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硬化療法是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主要方法之一,了解泡沫穩定性的影響因素有助于減少治療的副作用,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實驗中選用5 mL注射器,液氣比1:4,環境溫度為20℃,進行了9組不同推注速度的實驗。全程攝像,每組重復實驗5次,對穩定性指標(析水時間、半衰期、泡沫半衰期體積量和析水率曲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推注速度從100~275 mm/s逐漸增大時,泡沫的析水時間和半衰期呈現升高的趨勢;高于275 mm/s之后,則呈下降趨勢。析水時間最大差異高達340.0%,半衰期最大差異為118.8%。同時,由于壓強隨推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使得二氧化碳溶解度增大,進而導致泡沫半衰期體積量減少。因此,采用Tessari法制備泡沫硬化劑時,推注速度對泡沫穩定性有顯著的影響。隨著推注速度增大,泡沫衰變機制由氣體擴散為主變為排液為主,使得泡沫穩定性先增高后減小。研究結果顯示275 mm/s為最佳推注速度。
引用本文: 白逃萍, 蔣文濤, 趙武, 萬浩, 樊瑜波. 推注速度對靜脈曲張用泡沫硬化劑穩定性影響的實驗研究. 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 2016, 33(5): 890-895. doi: 10.7507/1001-5515.2016014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引言
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常見病,發病率約為40%。泡沫硬化療法是治療靜脈曲張等靜脈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是將液態硬化劑(如聚多卡醇、十四烴基硫酸鈉、魚肝油酸鈉等)按一定體積比與氣體(如空氣、CO2、CO2/O2等)混合形成泡沫,通過將泡沫硬化劑注射入靜脈曲張節段或畸形靜脈團,使靜脈血管纖維條索化堵塞血液,從而讓曲張靜脈閉塞,進而治療靜脈疾病[1-2]。泡沫硬化療法以微創、操作簡單、炎癥反應低并且療效可觀的優點已逐漸被患者接受和認可,并已成為靜脈介入治療領域近10多年來最重要的發展之一。然而各類薈萃分析和多元統計發現,泡沫硬化治療仍存在許多安全性問題,如肺動脈栓塞和深部靜脈血栓(0.6%~3.2%)、靜脈炎(4.7%)、視覺障礙(1.5%)等[3-4]。泡沫衰變后的液體硬化劑、氣體或泡沫本身進入了人體其它部位就會引起這些并發癥,而這都與泡沫的穩定性相關。因此泡沫的穩定性一直是泡沫硬化療法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李龍等[5]對1%聚桂醇泡沫硬化劑進行了實驗,得到使得泡沫穩定性較好的最佳液氣比;Cameron等[6]對不同氣體組分對泡沫結構和穩定性的影響進行了研究;Rial和Ceulen等分別研究了不同氣體成分和不同藥物濃度等對泡沫穩定性的影響[7-10]。
泡沫的穩定性受制備方法的影響較大。Tessari法是規范化制備泡沫的常用方法之一:用兩個分別裝有液體硬化劑溶液和相應比例氣體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與三通閥呈90°相連,將這兩個注射器來回推注10次之后,把三通閥關小后再來回推注10次,通過由此形成的湍流產生均勻的微泡沫[11-13]。其中,推注速度和注射器大小等是影響泡沫穩定性的重要因素。然而針對該方法的各類指南和規范中均沒有指定最佳的推注速度,臨床上也沒有能夠控制和調節推注速度的專門儀器,臨床制備過程往往是力度不一的手動操作。另外,相關的研究也沒有提及推注速度這一條件,這難免導致臨床制備泡沫穩定性的差異較大,也減弱了各研究結果之間的可比性。為此,無論是臨床還是實驗研究中,都急需一種能夠控制速度的自動制備儀。因此,本研究擬用自制的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儀尋找針對該藥品和液氣比的最佳推注速度。
1 材料和方法
1.1 自制的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儀
在臨床中還沒有能夠實現速度可調的泡沫硬化劑制備裝置,本裝置創新性地利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控制的兩套垂直方向的伺服電機驅動絲桿裝置,實現了Tessari法過程中的垂直兩向推動器的來回運動,通過測試100次的來回推注時間和總路程計算出多次測試的速度平均值,并與自動制備儀的程序設置速度進行比較,得到最大的誤差僅為2.95%(見圖 1)。這說明該裝置滿足研究需要,能夠實現在指定速度條件下采用Tessari法制備泡沫。
1.2 推注速度實驗
在大量不同推注速度的預實驗基礎上,根據結果影響的顯著性分別選取了100、150、200、225、250、275、300、325和350 mm/s九種推注速度進行實驗。實驗時藥品的需求量大,而魚肝油酸鈉是一種經濟實用的硬化劑,其應用已經較為廣泛,因此,使用液體硬化劑藥品為1 mL魚肝油酸鈉注射液(2 mL;0.05 g/mL;上海信誼金朱藥業有限公司),用兩個5 mL注射器(成都市新津事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液氣比為1:4(臨床常用比例[14])的二氧化碳[15]進行實驗。實驗開始前測定此時的氣體和藥品在注射器內的長度,以便設置制備儀的行程和起點位置。然后將垂直相接的注射器裝置安裝到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儀上(見圖 1),利用觸摸屏控制顯示器設定助推器的原點參數,設定實驗推注速度及推注總次數。啟動自動制備儀,助推器則推動注射器開始反復運動,來回推注10次后關小三通閥通道再來回推注10次,共計來回20次推注得到均勻的泡沫,立即取下注射器后,將泡沫靜置觀察(見圖 2)。
 圖1
				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儀實物圖及不同速度下的測試值和理論值誤差
			
