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靶向PML-RARα融合基因的小干擾RNA(siRNA)的體外干擾,研究其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NB4活性的影響。設計合成5對靶向PML-RARα融合基因的siRNA,轉染NB4細胞,采用MTT比色法、軟瓊脂細胞集落形成實驗檢測siRNA對NB4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細胞術測定細胞的凋亡,結果顯示siRNA顯著抑制了NB4細胞的增殖并有效誘導細胞凋亡。靶向PML-RARα融合基因的siRNA有望成為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引用本文: 羅海希, 潘彥鵬, 郝新寶, 曹獻英. 靶向PML-RARα融合基因的siRNA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NB4活性的影響. 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 2014, 31(4): 850-854. doi: 10.7507/1001-5515.2014016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引言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的一種亞型,極易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而導致死亡[1]。95%以上的APL具有特異性染色體易位t(15,17)(q22,q21),形成特有的PML-RARαL型融合基因[2],另有約5%的M3為其他亞型[3]。現今臨床上多使用全反式維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ATO(As2O3,俗稱砒霜)治療APL患者。ATRA可以使大部分患者完全緩解,但是多數患者于3~4個月后復發,出現對ATRA耐藥,并發高白細胞綜合征,少數患者出現肝功能損害,甚至累及腦、肺、心臟等,嚴重者可致死。ATO是中國傳統中藥砒霜的主要有效成分,劇毒,長期使用易引起蓄積中毒,可能誘發第二腫瘤,不利于患者長期生存,且全球使用的ATO注射液每支高達200多美元。因此,當前需要一種安全、有效、經濟的治療APL的方法。
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種轉錄后基因沉默機制,它具有高效性和序列特異性,是在體外沉默特定基因的有效手段[4]。雙鏈RNA(double strand RNAs,dsRNA)被導入特定細胞后,被Dicer酶水解為19~21 nt的小干擾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或者可以將siRNA直接導入到細胞內。這些siRNA在細胞內會與同源的mRNA配對結合,并激活一系列反應將mRNA降解,最終導致基因沉默。
APL分子機制明確,有穩定的致病基因,發病率高,難以根治,而RNAi技術操作簡單高效,技術成熟,毒副作用小,療效顯著,可以特異性靶向致病基因,但目前尚未應用于APL。NB4細胞是Lanotte等1991年從APL復發患者骨髓細胞中分離建系,具有典型的t(15,17)易位和表達阻滯髓系細胞分化、抑制早幼粒階段細胞成熟的PML-RARα-L型融合蛋白[5]。
本文中我們設計了一些針對PML-RARα融合基因的siRNA,探討其抑制NB4細胞增殖和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細胞培養
NB4細胞購自廣州博特生物技術公司(來源于美國細胞收藏中心,ATCC),使用含10%(V/V)胎牛血清(Gibco)的RPMI-1640培養基(Gibco),在37 ℃、5% CO2的條件下培養。
1.2 siRNA的設計
針對PML-RARα融合基因,我們設計了5條siRNA序列,每條siRNA以在PML-RARα mRNA序列上所對應的核苷酸位置(5′~3′)命名。5條siRNA序列和未標記的陰性對照siRNA(negative control siRNA,NC siRNA,針對非相關基因的且與人、鼠無同源性的siRNA)均由上海吉瑪制藥技術有限公司合成。所有序列如表 1所示。
 表1
                靶向PML-RARα mRNA的siRNA序列
		 	
