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梁燕, 劉友容, 黃靜, 高明躍, 胡琳雪, 陳德智. 肌萎縮側索硬化患者行經皮內鏡胃造瘺術的住院經濟負擔分析. 華西醫學, 2025, 40(1): 17-22. doi: 10.7507/1002-0179.20241031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種罕見疾病,其患病率為 1/10 萬~3/10 萬,也是最嚴重的運動神經元病。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四肢無力、肌束震顫、肌肉萎縮、延髓麻痹和錐體束征等[1]。該病無法治愈,隨著疾病進展,患者逐漸失去運動、語言、吞咽、呼吸功能,在病程中晚期患者常出現吞咽困難、營養不良等合并癥,加速了疾病進展,極大地增加了死亡風險[2]。既往研究顯示,中國 ALS 人群 25.9%的患者因吞咽困難導致營養缺乏而死亡[3]。此外,多個臨床研究發現,保證 ALS 患者的營養狀態對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大意義[4-7]。經皮內鏡胃造瘺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是在內鏡引導下經腹部皮膚穿刺放置造瘺管,可解決 ALS 患者吞咽困難、改善營養不良、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各指南建議應盡早行 PEG,以保證 ALS 營養攝取,穩定體重,延長生存期[8]。
國外研究報道,78%的 ALS 患者存在吞咽困難,但僅 38.8%的患者接受了 PEG[9]。國內研究發現,在 894 例 ALS 患者中,僅 12 例行 PEG,而絕大多數患者在病程的中晚期并未接受 PEG 治療[10]。究其原因,經濟負擔可能是其原因之一。有研究發現中國僅有 12.4%ALS 患者使用 PEG,其中大部分患者是因經濟難以承受而放棄 PEG 的治療[11]。目前,在中國尚無 ALS 患者行 PEG 經濟負擔的量化指標,此外,影響 ALS 患者行 PEG 經濟負擔的影響因素也值得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ALS 患者住院行 PEG 的經濟負擔情況,并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從而為 ALS 患者及其家庭選擇 PEG 治療的住院花費提供數據參考,并為如何降低 PEG 住院經濟負擔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選擇 2014 年 6 月 1 日—31 日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住院行 PEG 的 ALS 患者病歷資料。納入標準:患者病案首頁第一出院診斷為 PEG,第二診斷為 ALS。排除標準:① 重要信息缺少(如身高、體重、血液常規或生化等);② 因病情嚴重轉入重癥監護室治療后行 PEG ;③ 住院過程中死亡。本研究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2019 年審(678)號]。
1.2 研究方法
從住院電子病歷系統中提取符合研究標準的住院病歷資料,內容包括住院患者年齡(以 60 歲分層[12])、性別、合并癥、病程(以 24 個月分層[13])、住院時間(術前等待天數、住院天數分別以 5、10 d[13]分層)、住院費用,入院時白蛋白水平(正常值:40.0~55.0g/L)、入院時總蛋白水平(正常值:65.0~85.0 g/L)、入院時血紅蛋白水平(正常值:女 115~150 g/L,男 130~175 g/L)、入院時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正常范圍:1~2;病理狀態:成人>3.0 或<0.7)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 ALS 患者行 PEG 的經濟負擔情況,即計算患者住院總費用。患者住院總費用指在住院期間確診及診療過程產生的費用,包括直接醫療費用(檢查費、手術及麻醉費、西藥費、護理費、材料費、放射費、治療費)和直接非醫療費用(床位費、膳食費)。
1.4 數據篩選
檢查患者各項費用數據是否存在異常和不完整的記錄(如:住院總費用為 0),并進行更正或刪除。
1.5 質量控制
在研究設計階段,查閱國內外文獻,咨詢相關領域的專家,確定本次研究方向,再根據調查目標,使用正確的研究工具;咨詢統計學專家對本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行指導。在資料收集階段,對研究對象進行解釋,使其知情同意,取得配合;在收集過程中正確解釋患者相關疑問,保持中立態度,以確認資料調查及回收的真實性。在數據統計分析階段,數據錄入采取雙人同時錄入,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清洗,去除重復和無效數據,對數據進行預處理,保證數據質量。
1.6 統計學方法
使用 Microsoft Excel 2010 錄入研究數據;采用 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對影響患者住院經濟負擔的各因素進行 Kruskal-Wallis H 秩和檢驗。以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為因變量,將單因素中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變量為自變量,再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采用逐步回歸法篩選變量,方差膨脹因子檢測多重共線性。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不同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比較
共納入 ALS 患者 102 例。患者基本情況見表1。可見,男性、年齡<60 歲、病程<24 個月、已婚、城鎮居民、延髓起病居多;56 例患者入院時 NLR>3(3.05~16.91),為病理狀態。

以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為因變量,相關人口學特征和疾病基本資料為自變量進行不同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比較結果(表1)顯示,年齡、醫保類型、住院天數及入院時 NLR對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經濟負擔情況
