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于英英, 潘曉華, 劉國榮, 李鳳娟, 連雁冬, 郭蒙, 鄧曉紅, 張宇宸, 王雅彬. 偏頭痛患者殘疾程度影響因素分析. 華西醫學, 2024, 39(5): 717-722. doi: 10.7507/1002-0179.20240321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偏頭痛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以發作性、多為偏側、中重度以及呈搏動樣疼痛為特征的神經系統性疾病,也是世界范圍內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1]。作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偏頭痛直接影響了世界上所有地區、文化和社會經濟地位的 10 億多人[2]。Takeshima 等[3]通過對既往文獻的研究發現,成人偏頭痛 1 年患病率(根據國際頭痛協會標準)為 6.0%~14.3%,其中女性的最高患病率為 11%~20%,而男性為 3%~8%。同時,偏頭痛因其反復發作的特點,很容易致殘,對個人、家庭和社會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沉重負擔[4]。此外,偏頭痛是一種使人衰弱的頭痛疾病這一觀點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其導致的“殘疾”通常是指對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和對各種角色限制所造成的影響。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偏頭痛與其他疾病之間存在關聯,會嚴重損害患者的生活質量[5-7]。但目前關于影響偏頭痛患者殘疾程度相關因素的研究數據比較少。因此,本研究通過比較不同殘疾程度組偏頭痛患者信息資料之間的差異,探討可能引起偏頭痛患者中重度殘疾的影響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收集 2022 年 9 月—2024 年 1 月就診于包頭市中心醫院和包頭市第八醫院神經內科門診或住院部的已被確診為偏頭痛的患者信息資料。納入標準:① 診斷為有或沒有先兆的發作性偏頭痛或慢性偏頭痛患者,偏頭痛的診斷符合第 3 版《頭痛疾病的國際分類》中關于偏頭痛的診斷標準[8];② 18≤年齡≤70 歲,首次偏頭痛發作時年齡<50 周歲;③ 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④ 書面及口語交流無明顯障礙者;⑤ 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 診斷除偏頭痛以外的原發性頭痛疾病; ②有重大精神障礙病史的患者; ③拒絕進行相關問卷調查的患者。本研究已通過包頭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2024-WZ 倫審-029 號)和包頭市第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調查工具
1.2.1 自行設計量表
采用自行的量表獲得患者基本信息,包括:① 社會人口學信息(姓名、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腦梗死病史)。② 疾病特征信息:頭痛病程、頭痛發作持續時間、頭痛嚴重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9](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分數越高表明疼痛強度越大,頭痛嚴重程度越重]、每個月頭痛天數、偏頭痛先兆、是否藥物過度使用(藥物名稱和服用頻率)、使用急性止痛藥物、預防用藥史、頭痛家族史。其中,高血壓診斷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10]中的診斷標準;糖尿病診斷符合《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1]中的診斷標準;冠心病診斷符合《穩定性冠心病診斷和治療指南》[12]中我國穩定性冠心病的診斷標準;腦梗死病診斷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8》[13]中的診斷標準;藥物過度使用參考第 3 版《頭痛疾病國際分類》[8](ICHD-3)中藥物過度使用的定義。
1.2.2 測量量表及評分標準
采用以下偏頭痛指南及專家共識中的常用測量量表,其信度和效度均較高,本研究中使用的問卷和量表也是《中國成人偏頭痛預防性治療藥物臨床對照試驗專家共識》[14]中常用的篩查問卷和量表,可以很好的實現對于影響偏頭痛患者殘疾程度因素的調查。
① 偏頭痛殘疾程度評估(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MIDAS)問卷[15]。采用 MIDAS 問卷評估偏頭痛患者在過去 3 個月內因頭痛而導致的殘疾情況。其內容包括 5 項,將因頭痛而導致的殘疾情況分為 4 級:0~5 分為Ⅰ級(無或輕微失能),6~10 分為Ⅱ級(輕度失能),11~20 分為Ⅲ級(中度失能),≥21 分為Ⅳ級(重度失能)。②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量表[16]。采用 MoCA 量表測試偏頭痛患者的認知能力,滿分為 30 分,受教育年限≤12 年者,MoCA 量表總分加 1 分,以校正受教育年限的偏倚。③ 廣泛性焦慮障礙(Generalized Anxiexy Disorde-7, GAD-7)量表[17]。