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俞燦 1,2,3 , 于洪麗 1,2,3 , 趙秀芝 1,2,3 , 王春方 4
  • 1. 河北工業大學 生命科學與健康工程學院(天津 300130);
  • 2. 河北工業大學 天津市生物電工與智能健康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130);
  • 3. 河北工業大學 省部共建電工裝備可靠性與智能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130);
  • 4. 天津市人民醫院 康復醫學科(天津 30012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缺血性卒中常會引起認知功能障礙,從而延緩了患者的康復進程,然而,其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本文以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為實驗對象,以海馬齒狀回(DG)為目標腦區,TTC染色評估腦梗死程度,采集神經元膜電位和局部場電位(LFPs)信號,旨在探究腦缺血再灌注小鼠認知功能的損傷機制。結果發現,模型組小鼠大腦右側梗死區呈白色;該模型小鼠海馬DG神經元靜息膜電位、動作電位放電個數、后超極化電位和最大上升斜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 < 0.01),動作電位達峰時間、半波寬、閾值和最大下降斜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1)。缺血和缺血再灌注組小鼠在θ和γ頻段的LFPs信號時頻能量值顯著降低(P < 0.01),但缺血再灌注組比缺血組明顯提高(P < 0.01);缺血及缺血再灌注組的LFPs信號復雜度顯著降低(P < 0.05),但缺血再灌注組與缺血組相比信號復雜度明顯增加(P < 0.05)。綜上所述,腦缺血再灌注使小鼠海馬DG區神經元興奮性降低;腦缺血使神經元放電活動和信號復雜度降低,經再灌注后電生理指標有所恢復,但實驗周期內沒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引用本文: 朱俞燦, 于洪麗, 趙秀芝, 王春方. 腦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馬齒狀回神經興奮性分析. 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 2024, 41(5): 926-934. doi: 10.7507/1001-5515.202311055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柔性尖端耦合氣泡的高穩定性增強型超聲微流控結構
  • 下一篇

    不同頻率重復脈沖與短陣快速脈沖經顱磁刺激對小鼠記憶功能和神經元興奮性影響的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