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互聯網技術和醫療服務快速融合發展,互聯網診療已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診療服務的必然發展趨勢。為了滿足患者更及時、精準、便捷的就醫需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創新互聯網診療模式,通過多元化線上服務、預就診模式、專家團隊模式、專病醫聯體平臺及全程管理的創新模式,優化醫療資源與結構,助推區域性醫聯體聯動,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四川大學華西互聯網醫院以“醫療+健康”的全流程生態閉環為目標,極大地提升了診療效率和質量,對互聯網醫院的定位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文將分享四川大學華西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經驗。
引用本文: 范一丁, 師慶科, 王覓也, 羅凱. 四川大學華西互聯網醫院建設經驗分享. 華西醫學, 2024, 39(8): 1290-1296. doi: 10.7507/1002-0179.20231028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互聯網醫院以其獨特的優勢,如便捷性、可及性和個性化服務,正重塑傳統的醫療服務體系。當前,我國互聯網醫院的診療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其建設與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面臨技術、法律、倫理等多方面的挑戰。研究和創新互聯網醫院診療模式對推動醫療服務創新、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滿足患者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當前,互聯網醫院在我國醫療服務中的作用與日俱增,通過線上平臺可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醫療服務,包括在線問診、預約掛號、藥品到家、檢查預約、遠程醫療監護等。國家也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要建立多層次精準醫療知識庫體系和國家生物醫學大數據共享平臺,匹配精準醫療解決方案和支撐技術[1]。《“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也提出要構建以主動健康服務為引領的一體化健康服務體系,提升健康保障能力和自主性[2]。四川大學華西互聯網醫院(以下簡稱“華西互聯網醫院”)通過創新的運營模式,填補了傳統醫療模式無法滿足多樣化醫療需求的空白,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便利、高效、精準的醫療服務。本文將分享華西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經驗。
1 定位與宗旨
互聯網醫院作為傳統醫療模式的補充,具有許多重要的作用[3]。首先,它解決了地域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4]。患者可通過互聯網醫院隨時隨地咨詢醫生并獲得專家的指導與幫助,克服了就醫難的問題。其次,互聯網醫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快速準確的導診和智能輔助決策,提高患者就醫的精準性和效率。此外,互聯網醫院基于大數據分析,積累和利用海量診療數據,推動醫學科研和臨床實踐的發展。最后,互聯網醫院還能夠幫助醫療機構優化資源配置和管理,提高醫療服務的效能和質量。互聯網醫院在我國已經取得了迅猛的發展,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醫院平臺,解決了地域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提高了醫療服務的精準性和效率,推動了醫學科研的進步。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需求的不斷增長,互聯網醫院在未來將會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人們的健康提供更全面、高效的保障和服務。
華西互聯網醫院成立于 2020 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以下簡稱“華西醫院”)成立華西互聯網醫院管理委員會,由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部、臨床藥學部、財務績效管理部、信息技術服務部、對外拓展部、服務支撐部組成,并履行與線下相同的管理職責。截至 2024 年 6 月,華西互聯網醫院平臺注冊用戶達到

1.1 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華西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始終圍繞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醫務人員準入與質控,對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進行監督和評估,確保線上服務符合標準及規范;加強技術支持與平臺建設,完善患者檔案 360 視圖服務,提升患者使用體驗和診療效率;增強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確保用戶的個人信息和醫療記錄得到充分保護。
1.2 優化醫療資源與結構
華西互聯網醫院以調整全院醫療資源結構為工作重點,診療模式不斷創新,診療范圍進一步擴大,從常見病、慢性病逐步擴展到專科疾病、專家團隊診療、疑難多學科線上診療,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后”的連續性醫療服務,將疾病預防、干預與康復納入線上醫療管理范疇。平臺數據埋點分析顯示,華西醫院線下約 5.5 萬人次/日的問診需求量,而實際每日掛出號源僅約 1.7 萬人次,線下資源遠不能滿足患者需求。通過構建“線上+線下”診療功能建設、業務模式、質量管理一體化,華西互聯網醫院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通過智能推薦和引導,實現預約資源的精準對接和高效匹配,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程、精準、連續性醫療服務。
1.3 助推區域性醫聯體聯動
以華西互聯網醫院為平臺,華西醫院將優質醫療資源高效且有序下沉、院內院外業務深度融合、醫聯體診療信息互通共享。通過線上雙向轉診無縫連接,極大提升了區域醫療的整體服務能力,有效推動了區域醫療服務水平同質化。基于專病設計的全程管理體系,將患者需求拓展到醫聯體單位或社區服務,持續推進區域醫療協同聯動,促進醫院與家庭醫生、基層醫療機構間的醫療協作,實現患者在上下級醫療機構就醫過程的銜接與協作互動,落實分級診療[5]。華西醫院的互聯網診療模式有助于實現區域性醫聯體醫院的分級協同與共建發展。
1.4 建立“醫療+健康”的全流程生態閉環
華西互聯網醫院為患者提供全程、精準、連續的醫療服務新模式,積極構建“醫療+健康”的全流程生態閉環。醫院服務半徑逐步拓寬,為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一體化可持續性“醫療+健康”服務,讓醫院實現從“診療”到“健康管理”的服務升級。
2 診療模式創新
立足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華西醫院不斷推進新興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互聯網醫院診療服務(圖2),搭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上下聯動、區域協同發展的互聯網醫院服務平臺。同時,通過“醫院、科室、醫生”三級質控管理,確保線上診療業務的醫療質量與安全,實現線上線下同質化質控與管理。