		 			 				Table1.
    			Sequences of siRNAs targeting the PML-RARα mRNA
			
						表1
                靶向PML-RARα mRNA的siRNA序列
		 	
		 			 				Table1.
    			Sequences of siRNAs targeting the PML-RARα mRNA
       		
       				1.3 細胞轉染
采用96孔板、HiPerFect轉染試劑進行轉染。siRNA母液的配置:在150 μL DEPC水中加入siRNA(1 OD,2.5 nmol/L),配制成20 μmol/L的溶液,放置于4 ℃。在轉染的前一天將細胞接種于25 cm2培養瓶,接種密度為3×105/mL,置于5% CO2培養箱37 ℃培養。轉染當天,用30 μL含血清培養基將細胞種到96孔板中,每孔約含細胞6×104。用無血清培養基將siRNA稀釋成不同的濃度,加入適量的HiPerFect轉染試劑混勻,每孔30 μL,于室溫(15~25 ℃)下靜置5~10 min。然后將siRNA和轉染試劑的復合物轉染細胞,放置于5% CO2培養箱37 ℃培養6 h,每孔加入140 μL RPMI-1640培養基(10% FBS),轉染后24~72 h進行檢測。
1.4 細胞增殖活性檢測
用3-(4,5-dimethylthia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檢測細胞增殖率:離心收集對數期細胞,用無雙抗無血清培養基懸浮細胞(30 μL,6×104活細胞)接種到96孔板,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靶向siRNA和NC siRNA轉染溶液30 μL,每孔加30 μL無雙抗無血清培養基。轉染6 h,每孔加140 μL完全培養基。實驗組和對照組均設3復孔。每塊板上另設一組調零孔(加培養液,不加細胞和藥物)。培養24~72 h加入MTT溶液20 μL/孔,繼續培養4 h,加入三聯液(10% SDS、5% isopropyl alcohol、0.012 mol/L HCl)100 μL/孔,于37 ℃放置12~16 h[6],用酶標儀測吸光度值A(570 nm)。 細胞增殖抑制率(%)=(A對照組-A實驗組)/A實驗組×100%。將各0 nmol/L siRNA的細胞增殖設定為100%,作為相應siRNA其他濃度組的基準。
軟瓊脂細胞集落形成實驗:收集對數生長期實驗組(siRNA1244、siRNA1246、siRNA1690,50 nmol/L)和陰性對照組(NC siRNA,50nmol/L)的NB4細胞,測定細胞活力,調整細胞濃度為3×102活細胞/mL的細胞懸液。取9 mL細胞懸液與1 mL 3%瓊脂(已融化,在65 ℃水浴中放置)混勻。6孔培養板每孔加3 mL細胞瓊脂懸液,在室溫放置20 min使細胞瓊脂懸液凝固,移培養板于CO2培養箱37 ℃培養14 d,肉眼觀察并計數細胞集落。結果以肉眼可見的細胞團作為計數集落的標準。集落的計數和計算:集落數=n孔中細胞集落數總和/n;集落形成率(%)=集落數/接種培養細胞總數×100%。
1.5 細胞凋亡的檢測
將轉染siRNA(siRNA 30、siRNA 382、siRNA 1244、siRNA1246、siRNA1690、NC siRNA,50nmol/L,24 h和48 h)后培養的NB4細胞離心(1 000 g,5 min)棄培養基上清。調NB4細胞密度為1×106細胞/mL,冷PBS洗滌3次(1 000 g,5 min),400 μL Binding Buffer懸浮。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染液于2~8 ℃避光孵育5 min。加入5 μL PI于2~8 ℃避光孵育5 min,流式細胞儀檢測(加入兩種染色液1 h內)。Annexin V、PI染色都為陰性的NB4細胞鑒定為活細胞,Annexin V陰性、PI染色檢測陽性的NB4細胞為機械損傷細胞,而Annexin V染色顯示陽性、PI染色陰性的NB4細胞是早期凋亡的細胞,Annexin V、PI染色均陽性的NB4細胞為晚期凋亡細胞。細胞的特異性凋亡率(%)=(實驗組凋亡率-自發凋亡率)/(1-自發凋亡率)×100% 。
1.6 統計學處理
實驗結果用SPSS 18.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IC50采用加權直線線性回歸法求得,兩樣本均數采用t檢驗,多樣本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濃度siRNA對NB4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結果顯示:siRNA382、siRNA1244、siRNA1246和siRNA1690在不同濃度下均對NB4細胞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在0~50 nmol/L濃度范圍內,濃度越大,對細胞的增殖抑制效率越高;siRNA30只有濃度在50.0 nmol/L時抑制了NB4細胞的增殖(見圖 1)。將siRNA30、siRNA382、siRNA1244、siRNA1246和siRNA1690轉染NB4細胞24 h和48 h,siRNA1244對NB4細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最明顯。當siRNA1244濃度為50.0 nmol/L,轉染24 h后NB4細胞的抑制率為53.73%±6.41%(P<0.01)。siRNA1244、siRNA1246、siRNA1690在濃度為12.5、25.0、50.0 nmol/L轉染24、48、72 h的情況下均明顯地抑制NB4細胞增殖。將siRNA382、siRNA1244、siRNA1246和siRNA1690轉染NB4細胞24 h,對siRNA的轉染濃度和增殖抑制率進行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相關系數R值分別為0.678、0.885、0.886和0.587(siRNA382和siRNA1690為中度正相關,siRNA1244和siRNA1246為高度正相關),再進行線性回歸分析,一元線性相關系數分別為0.678、0.885、0.886和0.587。siRNA1244、siRNA1246、siRNA1690 24 h IC50 分別為46.578、59.324和62.620 nmol/L;48 h IC50 分別65.668、76.549和74.430 nmol/L。
 圖1
				siRNAs對NB4細胞增殖的影響
						