												
				Figure1.
				Picture of the real automatic sclerosing foam preparation equipment and difference of test values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圖1
				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儀實物圖及不同速度下的測試值和理論值誤差
			
												
				Figure1.
				Picture of the real automatic sclerosing foam preparation equipment and difference of test values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圖2
				實驗過程的數據記錄
			
												
				Figure2.
				Data records of experimental process
						
				圖2
				實驗過程的數據記錄
			
												
				Figure2.
				Data records of experimental process
			
								為保證實驗結果的可比性,每組實驗重復5次,重復的實驗組都在相同條件下同時完成,推注次數和推注速度相同,注射器為同一廠家的同批次的一次性注射器。為保證整個實驗在環境溫度為20 ℃下進行,在所有實驗開始前,首先利用三個完全相同的干濕溫度計讀數的平均值來調整室內溫度至所需制備溫度,并將所有實驗裝置和藥品放置于相應溫度下適應30 min。其次,調整好攝像機的高度和焦距,以便于實驗開始時進行全程攝像。讀取數據時,為保證每個數據的精確性,采用反復回放錄制視頻的方式,記錄數據包括:①析水率與相應時間:用以描述泡沫析水過程,析水過程能夠很好地反映泡沫衰變的整個過程。其中,析水率=析水量/藥品總量。②析水時間:即泡沫中出現可見液體時間,泡沫一旦出現液體,在血液的稀釋作用下,液態硬化劑容易流入身體其他部位。③半衰期:半衰期指泡沫析出液體達到原來藥劑50%的時間[16],是泡沫衰變過程中很重要的參數,能夠表示泡沫的穩定性。④泡沫半衰期的體積量:該參數能夠表征泡沫半衰期時的剩余泡沫量。
2 結果
從泡沫的析水過程總體曲線(圖 3)可以看出,泡沫在半衰期前的衰變較快,而在60%~70%衰變之后速度則越來越慢。當推注速度為100 mm/s時,析水速度最快,衰變時間最短;而推注速度為275 mm/s時,析水曲線最高,衰變最慢。推注速度從100 mm/s增加至275 mm/s時,泡沫的析水曲線逐漸變高,衰變逐漸減緩;而從275 mm/s再增加至350 mm/s后,衰變速度隨推注速度的增加有所加快,但是變化范圍不明顯。說明推注速度對泡沫析水速度產生了比較明顯的影響,析水過程的最大差異可達300 s左右。
 圖3
				泡沫析水過程總體曲線圖
			