門特:特殊病種門診;MDT:多學科
2.1 提供多元化線上診療服務
為滿足常見病、慢性病復診患者的多層次、多元化診療需求,華西互聯網醫院提供碎片時間線上門診、線上排班約診、線上門診特殊病種診療、線上特殊藥品續方、線上義診等診療服務。同時,針對患者健康體檢、日常護理、營養、用藥、康復及罕見病就醫指導等需求,提供線上健康體檢預約、護理咨詢、用藥咨詢、康復咨詢、營養咨詢、罕見病咨詢等服務。互聯網醫院的線上診療服務可突破時空界限,拓展優質醫療資源覆蓋面及服務半徑,提升診療質量與患者就醫體驗。
2.2 特設“預就診”服務
針對華西醫院看病難、掛號難的問題,華西互聯網醫院平臺特設“預就診”服務模式,優化了門診就醫流程。患者可申請醫師本人線上門診、醫師本人線下門診、專家團隊門診 3 種服務模式,針對不同場景,設置不同預就診服務模式。場景一:患者申請醫師本人線上門診時,醫師利用線上門診實現提前為患者咨詢服務,在線為患者開具檢驗檢查等預就診服務,當醫師判斷患者病情符合線下就診指標,即通過線上轉線下功能將患者轉診至線下門診。場景二:患者申請醫師本人線下門診時,通過系統引導,推薦醫師本人線上門診或醫生助理線上門診,為患者提供提前預就診,實現咨詢及開具檢驗檢查功能,患者提前完成檢驗檢查項目。場景三:患者申請特定專家門診但無號時,患者可選擇專家團隊內任一成員線上門診,專家團隊內成員先為患者提供咨詢及開具檢驗檢查服務,若患者病情需要,團隊成員可轉診至專家面診。預就診服務流程見圖3。

2024 年 1 月—6 月,華西互聯網醫院“預就診”服務
2.3 創新互聯網診療模式
華西互聯網醫院建立了“專家團隊模式”,助力臨床重點專科群建設:圍繞專病知名專家和多名專病醫生打造了團隊診療模式,團隊成員可根據患者病情,為患者匹配最適宜的線上或線下醫療資源。通過成員間的分工合作、分級診療,將知名專家醫療資源匹配給初診、疑難、罕見、危重等患者,同時促進學科青年醫師人才培養(圖4)。另外,以患者為中心、多學科專家為依托,建立了線上疑難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如線上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全程管理、線上復雜肝膽疾病、線上癌痛管理、線上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疾病等 28 個疑難多學科團隊,覆蓋 50 個臨床醫技科室。通過多學科專家的線上會診,為患者制定科學、規范的綜合診療方案,實現醫療資源的高效應用。這種團隊診療模式體現了學科內分級聯動和多學科交叉融合,實現了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的均衡布局,助力臨床重點專科群建設,提升了醫院的疑難疾病綜合診治能力。

