔后的囊袋可以降低Ando孔晚期關閉的可能性。Framme等[25]研究報道,除了Ando孔之外,也可在虹膜鼻側和顳側增加進行周邊虹膜切除手術,使患者側臥位時也能維持房水正常流動。如果手術過程中未行Ando孔切開手術但手術后因瞳孔阻滯需實施此手術,且在前房下方仍有部分房水存在時,應在有房水區或硅油滴邊緣行激光周邊虹膜切除手術,并用大能量盡可能一次性擊穿虹膜,以確保Ando孔能被有效打開,這樣做之后可立即觀察到后房的房水經Ando孔流入前房;若前房完全被硅油填充,則建議直接進行Ando孔切開手術,并輔以俯臥位以促進房水循環[25, 29-30, 34]。
4 Ando孔的真實世界研究
4.1 Ando孔在無晶狀體囊膜屏障眼
1989年,Laganowski等[29]研究報道88例因PVR、巨大視網膜裂孔等行PPV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無晶狀體眼的患者。與上方虹膜根切口切開手術患者相比,Ando孔切開手術患者中未觀察到前房硅油,而上方虹膜根切口切開手術患者中有50%出現前房硅油,84%Ando孔閉合的眼中前房充滿硅油。急性瞳孔阻滯性青光眼只在上方虹膜根切口切開手術患者和Ando孔閉合患者中發生。6個月隨訪結束時,高眼壓的發生率在上方虹膜根切口切開手術患者中為27%,高于Ando孔開放患者的12%,與Ando孔閉合患者的30%接近。與此同時,Ando孔切開手術患者角膜病變發生率為14%,其中Ando孔開放患者僅為3%,顯著低于Ando孔閉合患者的36%和上方虹膜根切口切開手術患者的39%。1995年,Madreperla和Mccuen[34]研究報道121例因PVR、PDR、眼外傷等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無晶狀體眼的患者。Ando孔開放的81例患者,其中11例患者前房出現硅油;而在40例Ando孔關閉的患者中,32例患者前房出現硅油。
4.2 Ando孔在有晶狀體囊膜屏障眼中的應用
1995年,Madreperla和Mccuen[34]研究報道,23例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人工晶狀體眼,前房出現硅油在Ando孔開放和閉合眼中分別占25%、36%,兩者無明顯統計學差異。2001年,Jackson等[6]研究報道7例因RRD、巨大視網膜裂孔等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有晶狀體眼患者,Ando孔可以緩解手術后出現的瞳孔阻滯性青光眼,但硅油仍會滯留于虹膜-晶狀體、虹膜-人工晶狀體縫隙間,導致周邊虹膜與角膜貼附,進一步引起眼壓升高。提升手術技術也可以防止硅油進入前房,手術中控制硅油注入壓力,同時若手術中發現硅油進入前房,可使用粘彈劑將硅油推回眼后節。
研究報道,因CRD而行PPV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患者經1 000 cs硅油填充后青光眼發生率為23%~48%[35-36]。2005年,Al-Jazzaf等[7]研究報道,因CRD而行PPV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450只患眼,經高純度5 000 cs硅油填充后所有Ando孔的患眼均未出現瞳孔阻滯,且手術后青光眼的發生率為11%。青光眼發生率的下降可能是由于使用高純度5 000 cs的硅油和手術技術的改進,包括行Ando孔切開、手術后局部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以及側位或俯臥位的體位保持。2014年,Yusuf等[30]研究報道1例人工晶狀體眼因RRD行PPV聯合硅油填充手術的患者,手術后發生急性瞳孔阻滯性青光眼,在前房硅油邊緣下方給予激光周邊虹膜切除手術,患者Ando孔形成后眼壓即恢復至正常水平。
5 Ando孔的臨床適應證
無晶狀體囊膜屏障眼中Ando孔的臨床適應證:(1)若虹膜后方的眼后節完全硅油填充,手術中需行Ando孔切開。部分患者Ando孔關閉而前房無硅油,是由于眼后節沒有完全填滿硅油,硅油體積不夠大,未造成瞳孔完全阻滯,虹膜與硅油部分或沒有完全接觸,硅油下的房水可以通過瞳孔進入前房[26]。故虹膜后若有空間供房水通過瞳孔,可以暫時不行Ando孔切開。(2)若眼內病變非常復雜且已行多次手術,硅油需要于眼內長期填充以預防眼球癆發生,必須于手術中行Ando孔切開,并可同時切除囊膜防止瞳孔阻滯發生[25]。(3)若出現瞳孔阻滯性青光眼,手術后需行Ando孔切開[29, 34]。