采用 GAD-7 量表評定偏頭痛患者最近 2 周的焦慮癥狀,總分為 0~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焦慮癥狀越嚴重。④ 患者健康調查問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量表[18]。采用 PHQ-9 量表篩查偏頭痛患者中抑郁癥狀,總分為 0~27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癥狀越嚴重。⑤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19]。采用 PSQI 量表評估偏頭痛患者 1 個月內睡眠質量的自我報告工具,總分為 0~21 分,分數越高說明睡眠質量越差。⑥ 頭痛影響測試(Headache Impact Test, HIT-6)量表[20]。采用 HIT-6 量表評估偏頭痛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總分為 36~78 分,得分越高表明頭痛對患者生活的影響越大。⑦ 36 項簡短健康狀況調查(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問卷[21]。采用 SF-36 問卷衡量偏頭痛患者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分數為 0~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與患者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越好。
1.3 調查方法
2 位調查人員將納入患者按照就診時間以紙質版的形式依次詢問個人信息、頭痛情況并進行與研究相關的問卷和量表的評定。根據偏頭痛殘疾程度評估問卷 MIDAS 評分,將最終納入的偏頭痛患者分為無或輕度殘疾組(MIDAS≤10 分)和中重度殘疾組(MIDAS>10 分)。
1.4 質量控制
為保證病例數據的準確性,減少可能的偏倚風險,臨床量表的評定由 2 名調查人員經培訓合格并經過一致性檢驗(Kappa≥0.8)后獨立進行。對數據提取過程中出現的分歧則與第 3 位經驗豐富的專家通過討論協商最終決定。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5.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則采用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的 Mann-Whitney U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 檢驗或 Fisher 確切概率法。等級資料采用非參數檢驗的 Kruskal-Wallis H 檢驗。為探討引起偏頭痛患者中重度殘疾的影響因素,以偏頭痛殘疾程度為因變量,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變量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模型中,采用 Forward:LR 法分析獨立影響因素,計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 95%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社會人口學資料比較
共納入患者 127 例,因預留電話無法取得聯系或家屬不配合等原因排除 11 例(8.7%),最終納入 116 例患者。其中,無或輕度殘疾組 49 例,中重度殘疾組 67 例。兩組患者的社會人口學信息見表1。可見,除性別外(P<0.05),兩組間其余社會人口學信息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疾病特征比較
兩組患者疾病特征比較見表2。可見,除頭痛病程、頭痛嚴重程度、每個月頭痛天數、藥物過度使用外(P<0.05),兩組其余疾病特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各量表比較
116 例患者的 MoCA 量表得分 14~30 分,平均 24.78(24.78±2.84)分;GAD-7 量表得分 0~16 分,平均 4.13(4.13±2.21)分;PHQ-9 量表得分 0~18 分,平均 4.11(4.11±2.56)分;PSQI 量表得分 4~17 分,平均 8.12(8.12±2.01)分;HIT-6 量表得分 40~78 分,平均 56.56(56.56±6.44)分;SF-36 問卷得分 36.02~98.56 分,平均 61.20(61.20±18.61)分。兩組患者的各量表得分比較見表3。可見,中重度殘疾組患者的 GAD-7 量表、PHQ-9 量表、PSQI 量表和 HIT-6 量表得分較無或輕度殘疾組升高(P<0.05);MoCA 量表和 SF-36 問卷得分較無或輕度殘疾組降低(P<0.05)。

2.4 引起偏頭痛患者中重度殘疾的影響因素
變量賦值見表4。回歸模型的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容忍度均>0.8,方差膨脹因子均<2。偏頭痛患者殘疾程度影響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s 回歸分析結果(表5)顯示,每個月頭痛天數、GAD-7 量表得分、HIT-6 量表得分和 SF-36 問卷得分是中重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


3 討論