				圖1
				siRNAs對NB4細胞增殖的影響
			
									(a)作用24 h;(b)作用48 h;(c)作用72 h。與NC siRNA組比較:*
(a) 24 h after transfection; (b) 48 h after transfection; (c) 72 h after transfection. Compared to NC siRNA control: *
2.2 細胞集落形成實驗
NB4細胞集落形成實驗顯示:軟瓊脂培養14 d后計數集落形成數,實驗組(siRNA1244、siRNA1246、siRNA1690)轉染細胞形成的集落數目較NC siRNA組明顯減少(P<0.05)(見表 2)。如圖 2所示,NB4細胞集落邊緣有大片細胞伸出,游離的單細胞向遠處轉移,呈菜花樣向周圍浸潤,而實驗組(siRNA1244轉染)細胞形成的集落明顯小于陰性對照組(NC siRNA轉染)。
 表2
                不同siRNA作用下NB4細胞集落形成數
		 	
		 			 				Table2.
    			Colony formation efficiency of NB4 cell in soft agar
			
						表2
                不同siRNA作用下NB4細胞集落形成數
		 	
		 			 				Table2.
    			Colony formation efficiency of NB4 cell in soft agar
       		
       				 圖2
				NB4細胞集落圖
			
												
				Figure2.
				Colony size of NB4 cells in soft agar
						
				圖2
				NB4細胞集落圖
			
												
				Figure2.
				Colony size of NB4 cells in soft agar
			
								2.3 siRNA對細胞凋亡的影響
NB4細胞凋亡檢測結果顯示:siRNAs(siRNA382、siRNA1244、siRNA1246、siRNA1690,50 nmol/L)轉染NB4細胞與NC siRNA組相比24 h和48 h特異性凋亡率顯著增加,晚期凋亡率比早期凋亡率差異更大(見表 3)。siRNA30轉染NB4細胞24 h和48 h對細胞的凋亡沒有顯著的影響。siRNA1244轉染組對細胞凋亡的影響最為顯著,特異性凋亡率高達64.50%。
 表3
                siRNAs作用24 h和48 h后NB4細胞凋亡情況(%)
		 	
		 			 				Table3.
    			Apoptosis rates of NB4 cells transfected with siRNAs for 24 and 48 hours(%)
			
						表3
                siRNAs作用24 h和48 h后NB4細胞凋亡情況(%)
		 	
		 			 				Table3.
    			Apoptosis rates of NB4 cells transfected with siRNAs for 24 and 48 hours(%)
       		
