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 1 , 謝紅 2 , 郭文 3 , 薛暉 2
  •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教務部(成都 610041);
  • 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老年醫學中心/干部醫療科(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分析參與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的國際科研交流項目學生的科研收獲、遇到的問題和挑戰,以期對后續項目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擇 2013 年—2019 年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曾參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進行科研訓練的臨床醫學本科生。采用自主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結果  共調查 64 名學生。美國、加拿大、中國的實驗室安全培訓率分別為100.00%(34/34)、100.00%(30/30)和70.31%(45/64),實驗室技術培訓率分別為97.06%(33/34)、90.00%(27/30)、43.75%(28/64);在開展實驗過程中,美國[94.12%(32/34)]、加拿大[93.33%(28/30)]和中國[65.63%(42/64)]的學生都會找到相關人員進行輔助。3 國的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預約難度(H=47.798,P<0.001)、便捷性(H=30.135,P<0.001)不同;但導師的指導頻率、指導形式與研究方向來源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該經歷對科研思維(59人)和實驗技能(52人)有幫助,部分獲得科研產出(23人)。盡管遇到學習(11人)、生活(8人)、語言(14人)、文化(11人)問題,但學生仍認為該經歷對業余愛好(35人)、獨立生活能力(55人)和自信心(41人)有積極改變,并在國際視野開拓(61人)、英語語言能力(59人)和自我學習能力(57人)均有較大提高。結論  本科生參與國際科研交流項目可提高其科研綜合實力,盡管在適應過程中會遇到問題和挑戰,但也同時收獲了成長和自信。

引用本文: 高慧, 謝紅, 郭文, 薛暉. 臨床醫學本科學生參加國際科研交流項目的經驗與啟示. 華西醫學, 2023, 38(12): 1908-1913. doi: 10.7507/1002-0179.202307015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高原地區不同級別醫院醫務人員接受急危重癥診治培訓的現狀及需求分析
  • 下一篇

    自膨脹式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瓣膜的優勢及相關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