頭痛是世界人群中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偏頭痛導致的殘疾是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發病原因不同,頭痛被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病因明確)兩類。而偏頭痛是其中很常見的原發性頭痛疾病[22]。MIDAS 問卷是一種定量評估 3 個月期間偏頭痛相關殘疾程度的自測問卷。該問卷通過 5 個問題來評價最近 3 個月期間,患者因頭痛在工作學習、家務勞動、非勞動(家庭及社會活動)3 個方面上造成的時間損失。在醫學研究中,MIDAS 問卷被廣泛用于評估偏頭痛患者的殘疾程度且已經被多個國家使用,如日本、德國等,在不同文化中顯示出了較強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而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23-24]。本研究結果顯示,與無或輕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相比,中重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的女性比例更高。有學者將這一性別差異歸因于是女性雌激素濃度變化的結果[25]。雌激素不僅可以增加皮層擴散性抑制的易感性,也能夠調節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活動(如血清素、多巴胺等)而在三叉神經細胞的致敏中發揮作用,在介導頭痛發作的同時可以加重偏頭痛患者的殘疾[26]。
本研究結果顯示,偏頭痛患者的頭痛病程、頭痛嚴重程度、每個月頭痛天數以及藥物過度使用會影響患者的殘疾程度(P<0.05),但偏頭痛患者是否伴有先兆在中重度殘疾組與無或輕度殘疾組(11.94% vs. 22.4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伴有先兆可能預示著偏頭痛即將發作,但它本身并不直接決定患者的殘疾程度。殘疾程度是一個綜合的評估結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簡單地將偏頭痛先兆與患者的殘疾程度劃等號。
認知癥狀在偏頭痛的致殘原因方面排在第 2 位,僅次于疼痛癥狀[27]。認知功能損害在加重患者殘疾方面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有 Meta 分析結果顯示,偏頭痛還與癡呆風險之間存在顯著關聯,是癡呆的一個危險因素[28]。本研究結果發現,中重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的 MoCA 量表得分更低,提示患者的認知功能可能與頭痛的殘疾程度有關。
焦慮和抑郁是偏頭痛患者中很常見的精神合并癥。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重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的 GAD-7 量表得分和 PHQ-9 量表得分均高于無或輕度殘疾組(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 Seng 等[29]的研究結果相似,即較高的焦慮、抑郁癥狀[OR=3.65,95%CI(1.65,8.06)]與嚴重的偏頭痛殘疾相關。
睡眠障礙和偏頭痛都是臨床很常見的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偏頭痛的發病與睡眠-覺醒周期的調節有著共同的主要解剖結構,即間腦和腦干區域。而神經遞質(如血清素,腺苷等)和神經肽(如褪黑素和垂體腺苷酸環化酶激活多肽等)也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0]。本研究結果發現,中重度殘疾的偏頭痛患者 PSQI 量表得分更高(P<0.05),提示患者的睡眠質量也可能會影響偏頭痛患者的殘疾程度。
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腦功能障礙性疾病,偏頭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者們常使用 HIT-6 量表評估頭痛疾病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19]。SF-36 問卷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一般性評估偏頭痛患者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的方法[20]。本研究結果表明,GAD-7 量表得分、HIT-6 量表得分和 SF-36 問卷得分是中重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這一研究結果提示,偏頭痛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會加重患者的殘疾且與 Sauro 等[31]的研究結果一致。而本研究發現,中重度殘疾的偏頭痛患者的 SF-36 問卷得分明顯低于無或輕度殘疾者,表明偏頭痛患者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越差,患者的殘疾程度可能越嚴重。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由于患者依從性的問題,對于偏頭痛患者頭痛發作頻率即每個月頭痛天數沒有依據頭痛日記去評定,屬于回顧性記錄,與實際的頭痛天數接近但不準確,可能存在回憶偏倚;其次,本研究是采用量表或問卷形式展開的研究,患者報告的結果具有一定主觀性;最后,本研究的樣本量比較少,在對影響因素進行分組時,可能會存在分組不均衡的問題。下一步仍需要對偏頭痛患者進行多中心研究,為降低偏頭痛患者的殘疾程度提供更詳細的臨床依據。