												
				Figure3.
				The whole foam drainage process diagram
						
				圖3
				泡沫析水過程總體曲線圖
			
												
				Figure3.
				The whole foam drainage process diagram
			
								由圖 4的析水曲線和表 1中的析水時間變化率可見,推注速度為100 mm/s時,析水時間最短,泡沫最快出現可見液體。隨著推注速度的增加,析水時間也呈現變長的趨勢,在275 mm/s的推注速度下,析水時間達到峰值,泡沫出現可見液體的時間變長。而在之后的速度增加過程中,泡沫的析水時間略有減小的趨勢。1:4液氣比條件下,析水時間基本在25 s以內, 推注速度在100 mm/s時約為5 s,275 mm/s時約為22 s,350 mm/s時約為12 s。相對于推注速度100 mm/s,其它推注速度下的析水時間變化率均超過100%,最大達到340%,但析水時間較100 mm/s時均升高。說明推注速度對泡沫析水時間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
 圖4
				泡沫析水時間平均值
			
												
				Figure4.
				Average foam drainage time
						
				圖4
				泡沫析水時間平均值
			
												
				Figure4.
				Average foam drainage time
			
								 表1
                析水時間和半衰期相對最小值的變化率
		 	
		 			 				Table1.
    			The drainage time and the half-life relatively change rate compared with the minimum
			
						表1
                析水時間和半衰期相對最小值的變化率
		 	
		 			 				Table1.
    			The drainage time and the half-life relatively change rate compared with the minimum
       		
       				半衰期的曲線也有類似的規律,推注速度在較小范圍內,泡沫的半衰期呈現隨推注速度增加而增加的趨勢。到達275 mm/s時,半衰期出現峰值,這時半衰期較長,衰變較慢。隨著速度的繼續增加,半衰期有略微減小的趨勢,衰變出現加快趨勢。表 1顯示,相對于100 mm/s時,各推注速度下的半衰期變化率有先變大后有減小的趨勢,整體都是正增長趨勢,最大變化率達118.8%。而圖 5中,該實驗中的半衰期分布于33~70 s之間,最大的差異發生在275 mm/s和100 mm/s之間,可達37 s左右,可見推注速度的影響較大。
 圖5
				泡沫半衰期平均值
			
												
				Figure5.
				Average foam half-life
						
				圖5
				泡沫半衰期平均值
			
												
				Figure5.
				Average foam half-life
			
								從泡沫半衰期體積量曲線(圖 6)可見,在同一液氣比下,該體積量分布在1.25~2.25 mL。隨著推注速度增大,所制備的泡沫半衰期體積量逐漸減少。
 圖6
				各推注速度下的泡沫半衰期體積量
			