       				3 討論
細胞增殖旺盛或出現凋亡抑制,以及細胞出現分化障礙是腫瘤發生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在APL細胞中,染色體易位t(15;17)導致能夠調控細胞生長的PML基因與能夠促進細胞分化的RARα基因融合產生特征性的PML-RARα基因,該基因與APL的發病密切相關。反義技術能夠特異地封閉或抑制其靶基因的表達。于文強等[7]曾設計了針對PML-RARα融合位點的18 mer的反義寡核苷酸,在體外成功地抑制了NB4細胞的增殖,抑制細胞增殖的最低濃度為20 μmol/L。陳燁等[8]針對PML-RARα基因(L型)融合位點設計的反義核酸有效地抑制了細胞的增殖(80 μg/mL,4 d,抑制率59.2%),促進了細胞的凋亡(60 μg/mL,7 d,凋亡率41%);但當濃度達到80 μg/mL,反義核酸對細胞的正常增殖有一定的影響(增殖抑制率達18.6%)。本研究設計的針對PML-RARα基因(L型)融合點的siRNA1244作用于NB4細胞后,24 h IC50為46.578 nmol/L(0.621 μg/mL),50 nmol/L(0.667 μg/mL)siRNA1244作用24 h后NB4細胞凋亡率為64.50%。siRNA對NB4細胞的增殖和凋亡的作用與百倍濃度融合位點的反義寡核苷酸相當。本研究中的siRNA對NB4細胞增殖和凋亡影響的效率更高,毒性更小。
目前臨床上多使用ATRA和ATO治療APL,由于它們的單藥或聯合用藥治療都存在復發、耐藥性和毒副作用等難以克服的問題,很多研究試圖通過其他藥物或者其他治療方式來取得更好的療效。與化療、放療等傳統治療方法相比,基因治療具有毒副作用小、療效顯著等優勢,尤其是基因治療中日趨成熟的RNAi技術,可以快速有效并特異地靶向致病基因,或其它一些阻遏細胞分化凋亡的重要基因,作為APL治療的一種新策略,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RNAi是siRNA介導的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并且逐步成為病毒性疾病、遺傳性疾病以及腫瘤等基因治療研究的一種手段[9]。在過去的十年中,已有14項RNAi藥物項目進入臨床試驗[10],其中包括7項局部給藥,分別靶向眼睛(4項)、呼吸道(2項)、皮膚(1項);7項系統性全身給藥,分別靶向肝臟(2項)、肝臟和肝外腫瘤(3項)、白細胞(1項)和腎臟(1項)[11]。本研究以APL細胞系NB4為研究對象,探討siRNA對APL細胞NB4生長增殖的抑制,以及對NB4細胞凋亡的影響。
本研究設計的siRNAs顯著地抑制了NB4細胞的活性。MTT實驗結果表明siRNA能夠顯著地抑制NB4細胞的增殖,軟瓊脂細胞集落形成實驗進一步證明siRNA可以影響NB4細胞集落的數量和大小,抑制細胞集落形成能力。siRNA1244和siRNA1246在明顯抑制細胞增殖活性的同時,其特異性凋亡率高達50%~60%,特異性凋亡主要體現在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與陰性對照NC siRNA轉染組相比,siRNA1244、siRNA1246、和siRNA1690作用細胞的晚期凋亡變化更顯著。由于本研究設計的siRNAs是靶向PML-RARα mRNA不同位點,研究結果顯示不同作用位點的siRNA作用效果也有差異,siRNA1244和siRNA1246對NB4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都比較顯著,而siRAN30在轉染濃度高達50 nmol/L時對NB4細胞才有增殖抑制作用,轉染24 h和48 h的增殖抑制率不到20%,siRAN30 50 nmol/L轉染24 h和48 h對NB4細胞的凋亡均無顯著影響。