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哈爾濱 150040);
  • 2.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哈爾濱 15000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該文以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及其下游靶點誘導細胞自噬、細胞凋亡、炎癥反應為切入點,闡述針刺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脊髓損傷、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常見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疾病的作用機制。AMPK 及下游靶點構成多條信號通路參與 CNS 疾病的發生發展,在 CNS 損傷情況下可磷酸化激活 AMPK,進而調控其下游信號分子,發揮神經保護作用。針刺可以從多方面、多途徑修復損傷神經、改善 CNS 疾病,其部分機制與激活 AMPK 相關信號通路有關。然而,目前該研究領域依然存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

引用本文: 趙婷婷, 姜桐桐, 張軒寧, 李秀瓊, 李宏玉, 唐強.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號通路的常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針刺治療作用機制. 華西醫學, 2025, 40(1): 119-124. doi: 10.7507/1002-0179.20240615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非侵入性生物標志物在癲癇診斷和預后中的作用
  • 下一篇

    程序性細胞死亡參與神經病理性疼痛機制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