												
				Figure6.
				The foam half-life volume in different driving speed
						
				圖6
				各推注速度下的泡沫半衰期體積量
			
												
				Figure6.
				The foam half-life volume in different driving speed
			
								3 討論
泡沫硬化劑的析水時間和半衰期越長,衰變速度越慢,泡沫的穩定性越強,藥物的療效也越好。泡沫衰變后期,剩余的泡沫仍然會阻滯血液的流動,因此需要盡量減緩析出的液體硬化劑的稀釋,從而使藥物作用時間更長。但泡沫和析出的液體一旦進入人體其它部位,造成的副作用也是較大的。所以制備出均勻而穩定的泡沫一直是影響臨床泡沫硬化劑使用效果的關鍵因素。本文通過自行研制的泡沫硬化劑的自動制備裝置,針對Tessari法的不同推注速度進行了實驗,得出一些具有臨床指導意義的結果。
實驗中使用的魚肝油酸鈉注射液和二氧化碳混合比例為1:4的條件下,通過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裝置得到的泡沫,有以下非常明顯的規律:不同的推注速度使得泡沫穩定性的變化率相對較大(表 1),其影響不可忽略。隨著推注速度的增加,泡沫穩定性先增強后減弱(圖 3、圖 4)。推注速度為275 mm/s下衰變速度最慢,泡沫最為穩定,提示該速度為最佳推注速度。出現這些規律的原因是Tessari法通過在狹窄通道內形成的渦流來形成泡沫[17],由于隨推注速度的增加,三通內的流速增大,形成的渦量加大,產生的泡沫更小更均勻,使得氣體擴散速度減緩。所以泡沫在小范圍的推注速度增加時,表現出逐漸增強的穩定性。而隨著推注速度的繼續增大,制備過程中的注射器腔內壓強也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加,所以制備出的泡沫體積隨之減少(圖 6),等效于液氣比中二氧化碳量減少,使得泡沫之間的液量增加,加速泡沫的排液。而且表面張力一般隨壓強的增大而變大,根據Laplace公式,液膜Plateau交界處與平面膜之間的壓差與表面張力成正比[18-20];表面張力高則壓差大,因而排液速度較快,液膜變薄較快,穩定性變差。所以泡沫在達到較高推注速度之后,排液的加快是穩定性變差的主要原因。
實驗結果顯示,推注速度對泡沫穩定性的影響并非單一的線性變化。根據Minssieux所提出的衰變機制,認為泡沫質量(即泡沫中氣體所占總體積的百分比)對其穩定性有決定性影響,且這種影響因泡沫衰變的主要機制不同而異。以排液為主要衰變機制的泡沫,其穩定性隨泡沫質量的降低而降低;以氣體擴散為主要衰變機制的泡沫,其泡沫穩定性隨泡沫質量的降低而增加[21]。本實驗在泡沫推注速度增加過程中,二氧化碳溶解度隨壓強增加而增大,泡沫質量隨之減小,而硬化劑泡沫的穩定性表現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所以可以認為其衰變的機制隨著推注速度的增加,從以氣體擴散為主變為以排液為主。
4 結論
泡沫的穩定性是泡沫硬化療法中的關鍵問題,不僅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關系到泡沫硬化療法能否得到更好的發展。本實驗中自制了一種泡沫硬化劑的自動制備儀,能夠實現推注速度的較準確的控制,從而得到了硬化劑泡沫的衰變速度隨推注速度的影響規律,即先減緩后加快的現象。揭示了隨推注速度的增加,泡沫的衰變機制從以氣體擴散為主變為以排液為主。實驗結果顯示,液氣比為1:4時,環境溫度20 ℃的魚肝油酸鈉泡沫硬化劑的最佳推注速度為275 mm/s,這表示臨床上應該針對不同的藥物和液氣比,以及注射器規格等選擇最合適的推注速度。以上的結論能夠為臨床的應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并對硬化劑泡沫加深認識,但不同液氣比、不同注射器規格以及其它藥品的規律還需要后續更深入的研究。
引言