這可能與其靶位點序列的結構有較大關系:siRNA1244和siRNA1246靶向PML-RARα mRNA的融合位點,而siRNA30靶向mRNA 5′非翻譯區(5′ UTR),可能是因為高度結構化的5′ UTR折疊成高度穩定的結構而使siRNA難以結合,或者是因為靶位點在生理狀態下被蛋白結合而封閉,使siRNA30難以接近,導致抑制增殖和誘導凋亡的效果不理想。由此,我們推測很可能是相應的siRNA下調了PML-RARα基因表達水平,從而激活了某些細胞信號通路,抑制了細胞的異常增殖。現在我們已經證實siRNA1244和siRNA1246等對APL細胞NB4增殖和凋亡有較顯著的影響。目前基因治療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轉染效率較低,藥物不能持續發揮作用,因此提高轉染效率和siRNA在細胞內的穩定性是我們接下來努力的方向。
引言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的一種亞型,極易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而導致死亡[1]。95%以上的APL具有特異性染色體易位t(15,17)(q22,q21),形成特有的PML-RARαL型融合基因[2],另有約5%的M3為其他亞型[3]。現今臨床上多使用全反式維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ATO(As2O3,俗稱砒霜)治療APL患者。ATRA可以使大部分患者完全緩解,但是多數患者于3~4個月后復發,出現對ATRA耐藥,并發高白細胞綜合征,少數患者出現肝功能損害,甚至累及腦、肺、心臟等,嚴重者可致死。ATO是中國傳統中藥砒霜的主要有效成分,劇毒,長期使用易引起蓄積中毒,可能誘發第二腫瘤,不利于患者長期生存,且全球使用的ATO注射液每支高達200多美元。因此,當前需要一種安全、有效、經濟的治療APL的方法。
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種轉錄后基因沉默機制,它具有高效性和序列特異性,是在體外沉默特定基因的有效手段[4]。雙鏈RNA(double strand RNAs,dsRNA)被導入特定細胞后,被Dicer酶水解為19~21 nt的小干擾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或者可以將siRNA直接導入到細胞內。這些siRNA在細胞內會與同源的mRNA配對結合,并激活一系列反應將mRNA降解,最終導致基因沉默。
APL分子機制明確,有穩定的致病基因,發病率高,難以根治,而RNAi技術操作簡單高效,技術成熟,毒副作用小,療效顯著,可以特異性靶向致病基因,但目前尚未應用于APL。NB4細胞是Lanotte等1991年從APL復發患者骨髓細胞中分離建系,具有典型的t(15,17)易位和表達阻滯髓系細胞分化、抑制早幼粒階段細胞成熟的PML-RARα-L型融合蛋白[5]。
本文中我們設計了一些針對PML-RARα融合基因的siRNA,探討其抑制NB4細胞增殖和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細胞培養
NB4細胞購自廣州博特生物技術公司(來源于美國細胞收藏中心,ATCC),使用含10%(V/V)胎牛血清(Gibco)的RPMI-1640培養基(Gibco),在37 ℃、5% CO2的條件下培養。
1.2 siRNA的設計
針對PML-RARα融合基因,我們設計了5條siRNA序列,每條siRNA以在PML-RARα mRNA序列上所對應的核苷酸位置(5′~3′)命名。5條siRNA序列和未標記的陰性對照siRNA(negative control siRNA,NC siRNA,針對非相關基因的且與人、鼠無同源性的siRNA)均由上海吉瑪制藥技術有限公司合成。所有序列如表 1所示。
 表1
                靶向PML-RARα mRNA的siRNA序列
		 	