2.4 助推專病醫聯體建設
當前,區域性醫療聯動還存在一定瓶頸,例如資源總量不足,優質醫療資源短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醫療服務體系不完善,科學有序的就醫格局尚未形成,其很大原因受限于功能不通、業務流程繁瑣。
基于華西互聯網醫院平臺,華西醫院為專病醫聯體單位提供治療方案(包括藥物、理療康復、手術計劃等)和專病健康管理(包括健康風險因素控制、生活方式調整、用藥監督、檢測監督、就醫提醒、用藥健康指導、慢病相關知識宣教)。外院專病醫生可通過多點執業的形式入駐到華西互聯網醫院平臺,與各專病專家共同組建院際專病醫療團隊,專病醫聯體內醫生線上共診、分診,落實分級診療政策,實現區域內醫療資源的充分利用。另外,基于華西互聯網醫院平臺,打造線上移動會診,實現醫聯體內醫務人員線上會診邀請、會診簽到、在線會診、會診結論填寫及會診方案制定等功能。通過醫聯體單位的醫生會診、共診及分診,增加醫聯體專病醫生之間的協作效率,提升醫聯體內專病診治能力,助推專病醫聯體建設,助力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7](圖5)。

商保:商業保險
2.5 “以患者為中心”的全病程管理
華西互聯網醫院始終以患者為中心,構建“分病種分層分級、院內-院外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事業-產業一體化”的連續性全程管理體系,貫穿醫療服務各環節,實現“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患者管理,秉承科學化、流程化、信息化全病程管理理念,實現功能、業務模式、質控的全方位智慧化管理,圍繞專病開展全程管理模式。人群范圍包括自然人群、體檢人群、本院患者、醫聯體患者以及科研受試者等。按照疾病的發展階段,構建“正常人群-高危人群-專病人群”的連續性患者全程管理體系,從健康、疑診到確診的整個生命周期,構建自然人群-高危疑診-符合專病納入條件的專病人群入組。此外,華西醫院還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醫療服務,患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慢病服務包”(圖6)。

GCP:藥物臨床試驗
基于互聯網醫院平臺,華西醫院借助智能穿戴設備,為患者提供健康科普、疾病宣教、就醫導診提醒、多元化診療服務、診后隨訪、科研入組管理、疾病監測、數據采集、護理指導、用藥指導、康復指導等服務,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的科學性、連續性和高效性,也為臨床高水平科研奠定基礎。華西互聯網醫院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全程、精準、連續的醫療服務新模式,除了預就診服務模式的創新,醫院服務半徑也逐步拓寬,為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一體化、可持續的醫療+健康服務[8],讓醫院實現從“患者診療”到“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務升級,致力于實現醫院的高質量發展。
3 效果與展望
華西互聯網醫院 2020 年線上服務患者 80 余萬人次,2021 年 126 余萬人次,2022 年 190 余萬人次,2023 年 154 余萬人次(不含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開單量)。2021 年開通上線疑難多學科會診至今,共服務疑難患者約 800 余人次。另外,華西醫院不斷完善線上診療服務質控體系,逐步提高線上服務質量,提升診療安全。華西醫院 2023 年新開“專家團隊模式”,截至 2024 年 6 月,全院共上線 158 個專家團隊,其中外科上線 83 個專家團隊,內科上線 75 個專家團隊,臨床科室幾乎全覆蓋。華西醫院 2024 年上半年專家團隊診療量達 35.34 萬次,通過該模式轉診疑難病患者至線下約
目前,大眾已從“基本醫療”的需求轉向“健康管理”的需求,華西互聯網醫院同時探索構建“醫療+健康”生態閉環模式。目前華西互聯網醫院已接入健康體檢業務,涵蓋本部及各分院,就診者可根據需要在線進行體檢預約,體檢報告咨詢等。為進一步方便患者的健康管理,后期將構建華西“健康門戶”(圖7)。患者進入“醫療+健康”管理體系,醫生可根據自身診療習慣或學科發展需要[10],分組分類管理患者,有針對性地推送相關科普至對應患者,或針對單個病種開展義診答疑等活動[11]。