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常見病,發病率約為40%。泡沫硬化療法是治療靜脈曲張等靜脈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是將液態硬化劑(如聚多卡醇、十四烴基硫酸鈉、魚肝油酸鈉等)按一定體積比與氣體(如空氣、CO2、CO2/O2等)混合形成泡沫,通過將泡沫硬化劑注射入靜脈曲張節段或畸形靜脈團,使靜脈血管纖維條索化堵塞血液,從而讓曲張靜脈閉塞,進而治療靜脈疾病[1-2]。泡沫硬化療法以微創、操作簡單、炎癥反應低并且療效可觀的優點已逐漸被患者接受和認可,并已成為靜脈介入治療領域近10多年來最重要的發展之一。然而各類薈萃分析和多元統計發現,泡沫硬化治療仍存在許多安全性問題,如肺動脈栓塞和深部靜脈血栓(0.6%~3.2%)、靜脈炎(4.7%)、視覺障礙(1.5%)等[3-4]。泡沫衰變后的液體硬化劑、氣體或泡沫本身進入了人體其它部位就會引起這些并發癥,而這都與泡沫的穩定性相關。因此泡沫的穩定性一直是泡沫硬化療法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李龍等[5]對1%聚桂醇泡沫硬化劑進行了實驗,得到使得泡沫穩定性較好的最佳液氣比;Cameron等[6]對不同氣體組分對泡沫結構和穩定性的影響進行了研究;Rial和Ceulen等分別研究了不同氣體成分和不同藥物濃度等對泡沫穩定性的影響[7-10]。
泡沫的穩定性受制備方法的影響較大。Tessari法是規范化制備泡沫的常用方法之一:用兩個分別裝有液體硬化劑溶液和相應比例氣體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與三通閥呈90°相連,將這兩個注射器來回推注10次之后,把三通閥關小后再來回推注10次,通過由此形成的湍流產生均勻的微泡沫[11-13]。其中,推注速度和注射器大小等是影響泡沫穩定性的重要因素。然而針對該方法的各類指南和規范中均沒有指定最佳的推注速度,臨床上也沒有能夠控制和調節推注速度的專門儀器,臨床制備過程往往是力度不一的手動操作。另外,相關的研究也沒有提及推注速度這一條件,這難免導致臨床制備泡沫穩定性的差異較大,也減弱了各研究結果之間的可比性。為此,無論是臨床還是實驗研究中,都急需一種能夠控制速度的自動制備儀。因此,本研究擬用自制的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儀尋找針對該藥品和液氣比的最佳推注速度。
1 材料和方法
1.1 自制的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儀
在臨床中還沒有能夠實現速度可調的泡沫硬化劑制備裝置,本裝置創新性地利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控制的兩套垂直方向的伺服電機驅動絲桿裝置,實現了Tessari法過程中的垂直兩向推動器的來回運動,通過測試100次的來回推注時間和總路程計算出多次測試的速度平均值,并與自動制備儀的程序設置速度進行比較,得到最大的誤差僅為2.95%(見圖 1)。這說明該裝置滿足研究需要,能夠實現在指定速度條件下采用Tessari法制備泡沫。
1.2 推注速度實驗
在大量不同推注速度的預實驗基礎上,根據結果影響的顯著性分別選取了100、150、200、225、250、275、300、325和350 mm/s九種推注速度進行實驗。實驗時藥品的需求量大,而魚肝油酸鈉是一種經濟實用的硬化劑,其應用已經較為廣泛,因此,使用液體硬化劑藥品為1 mL魚肝油酸鈉注射液(2 mL;0.05 g/mL;上海信誼金朱藥業有限公司),用兩個5 mL注射器(成都市新津事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液氣比為1:4(臨床常用比例[14])的二氧化碳[15]進行實驗。實驗開始前測定此時的氣體和藥品在注射器內的長度,以便設置制備儀的行程和起點位置。然后將垂直相接的注射器裝置安裝到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儀上(見圖 1),利用觸摸屏控制顯示器設定助推器的原點參數,設定實驗推注速度及推注總次數。啟動自動制備儀,助推器則推動注射器開始反復運動,來回推注10次后關小三通閥通道再來回推注10次,共計來回20次推注得到均勻的泡沫,立即取下注射器后,將泡沫靜置觀察(見圖 2)。
 圖1
				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儀實物圖及不同速度下的測試值和理論值誤差
			