		 			 				Table1.
    			Sequences of siRNAs targeting the PML-RARα mRNA
			
						表1
                靶向PML-RARα mRNA的siRNA序列
		 	
		 			 				Table1.
    			Sequences of siRNAs targeting the PML-RARα mRNA
       		
       				1.3 細胞轉染
采用96孔板、HiPerFect轉染試劑進行轉染。siRNA母液的配置:在150 μL DEPC水中加入siRNA(1 OD,2.5 nmol/L),配制成20 μmol/L的溶液,放置于4 ℃。在轉染的前一天將細胞接種于25 cm2培養瓶,接種密度為3×105/mL,置于5% CO2培養箱37 ℃培養。轉染當天,用30 μL含血清培養基將細胞種到96孔板中,每孔約含細胞6×104。用無血清培養基將siRNA稀釋成不同的濃度,加入適量的HiPerFect轉染試劑混勻,每孔30 μL,于室溫(15~25 ℃)下靜置5~10 min。然后將siRNA和轉染試劑的復合物轉染細胞,放置于5% CO2培養箱37 ℃培養6 h,每孔加入140 μL RPMI-1640培養基(10% FBS),轉染后24~72 h進行檢測。
1.4 細胞增殖活性檢測
用3-(4,5-dimethylthia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檢測細胞增殖率:離心收集對數期細胞,用無雙抗無血清培養基懸浮細胞(30 μL,6×104活細胞)接種到96孔板,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靶向siRNA和NC siRNA轉染溶液30 μL,每孔加30 μL無雙抗無血清培養基。轉染6 h,每孔加140 μL完全培養基。實驗組和對照組均設3復孔。每塊板上另設一組調零孔(加培養液,不加細胞和藥物)。培養24~72 h加入MTT溶液20 μL/孔,繼續培養4 h,加入三聯液(10% SDS、5% isopropyl alcohol、0.012 mol/L HCl)100 μL/孔,于37 ℃放置12~16 h[6],用酶標儀測吸光度值A(570 nm)。 細胞增殖抑制率(%)=(A對照組-A實驗組)/A實驗組×100%。將各0 nmol/L siRNA的細胞增殖設定為100%,作為相應siRNA其他濃度組的基準。
軟瓊脂細胞集落形成實驗:收集對數生長期實驗組(siRNA1244、siRNA1246、siRNA1690,50 nmol/L)和陰性對照組(NC siRNA,50nmol/L)的NB4細胞,測定細胞活力,調整細胞濃度為3×102活細胞/mL的細胞懸液。取9 mL細胞懸液與1 mL 3%瓊脂(已融化,在65 ℃水浴中放置)混勻。6孔培養板每孔加3 mL細胞瓊脂懸液,在室溫放置20 min使細胞瓊脂懸液凝固,移培養板于CO2培養箱37 ℃培養14 d,肉眼觀察并計數細胞集落。結果以肉眼可見的細胞團作為計數集落的標準。集落的計數和計算:集落數=n孔中細胞集落數總和/n;集落形成率(%)=集落數/接種培養細胞總數×100%。
1.5 細胞凋亡的檢測
將轉染siRNA(siRNA 30、siRNA 382、siRNA 1244、siRNA1246、siRNA1690、NC siRNA,50nmol/L,24 h和48 h)后培養的NB4細胞離心(1 000 g,5 min)棄培養基上清。調NB4細胞密度為1×106細胞/mL,冷PBS洗滌3次(1 000 g,5 min),400 μL Binding Buffer懸浮。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染液于2~8 ℃避光孵育5 min。加入5 μL PI于2~8 ℃避光孵育5 min,流式細胞儀檢測(加入兩種染色液1 h內)。Annexin V、PI染色都為陰性的NB4細胞鑒定為活細胞,Annexin V陰性、PI染色檢測陽性的NB4細胞為機械損傷細胞,而Annexin V染色顯示陽性、PI染色陰性的NB4細胞是早期凋亡的細胞,Annexin V、PI染色均陽性的NB4細胞為晚期凋亡細胞。細胞的特異性凋亡率(%)=(實驗組凋亡率-自發凋亡率)/(1-自發凋亡率)×100% 。
1.6 統計學處理
實驗結果用SPSS 18.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IC50采用加權直線線性回歸法求得,兩樣本均數采用t檢驗,多樣本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濃度siRNA對NB4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結果顯示:siRNA382、siRNA1244、siRNA1246和siRNA1690在不同濃度下均對NB4細胞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在0~50 nmol/L濃度范圍內,濃度越大,對細胞的增殖抑制效率越高;siRNA30只有濃度在50.0 nmol/L時抑制了NB4細胞的增殖(見圖 1)。將siRNA30、siRNA382、siRNA1244、siRNA1246和siRNA1690轉染NB4細胞24 h和48 h,siRNA1244對NB4細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最明顯。當siRNA1244濃度為50.0 nmol/L,轉染24 h后NB4細胞的抑制率為53.73%±6.41%(P<0.01)。siRNA1244、siRNA1246、siRNA1690在濃度為12.5、25.0、50.0 nmol/L轉染24、48、72 h的情況下均明顯地抑制NB4細胞增殖。將siRNA382、siRNA1244、siRNA1246和siRNA1690轉染NB4細胞24 h,對siRNA的轉染濃度和增殖抑制率進行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相關系數R值分別為0.678、0.885、0.886和0.587(siRNA382和siRNA1690為中度正相關,siRNA1244和siRNA1246為高度正相關),再進行線性回歸分析,一元線性相關系數分別為0.678、0.885、0.886和0.587。siRNA1244、siRNA1246、siRNA1690 24 h IC50 分別為46.578、59.324和62.620 nmol/L;48 h IC50 分別65.668、76.549和74.430 nmol/L。
 圖1
				siRNAs對NB4細胞增殖的影響
						