有晶狀體囊膜屏障眼中Ando孔的臨床適應證:(1)若晶狀體-囊袋復合體異常,手術時需行Ando孔切開。1)先天性:多為懸韌帶發育不良所致,伴晶狀體或眼部異常如晶狀體缺損等,如馬方綜合征、同型半胱氨酸尿癥、馬切山尼綜合征、假性囊膜剝脫綜合征、Stickler綜合征等[6, 37-40]。2)外傷性。3)自發性:多由于眼內病變引起懸韌帶機械性伸長,如葡萄腫,玻璃體條索牽引或眼內炎癥等。4)手術引起:復雜白內障手術,如睫狀溝植入手術、鞏膜固定人工晶狀體或虹膜夾式人工晶狀體或廣泛基底部玻璃體切除導致節段性懸韌帶斷裂等[25, 30]。(2)若眼內病變非常復雜且已行多次手術,硅油需要于眼內長期填充以預防眼球癆發生,必須于手術中行Ando孔切開,此時可將人工晶狀體取出以防止瞳孔阻滯發生[25]。(3)手術后若出現瞳孔阻滯性青光眼,需行Ando孔切開。
6 Ando孔手術后閉合的原因、結果及應對方法
6.1 Ando孔手術后閉合的原因
約14%Ando孔在手術后隨訪中會出現自發關閉的情況[9],閉合的原因可能為:(1)血細胞造成的一過性閉合[9]。(2)Ando孔切開過小[7, 29]。(3)前房炎癥反應較重。研究報道,PDR患者的Ando孔關閉概率明顯高于PVR患者[34]。PDR引起慢性炎癥反應,視網膜缺血缺氧導致視網膜內皮細胞持續合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導致新生血管形成[41-42]。新生血管滲漏和出血,進一步加劇炎癥反應,過多的炎癥介質導致Ando孔纖維增生,故而閉合率更高。但是如果存在虹膜結構異常、前房積血或復發性RD等因素,可能影響醫生對Ando孔是否功能性開放的準確判斷[34]。
6.2 Ando孔手術后閉合的結果及應對方法
Ando孔閉合后,眼后節下方積聚的房水推擠上方硅油通過瞳孔進入前房,可見前房硅油滴或滿貫硅油,此時前房無細胞隨房水循環游動、無房水閃輝,虹膜表面及瞳孔緣可見金色的硅油反光,同時出現瞳孔阻滯導致眼壓升高。硅油長期進入前房導致繼發性青光眼、角膜病變等[43-45]。
Reddy和Aylward[43]研究報道,若手術后出現Ando孔閉合,同時前房充滿硅油的情況下,激光光凝治療無法重新打開Ando孔的概率約77.8%,這可能是由于硅油折射率影響光斑大小及傳遞到虹膜的能量,同時硅油流動性差,一次爆破后產生的碎屑無法及時分散而引發下一次爆破。可再次手術使用PPV針頭行周邊虹膜切除手術、30G針頭從角鞏膜緣進針,刺穿封閉的纖維組織[44]。前房注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可以消融纖維增生同時具有一定安全性[45]。研究發現,為了在硅油相關瞳孔阻滯性青光眼患者中實現Ando孔的長期通暢,平均每位患者需要行2.7次激光光凝治療、眼周注射4.1次糖皮質激素和前房注射0.7次纖溶酶原激活劑[46]。
7 小結與展望
硅油的性質決定了其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依然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伴隨而來的并發癥也不容忽視。Ando孔在無晶狀體眼、人工晶狀體眼及有晶狀體眼中均有所應用。其中,在無晶狀體眼中推薦應用,因其可以有效防止硅油轉移至前房,減少急性瞳孔阻滯性青光眼及硅油相關角膜病變等發生。在有晶狀體眼及人工晶狀體眼中,Ando孔的應用相對較少,缺乏多中心病例研究探究其必要性,但在一些手術前或手術中評估晶狀體-囊袋復合體異常的情況下建議應用。Ando孔的大小上無統一標準,大部分作者建議應為≥2 mm。若手術中行Ando孔切開,需盡可能靠近6點時鐘位虹膜根部,若手術后行激光或手術Ando孔切開,需根據具體情況判斷位于前房硅油滴下緣、下方房水區或6點時鐘位虹膜根部。手術前伴嚴重的PVR、PDR、手術后炎癥反應重、多次手術或使用強力散瞳劑等均可使Ando孔關閉,此時可采用激光光凝治療、周邊虹膜切除手術、針頭穿刺等方法使其再次通暢,但是采取哪種方式并無統一標準。Ando孔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的應用仍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