												
				Figure1.
				Picture of the real automatic sclerosing foam preparation equipment and difference of test values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圖1
				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儀實物圖及不同速度下的測試值和理論值誤差
			
												
				Figure1.
				Picture of the real automatic sclerosing foam preparation equipment and difference of test values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圖2
				實驗過程的數據記錄
			
												
				Figure2.
				Data records of experimental process
						
				圖2
				實驗過程的數據記錄
			
												
				Figure2.
				Data records of experimental process
			
								為保證實驗結果的可比性,每組實驗重復5次,重復的實驗組都在相同條件下同時完成,推注次數和推注速度相同,注射器為同一廠家的同批次的一次性注射器。為保證整個實驗在環境溫度為20 ℃下進行,在所有實驗開始前,首先利用三個完全相同的干濕溫度計讀數的平均值來調整室內溫度至所需制備溫度,并將所有實驗裝置和藥品放置于相應溫度下適應30 min。其次,調整好攝像機的高度和焦距,以便于實驗開始時進行全程攝像。讀取數據時,為保證每個數據的精確性,采用反復回放錄制視頻的方式,記錄數據包括:①析水率與相應時間:用以描述泡沫析水過程,析水過程能夠很好地反映泡沫衰變的整個過程。其中,析水率=析水量/藥品總量。②析水時間:即泡沫中出現可見液體時間,泡沫一旦出現液體,在血液的稀釋作用下,液態硬化劑容易流入身體其他部位。③半衰期:半衰期指泡沫析出液體達到原來藥劑50%的時間[16],是泡沫衰變過程中很重要的參數,能夠表示泡沫的穩定性。④泡沫半衰期的體積量:該參數能夠表征泡沫半衰期時的剩余泡沫量。
2 結果
從泡沫的析水過程總體曲線(圖 3)可以看出,泡沫在半衰期前的衰變較快,而在60%~70%衰變之后速度則越來越慢。當推注速度為100 mm/s時,析水速度最快,衰變時間最短;而推注速度為275 mm/s時,析水曲線最高,衰變最慢。推注速度從100 mm/s增加至275 mm/s時,泡沫的析水曲線逐漸變高,衰變逐漸減緩;而從275 mm/s再增加至350 mm/s后,衰變速度隨推注速度的增加有所加快,但是變化范圍不明顯。說明推注速度對泡沫析水速度產生了比較明顯的影響,析水過程的最大差異可達300 s左右。
 圖3
				泡沫析水過程總體曲線圖
			
												
				Figure3.
				The whole foam drainage process diagram
						
				圖3
				泡沫析水過程總體曲線圖
			
												
				Figure3.
				The whole foam drainage process diagram
			
								由圖 4的析水曲線和表 1中的析水時間變化率可見,推注速度為100 mm/s時,析水時間最短,泡沫最快出現可見液體。隨著推注速度的增加,析水時間也呈現變長的趨勢,在275 mm/s的推注速度下,析水時間達到峰值,泡沫出現可見液體的時間變長。而在之后的速度增加過程中,泡沫的析水時間略有減小的趨勢。1:4液氣比條件下,析水時間基本在25 s以內, 推注速度在100 mm/s時約為5 s,275 mm/s時約為22 s,350 mm/s時約為12 s。相對于推注速度100 mm/s,其它推注速度下的析水時間變化率均超過100%,最大達到340%,但析水時間較100 mm/s時均升高。說明推注速度對泡沫析水時間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
 圖4
				泡沫析水時間平均值
			
												
				Figure4.
				Average foam drainage time
						
				圖4
				泡沫析水時間平均值
			
												
				Figure4.
				Average foam drainage time
			
								 表1
                析水時間和半衰期相對最小值的變化率
		 	
		 			 				Table1.
    			The drainage time and the half-life relatively change rate compared with the minimum
			
						表1
                析水時間和半衰期相對最小值的變化率
		 	
		 			 				Table1.
    			The drainage time and the half-life relatively change rate compared with the minimum
       		
       				半衰期的曲線也有類似的規律,推注速度在較小范圍內,泡沫的半衰期呈現隨推注速度增加而增加的趨勢。到達275 mm/s時,半衰期出現峰值,這時半衰期較長,衰變較慢。隨著速度的繼續增加,半衰期有略微減小的趨勢,衰變出現加快趨勢。表 1顯示,相對于100 mm/s時,各推注速度下的半衰期變化率有先變大后有減小的趨勢,整體都是正增長趨勢,最大變化率達118.8%。而圖 5中,該實驗中的半衰期分布于33~70 s之間,最大的差異發生在275 mm/s和100 mm/s之間,可達37 s左右,可見推注速度的影響較大。
 圖5
				泡沫半衰期平均值
			
												
				Figure5.
				Average foam half-life
						
				圖5
				泡沫半衰期平均值
			
												
				Figure5.
				Average foam half-life
			
								從泡沫半衰期體積量曲線(圖 6)可見,在同一液氣比下,該體積量分布在1.25~2.25 mL。隨著推注速度增大,所制備的泡沫半衰期體積量逐漸減少。
 圖6
				各推注速度下的泡沫半衰期體積量
			