				圖1
				siRNAs對NB4細胞增殖的影響
			
									(a)作用24 h;(b)作用48 h;(c)作用72 h。與NC siRNA組比較:*
(a) 24 h after transfection; (b) 48 h after transfection; (c) 72 h after transfection. Compared to NC siRNA control: *
2.2 細胞集落形成實驗
NB4細胞集落形成實驗顯示:軟瓊脂培養14 d后計數集落形成數,實驗組(siRNA1244、siRNA1246、siRNA1690)轉染細胞形成的集落數目較NC siRNA組明顯減少(P<0.05)(見表 2)。如圖 2所示,NB4細胞集落邊緣有大片細胞伸出,游離的單細胞向遠處轉移,呈菜花樣向周圍浸潤,而實驗組(siRNA1244轉染)細胞形成的集落明顯小于陰性對照組(NC siRNA轉染)。
 表2
                不同siRNA作用下NB4細胞集落形成數
		 	
		 			 				Table2.
    			Colony formation efficiency of NB4 cell in soft agar
			
						表2
                不同siRNA作用下NB4細胞集落形成數
		 	
		 			 				Table2.
    			Colony formation efficiency of NB4 cell in soft agar
       		
       				 圖2
				NB4細胞集落圖
			
												
				Figure2.
				Colony size of NB4 cells in soft agar
						
				圖2
				NB4細胞集落圖
			
												
				Figure2.
				Colony size of NB4 cells in soft agar
			
								2.3 siRNA對細胞凋亡的影響
NB4細胞凋亡檢測結果顯示:siRNAs(siRNA382、siRNA1244、siRNA1246、siRNA1690,50 nmol/L)轉染NB4細胞與NC siRNA組相比24 h和48 h特異性凋亡率顯著增加,晚期凋亡率比早期凋亡率差異更大(見表 3)。siRNA30轉染NB4細胞24 h和48 h對細胞的凋亡沒有顯著的影響。siRNA1244轉染組對細胞凋亡的影響最為顯著,特異性凋亡率高達64.50%。
 表3
                siRNAs作用24 h和48 h后NB4細胞凋亡情況(%)
		 	
		 			 				Table3.
    			Apoptosis rates of NB4 cells transfected with siRNAs for 24 and 48 hours(%)
			
						表3
                siRNAs作用24 h和48 h后NB4細胞凋亡情況(%)
		 	
		 			 				Table3.
    			Apoptosis rates of NB4 cells transfected with siRNAs for 24 and 48 hours(%)
       		