商保:商業保險
華西互聯網醫院建立了一個智能化、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平臺,通過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與醫療服務[12]。通過多元化的線上服務、預就診功能設計、創新的診療模式、完善的互聯網專病醫聯體體系和患者全流程管理模式,促進醫患溝通和協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為人們帶來更便捷、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4 結語
華西互聯網醫院以互聯網為載體,將其優勢引入診療服務,這是醫療行業的新興業態,更是醫療機構新質生產力的體現。互聯網醫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前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健康管理的重視,互聯網醫院將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13]。未來,互聯網醫院將通過整合醫療資源[14]、智能化診斷和治療、遠程醫療等手段,為人們提供更全面、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同時,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互聯網醫院將加強健康管理和預防保健,推動個體化醫療和精準醫學的發展。通過創新模式和科技支持,互聯網醫院有望改善醫療資源失衡問題,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可及性,讓人們享受到更好的健康服務和保障。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互聯網醫院以其獨特的優勢,如便捷性、可及性和個性化服務,正重塑傳統的醫療服務體系。當前,我國互聯網醫院的診療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其建設與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面臨技術、法律、倫理等多方面的挑戰。研究和創新互聯網醫院診療模式對推動醫療服務創新、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滿足患者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當前,互聯網醫院在我國醫療服務中的作用與日俱增,通過線上平臺可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醫療服務,包括在線問診、預約掛號、藥品到家、檢查預約、遠程醫療監護等。國家也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要建立多層次精準醫療知識庫體系和國家生物醫學大數據共享平臺,匹配精準醫療解決方案和支撐技術[1]。《“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也提出要構建以主動健康服務為引領的一體化健康服務體系,提升健康保障能力和自主性[2]。四川大學華西互聯網醫院(以下簡稱“華西互聯網醫院”)通過創新的運營模式,填補了傳統醫療模式無法滿足多樣化醫療需求的空白,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便利、高效、精準的醫療服務。本文將分享華西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經驗。
1 定位與宗旨
互聯網醫院作為傳統醫療模式的補充,具有許多重要的作用[3]。首先,它解決了地域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4]。患者可通過互聯網醫院隨時隨地咨詢醫生并獲得專家的指導與幫助,克服了就醫難的問題。其次,互聯網醫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快速準確的導診和智能輔助決策,提高患者就醫的精準性和效率。此外,互聯網醫院基于大數據分析,積累和利用海量診療數據,推動醫學科研和臨床實踐的發展。最后,互聯網醫院還能夠幫助醫療機構優化資源配置和管理,提高醫療服務的效能和質量。互聯網醫院在我國已經取得了迅猛的發展,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醫院平臺,解決了地域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提高了醫療服務的精準性和效率,推動了醫學科研的進步。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需求的不斷增長,互聯網醫院在未來將會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人們的健康提供更全面、高效的保障和服務。
華西互聯網醫院成立于 2020 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以下簡稱“華西醫院”)成立華西互聯網醫院管理委員會,由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部、臨床藥學部、財務績效管理部、信息技術服務部、對外拓展部、服務支撐部組成,并履行與線下相同的管理職責。截至 2024 年 6 月,華西互聯網醫院平臺注冊用戶達到

1.1 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華西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始終圍繞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醫務人員準入與質控,對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進行監督和評估,確保線上服務符合標準及規范;加強技術支持與平臺建設,完善患者檔案 360 視圖服務,提升患者使用體驗和診療效率;增強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確保用戶的個人信息和醫療記錄得到充分保護。
1.2 優化醫療資源與結構
華西互聯網醫院以調整全院醫療資源結構為工作重點,診療模式不斷創新,診療范圍進一步擴大,從常見病、慢性病逐步擴展到專科疾病、專家團隊診療、疑難多學科線上診療,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后”的連續性醫療服務,將疾病預防、干預與康復納入線上醫療管理范疇。平臺數據埋點分析顯示,華西醫院線下約 5.5 萬人次/日的問診需求量,而實際每日掛出號源僅約 1.7 萬人次,線下資源遠不能滿足患者需求。通過構建“線上+線下”診療功能建設、業務模式、質量管理一體化,華西互聯網醫院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通過智能推薦和引導,實現預約資源的精準對接和高效匹配,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程、精準、連續性醫療服務。
1.3 助推區域性醫聯體聯動
以華西互聯網醫院為平臺,華西醫院將優質醫療資源高效且有序下沉、院內院外業務深度融合、醫聯體診療信息互通共享。通過線上雙向轉診無縫連接,極大提升了區域醫療的整體服務能力,有效推動了區域醫療服務水平同質化。基于專病設計的全程管理體系,將患者需求拓展到醫聯體單位或社區服務,持續推進區域醫療協同聯動,促進醫院與家庭醫生、基層醫療機構間的醫療協作,實現患者在上下級醫療機構就醫過程的銜接與協作互動,落實分級診療[5]。華西醫院的互聯網診療模式有助于實現區域性醫聯體醫院的分級協同與共建發展。
1.4 建立“醫療+健康”的全流程生態閉環
華西互聯網醫院為患者提供全程、精準、連續的醫療服務新模式,積極構建“醫療+健康”的全流程生態閉環。醫院服務半徑逐步拓寬,為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一體化可持續性“醫療+健康”服務,讓醫院實現從“診療”到“健康管理”的服務升級。
2 診療模式創新
立足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華西醫院不斷推進新興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互聯網醫院診療服務(圖2),搭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上下聯動、區域協同發展的互聯網醫院服務平臺。同時,通過“醫院、科室、醫生”三級質控管理,確保線上診療業務的醫療質量與安全,實現線上線下同質化質控與管理。