綜上,每個月頭痛天數、焦慮及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是偏頭痛患者中重度殘疾的影響因素。因此,早期對偏頭痛患者進行影響因素的篩查和干預可能會明顯降低患者的殘疾程度。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偏頭痛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以發作性、多為偏側、中重度以及呈搏動樣疼痛為特征的神經系統性疾病,也是世界范圍內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1]。作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偏頭痛直接影響了世界上所有地區、文化和社會經濟地位的 10 億多人[2]。Takeshima 等[3]通過對既往文獻的研究發現,成人偏頭痛 1 年患病率(根據國際頭痛協會標準)為 6.0%~14.3%,其中女性的最高患病率為 11%~20%,而男性為 3%~8%。同時,偏頭痛因其反復發作的特點,很容易致殘,對個人、家庭和社會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沉重負擔[4]。此外,偏頭痛是一種使人衰弱的頭痛疾病這一觀點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其導致的“殘疾”通常是指對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和對各種角色限制所造成的影響。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偏頭痛與其他疾病之間存在關聯,會嚴重損害患者的生活質量[5-7]。但目前關于影響偏頭痛患者殘疾程度相關因素的研究數據比較少。因此,本研究通過比較不同殘疾程度組偏頭痛患者信息資料之間的差異,探討可能引起偏頭痛患者中重度殘疾的影響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收集 2022 年 9 月—2024 年 1 月就診于包頭市中心醫院和包頭市第八醫院神經內科門診或住院部的已被確診為偏頭痛的患者信息資料。納入標準:① 診斷為有或沒有先兆的發作性偏頭痛或慢性偏頭痛患者,偏頭痛的診斷符合第 3 版《頭痛疾病的國際分類》中關于偏頭痛的診斷標準[8];② 18≤年齡≤70 歲,首次偏頭痛發作時年齡<50 周歲;③ 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④ 書面及口語交流無明顯障礙者;⑤ 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 診斷除偏頭痛以外的原發性頭痛疾病; ②有重大精神障礙病史的患者; ③拒絕進行相關問卷調查的患者。本研究已通過包頭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2024-WZ 倫審-029 號)和包頭市第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調查工具
1.2.1 自行設計量表
采用自行的量表獲得患者基本信息,包括:① 社會人口學信息(姓名、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腦梗死病史)。② 疾病特征信息:頭痛病程、頭痛發作持續時間、頭痛嚴重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9](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分數越高表明疼痛強度越大,頭痛嚴重程度越重]、每個月頭痛天數、偏頭痛先兆、是否藥物過度使用(藥物名稱和服用頻率)、使用急性止痛藥物、預防用藥史、頭痛家族史。其中,高血壓診斷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10]中的診斷標準;糖尿病診斷符合《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1]中的診斷標準;冠心病診斷符合《穩定性冠心病診斷和治療指南》[12]中我國穩定性冠心病的診斷標準;腦梗死病診斷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8》[13]中的診斷標準;藥物過度使用參考第 3 版《頭痛疾病國際分類》[8](ICHD-3)中藥物過度使用的定義。
1.2.2 測量量表及評分標準
采用以下偏頭痛指南及專家共識中的常用測量量表,其信度和效度均較高,本研究中使用的問卷和量表也是《中國成人偏頭痛預防性治療藥物臨床對照試驗專家共識》[14]中常用的篩查問卷和量表,可以很好的實現對于影響偏頭痛患者殘疾程度因素的調查。
① 偏頭痛殘疾程度評估(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MIDAS)問卷[15]。采用 MIDAS 問卷評估偏頭痛患者在過去 3 個月內因頭痛而導致的殘疾情況。其內容包括 5 項,將因頭痛而導致的殘疾情況分為 4 級:0~5 分為Ⅰ級(無或輕微失能),6~10 分為Ⅱ級(輕度失能),11~20 分為Ⅲ級(中度失能),≥21 分為Ⅳ級(重度失能)。②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量表[16]。采用 MoCA 量表測試偏頭痛患者的認知能力,滿分為 30 分,受教育年限≤12 年者,MoCA 量表總分加 1 分,以校正受教育年限的偏倚。③ 廣泛性焦慮障礙(Generalized Anxiexy Disorde-7, GAD-7)量表[17]。采用 GAD-7 量表評定偏頭痛患者最近 2 周的焦慮癥狀,總分為 0~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焦慮癥狀越嚴重。④ 患者健康調查問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量表[18]。