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瑩瑩 1,2,3 , 楊玉田 1,2,3 , 唐漢琴 1,2 , 馬智慧 1,2 , 李亮 1,2 , 申棟帥 1,2 , 張梅 1,2 , 陳克明 1,2
  • 1.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 基礎醫學實驗室(蘭州 730050);
  • 2. 甘肅省干細胞與基因藥物重點實驗室(蘭州 730050);
  • 3. 蘭州大學 藥學院(蘭州 730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本研究旨在探索白藜蘆醇對后肢去負荷大鼠肝臟損傷的保護作用。將30只2月齡SD雄性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Control)、后肢去負荷模型組(Model)和后肢去負荷+白藜蘆醇給藥組(Model+Res)。Model+Res組腹腔注射白藜蘆醇30 mg·kg?1,Control組和Model組腹腔注射等體積0.9% NaCl。28天后取肝臟組織,檢測氧化應激、炎癥因子、能量代謝指標、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并通過蘇木精-伊紅染色觀察形態學變化。使用Western blotting檢測Bax、Bcl-2、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達水平。與Control組相比,Model組肝細胞出現腫脹、形態異常、細胞核固縮及細胞膜破壞。白藜蘆醇處理組的肝細胞形態有所恢復。Model組肝臟組織的氧化應激、炎癥因子水平升高,肝糖原蓄積,能量代謝紊亂,而白藜蘆醇處理可顯著逆轉這些變化。Western blotting結果顯示,白藜蘆醇可顯著降低Bax表達,提高Bcl-2及p-PI3K/PI3K、p-AKT/AKT表達水平。實驗提示28天的后肢去負荷處理可導致大鼠肝臟組織損傷,表現為氧化應激、炎癥反應、能量代謝紊亂和凋亡水平升高,而白藜蘆醇對此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引用本文: 軒瑩瑩, 楊玉田, 唐漢琴, 馬智慧, 李亮, 申棟帥, 張梅, 陳克明. 白藜蘆醇對后肢去負荷大鼠肝臟的保護作用研究. 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 2024, 41(6): 1250-1256. doi: 10.7507/1001-5515.20240501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基于大模型的MHC II抗原肽-T細胞受體結合預測
  • 下一篇

    一個新興專業:腦機接口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