       				3 討論
細胞增殖旺盛或出現凋亡抑制,以及細胞出現分化障礙是腫瘤發生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在APL細胞中,染色體易位t(15;17)導致能夠調控細胞生長的PML基因與能夠促進細胞分化的RARα基因融合產生特征性的PML-RARα基因,該基因與APL的發病密切相關。反義技術能夠特異地封閉或抑制其靶基因的表達。于文強等[7]曾設計了針對PML-RARα融合位點的18 mer的反義寡核苷酸,在體外成功地抑制了NB4細胞的增殖,抑制細胞增殖的最低濃度為20 μmol/L。陳燁等[8]針對PML-RARα基因(L型)融合位點設計的反義核酸有效地抑制了細胞的增殖(80 μg/mL,4 d,抑制率59.2%),促進了細胞的凋亡(60 μg/mL,7 d,凋亡率41%);但當濃度達到80 μg/mL,反義核酸對細胞的正常增殖有一定的影響(增殖抑制率達18.6%)。本研究設計的針對PML-RARα基因(L型)融合點的siRNA1244作用于NB4細胞后,24 h IC50為46.578 nmol/L(0.621 μg/mL),50 nmol/L(0.667 μg/mL)siRNA1244作用24 h后NB4細胞凋亡率為64.50%。siRNA對NB4細胞的增殖和凋亡的作用與百倍濃度融合位點的反義寡核苷酸相當。本研究中的siRNA對NB4細胞增殖和凋亡影響的效率更高,毒性更小。
目前臨床上多使用ATRA和ATO治療APL,由于它們的單藥或聯合用藥治療都存在復發、耐藥性和毒副作用等難以克服的問題,很多研究試圖通過其他藥物或者其他治療方式來取得更好的療效。與化療、放療等傳統治療方法相比,基因治療具有毒副作用小、療效顯著等優勢,尤其是基因治療中日趨成熟的RNAi技術,可以快速有效并特異地靶向致病基因,或其它一些阻遏細胞分化凋亡的重要基因,作為APL治療的一種新策略,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RNAi是siRNA介導的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并且逐步成為病毒性疾病、遺傳性疾病以及腫瘤等基因治療研究的一種手段[9]。在過去的十年中,已有14項RNAi藥物項目進入臨床試驗[10],其中包括7項局部給藥,分別靶向眼睛(4項)、呼吸道(2項)、皮膚(1項);7項系統性全身給藥,分別靶向肝臟(2項)、肝臟和肝外腫瘤(3項)、白細胞(1項)和腎臟(1項)[11]。本研究以APL細胞系NB4為研究對象,探討siRNA對APL細胞NB4生長增殖的抑制,以及對NB4細胞凋亡的影響。
本研究設計的siRNAs顯著地抑制了NB4細胞的活性。MTT實驗結果表明siRNA能夠顯著地抑制NB4細胞的增殖,軟瓊脂細胞集落形成實驗進一步證明siRNA可以影響NB4細胞集落的數量和大小,抑制細胞集落形成能力。siRNA1244和siRNA1246在明顯抑制細胞增殖活性的同時,其特異性凋亡率高達50%~60%,特異性凋亡主要體現在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與陰性對照NC siRNA轉染組相比,siRNA1244、siRNA1246、和siRNA1690作用細胞的晚期凋亡變化更顯著。由于本研究設計的siRNAs是靶向PML-RARα mRNA不同位點,研究結果顯示不同作用位點的siRNA作用效果也有差異,siRNA1244和siRNA1246對NB4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都比較顯著,而siRAN30在轉染濃度高達50 nmol/L時對NB4細胞才有增殖抑制作用,轉染24 h和48 h的增殖抑制率不到20%,siRAN30 50 nmol/L轉染24 h和48 h對NB4細胞的凋亡均無顯著影響。這可能與其靶位點序列的結構有較大關系:siRNA1244和siRNA1246靶向PML-RARα mRNA的融合位點,而siRNA30靶向mRNA 5′非翻譯區(5′ UTR),可能是因為高度結構化的5′ UTR折疊成高度穩定的結構而使siRNA難以結合,或者是因為靶位點在生理狀態下被蛋白結合而封閉,使siRNA30難以接近,導致抑制增殖和誘導凋亡的效果不理想。由此,我們推測很可能是相應的siRNA下調了PML-RARα基因表達水平,從而激活了某些細胞信號通路,抑制了細胞的異常增殖。現在我們已經證實siRNA1244和siRNA1246等對APL細胞NB4增殖和凋亡有較顯著的影響。目前基因治療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轉染效率較低,藥物不能持續發揮作用,因此提高轉染效率和siRNA在細胞內的穩定性是我們接下來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