采用 PHQ-9 量表篩查偏頭痛患者中抑郁癥狀,總分為 0~27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癥狀越嚴重。⑤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19]。采用 PSQI 量表評估偏頭痛患者 1 個月內睡眠質量的自我報告工具,總分為 0~21 分,分數越高說明睡眠質量越差。⑥ 頭痛影響測試(Headache Impact Test, HIT-6)量表[20]。采用 HIT-6 量表評估偏頭痛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總分為 36~78 分,得分越高表明頭痛對患者生活的影響越大。⑦ 36 項簡短健康狀況調查(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問卷[21]。采用 SF-36 問卷衡量偏頭痛患者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分數為 0~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與患者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越好。
1.3 調查方法
2 位調查人員將納入患者按照就診時間以紙質版的形式依次詢問個人信息、頭痛情況并進行與研究相關的問卷和量表的評定。根據偏頭痛殘疾程度評估問卷 MIDAS 評分,將最終納入的偏頭痛患者分為無或輕度殘疾組(MIDAS≤10 分)和中重度殘疾組(MIDAS>10 分)。
1.4 質量控制
為保證病例數據的準確性,減少可能的偏倚風險,臨床量表的評定由 2 名調查人員經培訓合格并經過一致性檢驗(Kappa≥0.8)后獨立進行。對數據提取過程中出現的分歧則與第 3 位經驗豐富的專家通過討論協商最終決定。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5.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則采用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的 Mann-Whitney U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 檢驗或 Fisher 確切概率法。等級資料采用非參數檢驗的 Kruskal-Wallis H 檢驗。為探討引起偏頭痛患者中重度殘疾的影響因素,以偏頭痛殘疾程度為因變量,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變量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模型中,采用 Forward:LR 法分析獨立影響因素,計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 95%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社會人口學資料比較
共納入患者 127 例,因預留電話無法取得聯系或家屬不配合等原因排除 11 例(8.7%),最終納入 116 例患者。其中,無或輕度殘疾組 49 例,中重度殘疾組 67 例。兩組患者的社會人口學信息見表1。可見,除性別外(P<0.05),兩組間其余社會人口學信息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疾病特征比較
兩組患者疾病特征比較見表2。可見,除頭痛病程、頭痛嚴重程度、每個月頭痛天數、藥物過度使用外(P<0.05),兩組其余疾病特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各量表比較
116 例患者的 MoCA 量表得分 14~30 分,平均 24.78(24.78±2.84)分;GAD-7 量表得分 0~16 分,平均 4.13(4.13±2.21)分;PHQ-9 量表得分 0~18 分,平均 4.11(4.11±2.56)分;PSQI 量表得分 4~17 分,平均 8.12(8.12±2.01)分;HIT-6 量表得分 40~78 分,平均 56.56(56.56±6.44)分;SF-36 問卷得分 36.02~98.56 分,平均 61.20(61.20±18.61)分。兩組患者的各量表得分比較見表3。可見,中重度殘疾組患者的 GAD-7 量表、PHQ-9 量表、PSQI 量表和 HIT-6 量表得分較無或輕度殘疾組升高(P<0.05);MoCA 量表和 SF-36 問卷得分較無或輕度殘疾組降低(P<0.05)。

2.4 引起偏頭痛患者中重度殘疾的影響因素
變量賦值見表4。回歸模型的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容忍度均>0.8,方差膨脹因子均<2。偏頭痛患者殘疾程度影響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s 回歸分析結果(表5)顯示,每個月頭痛天數、GAD-7 量表得分、HIT-6 量表得分和 SF-36 問卷得分是中重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


3 討論