												
				Figure6.
				The foam half-life volume in different driving speed
						
				圖6
				各推注速度下的泡沫半衰期體積量
			
												
				Figure6.
				The foam half-life volume in different driving speed
			
								3 討論
泡沫硬化劑的析水時間和半衰期越長,衰變速度越慢,泡沫的穩定性越強,藥物的療效也越好。泡沫衰變后期,剩余的泡沫仍然會阻滯血液的流動,因此需要盡量減緩析出的液體硬化劑的稀釋,從而使藥物作用時間更長。但泡沫和析出的液體一旦進入人體其它部位,造成的副作用也是較大的。所以制備出均勻而穩定的泡沫一直是影響臨床泡沫硬化劑使用效果的關鍵因素。本文通過自行研制的泡沫硬化劑的自動制備裝置,針對Tessari法的不同推注速度進行了實驗,得出一些具有臨床指導意義的結果。
實驗中使用的魚肝油酸鈉注射液和二氧化碳混合比例為1:4的條件下,通過泡沫硬化劑自動制備裝置得到的泡沫,有以下非常明顯的規律:不同的推注速度使得泡沫穩定性的變化率相對較大(表 1),其影響不可忽略。隨著推注速度的增加,泡沫穩定性先增強后減弱(圖 3、圖 4)。推注速度為275 mm/s下衰變速度最慢,泡沫最為穩定,提示該速度為最佳推注速度。出現這些規律的原因是Tessari法通過在狹窄通道內形成的渦流來形成泡沫[17],由于隨推注速度的增加,三通內的流速增大,形成的渦量加大,產生的泡沫更小更均勻,使得氣體擴散速度減緩。所以泡沫在小范圍的推注速度增加時,表現出逐漸增強的穩定性。而隨著推注速度的繼續增大,制備過程中的注射器腔內壓強也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加,所以制備出的泡沫體積隨之減少(圖 6),等效于液氣比中二氧化碳量減少,使得泡沫之間的液量增加,加速泡沫的排液。而且表面張力一般隨壓強的增大而變大,根據Laplace公式,液膜Plateau交界處與平面膜之間的壓差與表面張力成正比[18-20];表面張力高則壓差大,因而排液速度較快,液膜變薄較快,穩定性變差。所以泡沫在達到較高推注速度之后,排液的加快是穩定性變差的主要原因。
實驗結果顯示,推注速度對泡沫穩定性的影響并非單一的線性變化。根據Minssieux所提出的衰變機制,認為泡沫質量(即泡沫中氣體所占總體積的百分比)對其穩定性有決定性影響,且這種影響因泡沫衰變的主要機制不同而異。以排液為主要衰變機制的泡沫,其穩定性隨泡沫質量的降低而降低;以氣體擴散為主要衰變機制的泡沫,其泡沫穩定性隨泡沫質量的降低而增加[21]。本實驗在泡沫推注速度增加過程中,二氧化碳溶解度隨壓強增加而增大,泡沫質量隨之減小,而硬化劑泡沫的穩定性表現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所以可以認為其衰變的機制隨著推注速度的增加,從以氣體擴散為主變為以排液為主。
4 結論
泡沫的穩定性是泡沫硬化療法中的關鍵問題,不僅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關系到泡沫硬化療法能否得到更好的發展。本實驗中自制了一種泡沫硬化劑的自動制備儀,能夠實現推注速度的較準確的控制,從而得到了硬化劑泡沫的衰變速度隨推注速度的影響規律,即先減緩后加快的現象。揭示了隨推注速度的增加,泡沫的衰變機制從以氣體擴散為主變為以排液為主。實驗結果顯示,液氣比為1:4時,環境溫度20 ℃的魚肝油酸鈉泡沫硬化劑的最佳推注速度為275 mm/s,這表示臨床上應該針對不同的藥物和液氣比,以及注射器規格等選擇最合適的推注速度。以上的結論能夠為臨床的應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并對硬化劑泡沫加深認識,但不同液氣比、不同注射器規格以及其它藥品的規律還需要后續更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