門特:特殊病種門診;MDT:多學科
2.1 提供多元化線上診療服務
為滿足常見病、慢性病復診患者的多層次、多元化診療需求,華西互聯網醫院提供碎片時間線上門診、線上排班約診、線上門診特殊病種診療、線上特殊藥品續方、線上義診等診療服務。同時,針對患者健康體檢、日常護理、營養、用藥、康復及罕見病就醫指導等需求,提供線上健康體檢預約、護理咨詢、用藥咨詢、康復咨詢、營養咨詢、罕見病咨詢等服務。互聯網醫院的線上診療服務可突破時空界限,拓展優質醫療資源覆蓋面及服務半徑,提升診療質量與患者就醫體驗。
2.2 特設“預就診”服務
針對華西醫院看病難、掛號難的問題,華西互聯網醫院平臺特設“預就診”服務模式,優化了門診就醫流程。患者可申請醫師本人線上門診、醫師本人線下門診、專家團隊門診 3 種服務模式,針對不同場景,設置不同預就診服務模式。場景一:患者申請醫師本人線上門診時,醫師利用線上門診實現提前為患者咨詢服務,在線為患者開具檢驗檢查等預就診服務,當醫師判斷患者病情符合線下就診指標,即通過線上轉線下功能將患者轉診至線下門診。場景二:患者申請醫師本人線下門診時,通過系統引導,推薦醫師本人線上門診或醫生助理線上門診,為患者提供提前預就診,實現咨詢及開具檢驗檢查功能,患者提前完成檢驗檢查項目。場景三:患者申請特定專家門診但無號時,患者可選擇專家團隊內任一成員線上門診,專家團隊內成員先為患者提供咨詢及開具檢驗檢查服務,若患者病情需要,團隊成員可轉診至專家面診。預就診服務流程見圖3。

2024 年 1 月—6 月,華西互聯網醫院“預就診”服務
2.3 創新互聯網診療模式
華西互聯網醫院建立了“專家團隊模式”,助力臨床重點專科群建設:圍繞專病知名專家和多名專病醫生打造了團隊診療模式,團隊成員可根據患者病情,為患者匹配最適宜的線上或線下醫療資源。通過成員間的分工合作、分級診療,將知名專家醫療資源匹配給初診、疑難、罕見、危重等患者,同時促進學科青年醫師人才培養(圖4)。另外,以患者為中心、多學科專家為依托,建立了線上疑難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如線上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全程管理、線上復雜肝膽疾病、線上癌痛管理、線上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疾病等 28 個疑難多學科團隊,覆蓋 50 個臨床醫技科室。通過多學科專家的線上會診,為患者制定科學、規范的綜合診療方案,實現醫療資源的高效應用。這種團隊診療模式體現了學科內分級聯動和多學科交叉融合,實現了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的均衡布局,助力臨床重點專科群建設,提升了醫院的疑難疾病綜合診治能力。

2.4 助推專病醫聯體建設
當前,區域性醫療聯動還存在一定瓶頸,例如資源總量不足,優質醫療資源短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醫療服務體系不完善,科學有序的就醫格局尚未形成,其很大原因受限于功能不通、業務流程繁瑣。
基于華西互聯網醫院平臺,華西醫院為專病醫聯體單位提供治療方案(包括藥物、理療康復、手術計劃等)和專病健康管理(包括健康風險因素控制、生活方式調整、用藥監督、檢測監督、就醫提醒、用藥健康指導、慢病相關知識宣教)。外院專病醫生可通過多點執業的形式入駐到華西互聯網醫院平臺,與各專病專家共同組建院際專病醫療團隊,專病醫聯體內醫生線上共診、分診,落實分級診療政策,實現區域內醫療資源的充分利用。另外,基于華西互聯網醫院平臺,打造線上移動會診,實現醫聯體內醫務人員線上會診邀請、會診簽到、在線會診、會診結論填寫及會診方案制定等功能。通過醫聯體單位的醫生會診、共診及分診,增加醫聯體專病醫生之間的協作效率,提升醫聯體內專病診治能力,助推專病醫聯體建設,助力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7](圖5)。