頭痛是世界人群中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偏頭痛導致的殘疾是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發病原因不同,頭痛被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病因明確)兩類。而偏頭痛是其中很常見的原發性頭痛疾病[22]。MIDAS 問卷是一種定量評估 3 個月期間偏頭痛相關殘疾程度的自測問卷。該問卷通過 5 個問題來評價最近 3 個月期間,患者因頭痛在工作學習、家務勞動、非勞動(家庭及社會活動)3 個方面上造成的時間損失。在醫學研究中,MIDAS 問卷被廣泛用于評估偏頭痛患者的殘疾程度且已經被多個國家使用,如日本、德國等,在不同文化中顯示出了較強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而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23-24]。本研究結果顯示,與無或輕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相比,中重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的女性比例更高。有學者將這一性別差異歸因于是女性雌激素濃度變化的結果[25]。雌激素不僅可以增加皮層擴散性抑制的易感性,也能夠調節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活動(如血清素、多巴胺等)而在三叉神經細胞的致敏中發揮作用,在介導頭痛發作的同時可以加重偏頭痛患者的殘疾[26]。
本研究結果顯示,偏頭痛患者的頭痛病程、頭痛嚴重程度、每個月頭痛天數以及藥物過度使用會影響患者的殘疾程度(P<0.05),但偏頭痛患者是否伴有先兆在中重度殘疾組與無或輕度殘疾組(11.94% vs. 22.4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伴有先兆可能預示著偏頭痛即將發作,但它本身并不直接決定患者的殘疾程度。殘疾程度是一個綜合的評估結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簡單地將偏頭痛先兆與患者的殘疾程度劃等號。
認知癥狀在偏頭痛的致殘原因方面排在第 2 位,僅次于疼痛癥狀[27]。認知功能損害在加重患者殘疾方面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有 Meta 分析結果顯示,偏頭痛還與癡呆風險之間存在顯著關聯,是癡呆的一個危險因素[28]。本研究結果發現,中重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的 MoCA 量表得分更低,提示患者的認知功能可能與頭痛的殘疾程度有關。
焦慮和抑郁是偏頭痛患者中很常見的精神合并癥。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重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的 GAD-7 量表得分和 PHQ-9 量表得分均高于無或輕度殘疾組(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 Seng 等[29]的研究結果相似,即較高的焦慮、抑郁癥狀[OR=3.65,95%CI(1.65,8.06)]與嚴重的偏頭痛殘疾相關。
睡眠障礙和偏頭痛都是臨床很常見的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偏頭痛的發病與睡眠-覺醒周期的調節有著共同的主要解剖結構,即間腦和腦干區域。而神經遞質(如血清素,腺苷等)和神經肽(如褪黑素和垂體腺苷酸環化酶激活多肽等)也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0]。本研究結果發現,中重度殘疾的偏頭痛患者 PSQI 量表得分更高(P<0.05),提示患者的睡眠質量也可能會影響偏頭痛患者的殘疾程度。
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腦功能障礙性疾病,偏頭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者們常使用 HIT-6 量表評估頭痛疾病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19]。SF-36 問卷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一般性評估偏頭痛患者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的方法[20]。本研究結果表明,GAD-7 量表得分、HIT-6 量表得分和 SF-36 問卷得分是中重度殘疾組偏頭痛患者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這一研究結果提示,偏頭痛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會加重患者的殘疾且與 Sauro 等[31]的研究結果一致。而本研究發現,中重度殘疾的偏頭痛患者的 SF-36 問卷得分明顯低于無或輕度殘疾者,表明偏頭痛患者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越差,患者的殘疾程度可能越嚴重。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由于患者依從性的問題,對于偏頭痛患者頭痛發作頻率即每個月頭痛天數沒有依據頭痛日記去評定,屬于回顧性記錄,與實際的頭痛天數接近但不準確,可能存在回憶偏倚;其次,本研究是采用量表或問卷形式展開的研究,患者報告的結果具有一定主觀性;最后,本研究的樣本量比較少,在對影響因素進行分組時,可能會存在分組不均衡的問題。下一步仍需要對偏頭痛患者進行多中心研究,為降低偏頭痛患者的殘疾程度提供更詳細的臨床依據。
綜上,每個月頭痛天數、焦慮及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是偏頭痛患者中重度殘疾的影響因素。因此,早期對偏頭痛患者進行影響因素的篩查和干預可能會明顯降低患者的殘疾程度。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