商保:商業保險
2.5 “以患者為中心”的全病程管理
華西互聯網醫院始終以患者為中心,構建“分病種分層分級、院內-院外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事業-產業一體化”的連續性全程管理體系,貫穿醫療服務各環節,實現“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患者管理,秉承科學化、流程化、信息化全病程管理理念,實現功能、業務模式、質控的全方位智慧化管理,圍繞專病開展全程管理模式。人群范圍包括自然人群、體檢人群、本院患者、醫聯體患者以及科研受試者等。按照疾病的發展階段,構建“正常人群-高危人群-專病人群”的連續性患者全程管理體系,從健康、疑診到確診的整個生命周期,構建自然人群-高危疑診-符合專病納入條件的專病人群入組。此外,華西醫院還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醫療服務,患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慢病服務包”(圖6)。

GCP:藥物臨床試驗
基于互聯網醫院平臺,華西醫院借助智能穿戴設備,為患者提供健康科普、疾病宣教、就醫導診提醒、多元化診療服務、診后隨訪、科研入組管理、疾病監測、數據采集、護理指導、用藥指導、康復指導等服務,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的科學性、連續性和高效性,也為臨床高水平科研奠定基礎。華西互聯網醫院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全程、精準、連續的醫療服務新模式,除了預就診服務模式的創新,醫院服務半徑也逐步拓寬,為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一體化、可持續的醫療+健康服務[8],讓醫院實現從“患者診療”到“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務升級,致力于實現醫院的高質量發展。
3 效果與展望
華西互聯網醫院 2020 年線上服務患者 80 余萬人次,2021 年 126 余萬人次,2022 年 190 余萬人次,2023 年 154 余萬人次(不含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開單量)。2021 年開通上線疑難多學科會診至今,共服務疑難患者約 800 余人次。另外,華西醫院不斷完善線上診療服務質控體系,逐步提高線上服務質量,提升診療安全。華西醫院 2023 年新開“專家團隊模式”,截至 2024 年 6 月,全院共上線 158 個專家團隊,其中外科上線 83 個專家團隊,內科上線 75 個專家團隊,臨床科室幾乎全覆蓋。華西醫院 2024 年上半年專家團隊診療量達 35.34 萬次,通過該模式轉診疑難病患者至線下約
目前,大眾已從“基本醫療”的需求轉向“健康管理”的需求,華西互聯網醫院同時探索構建“醫療+健康”生態閉環模式。目前華西互聯網醫院已接入健康體檢業務,涵蓋本部及各分院,就診者可根據需要在線進行體檢預約,體檢報告咨詢等。為進一步方便患者的健康管理,后期將構建華西“健康門戶”(圖7)。患者進入“醫療+健康”管理體系,醫生可根據自身診療習慣或學科發展需要[10],分組分類管理患者,有針對性地推送相關科普至對應患者,或針對單個病種開展義診答疑等活動[11]。

商保:商業保險
華西互聯網醫院建立了一個智能化、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平臺,通過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與醫療服務[12]。通過多元化的線上服務、預就診功能設計、創新的診療模式、完善的互聯網專病醫聯體體系和患者全流程管理模式,促進醫患溝通和協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為人們帶來更便捷、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4 結語
華西互聯網醫院以互聯網為載體,將其優勢引入診療服務,這是醫療行業的新興業態,更是醫療機構新質生產力的體現。互聯網醫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前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健康管理的重視,互聯網醫院將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13]。未來,互聯網醫院將通過整合醫療資源[14]、智能化診斷和治療、遠程醫療等手段,為人們提供更全面、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同時,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互聯網醫院將加強健康管理和預防保健,推動個體化醫療和精準醫學的發展。通過創新模式和科技支持,互聯網醫院有望改善醫療資源失衡問題,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可及性,讓人們享受到更好的健康服務和保障。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