行 PEG 的 ALS 患者在住院期間的總費用為 12 701.00(10 412.75,16 720.00)元。其中,直接醫療費用 10 207.13(8 482.78,13 408.15)元,直接非醫療費用 2 493.87(1 566.25,3
在直接醫療費用中,化驗費 2 073.00(1 275.00,3 007.50)元、西藥費 1 947.00(1 285.00,3 321.25)元、治療費 1 711.53(250.00,2 011.49)元、手術費 1 403.00(1 170.00,1 576.00)元、檢查費 795.75(498.38,1 089.50)元、護理費 464.50(247.75,615.00)元、放射費 250.00(900.75,500.00)元、材料費 1 562.35(1 263.00,1 263.00)元。
2.3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的多因素分析
以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為因變量,年齡、醫保類型、住院天數、入院時 NRL 為自變量,變量賦值見表2。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表3)顯示,住院天數、年齡可影響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P<0.05)。自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均<5,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3 討論
3.1 ALS 患者行 PEG 的經濟負擔情況
ALS 患者的病情迅速進展,中位生存期僅 2~4 年[14-15],目前全世界無治愈辦法。PEG 是 ALS 診斷與治療指南推薦的能延長 ALS 患者生存時間的一種營養管理辦法[16]。王麗平等[17]研究報告中顯示中國 ALS 患者的 PEG 使用率僅為 2.5%;而 Wei 等[18]對中國西南地區 ALS 患者的報道其 PEG 使用率僅為 1.25%;這些與國外研究報道的 38.8%[9]的使用率具有極大差距,其中不乏因經濟承受力差而放棄者。本研究顯示,西藥費在 ALS 患者住院行 PEG 的直接醫療費用中占比較高(15.33%)。分析原因主要與抗生素使用、胃腸外營養支持相關。傷口感染是 PEG 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為 30%,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預防傷口感染[19]。一項研究顯示,經過 PEG 管注入復方新諾明液和術前外周靜脈滴注頭孢呋辛均可以有效預防局部感染但靜脈使用抗生素更為方便。也有指南建議使用漱口水和口服洗必泰溶液以減少口腔中的細菌來預防感染[20]。對大部分患者而言,術前 30 min 使用奎諾酮類藥物或第 1 代頭孢菌素均可有效預防感染[21-22]。但對多重耐藥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可在術前使用第 3 代頭孢菌素[23]。臨床醫生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有效且價格低廉的抗生素來預防傷口感染,同時降低患者的藥費進而降低直接醫療費用。患者 PEG 術前禁飲禁食 8~12 h,術后禁飲禁食 24 h 后開始經 PEG 管道管喂溫熱的生理鹽水,每 4 小時 1 次,共計 2 次,患者無不適后可管喂營養液[24]。這期間為了保證患者營養需給予胃腸外營養支持。國外指南也有建議,最快可在放置 PEG 管后 4 h 內開始管喂養,從 50 mL 純凈水開始,1 h 內評估患者情況,如無不適,可開始管喂營養液[15]。綜上,可借鑒國外指南,如果能縮短術前等待、術后禁飲禁食時間,可減少患者胃腸外營養液的使用,從而降低直接醫療費用。
3.2 住院天數
本研究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住院天數≥10 d 的 ALS 患者,住院費用更高(P<0.001)。本次調查住院時間界限是根據所在醫院住院中位時間決定,有 36 例(35.39%)ALS 患者住院超過 10 d。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天數主要由術前等待時間和術后治療時間組成,由此可見縮短術前等待時間及術后治療時間,可縮短平均住院天數。此外,其他研究發現,住院天數的增加也進一步導致患者住院過程中的非醫療成本(床位費、膳食費)增加,最終造成患者住院總費用過高[25-26]。因此,建議建立以多學科團隊合作為基礎的 ALS 患者行 PEG 的綠色通道,入院后醫生負責完善術前檢查及術前評估,與內鏡中心醫生聯系確定手術日期,責任護士做好術前宣教、術前護理和術后護理,營養師制定術后營養方案;這樣多學科的合作可以減少患者術前、術后等待時間,減少住院總天數,降低住院經濟負擔。本研究亦顯示不同起病部位的 ALS 患者的住院總花費情況無統計學差異,分析原因可能為無論肢體或延髓起病的患者隨著病情進展均會出現吞咽障礙,而選擇 PEG 的時機取決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意愿。
3.3 患者年齡
本研究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0 歲的 ALS 患者,住院費用更高(P<0.05)。這可能與年齡較大的 ALS 患者通常伴隨有其他合并癥有關,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這些合并癥可能會使手術過程更為復雜,導致需要更多的監測和治療,從而增加住院費用。此外,年長者的生理功能和恢復能力普遍較弱,恢復時間可能較長。他們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住院觀察和護理,進而增加了醫療費用。對于高齡患者,醫院可能更傾向于使用更高級的監測設備和治療方案,以確保術后的安全與效果。這種額外的醫療設施和技術使用也會拉高總費用。最后,年長者通常需要服用多種藥物以控制合并癥狀,術前及術后的藥物管理可能更加復雜,從而增加了藥物相關費用。
3.4 入院時 NRL
本研究發現,患者入院時 NRL越高,住院費用越高(P<0.05)。NRL 是免疫反應狀態的一個標志,其升高通常指示體內存在炎癥反應或應激狀態。在ALS 患者中,NRL 的升高可能反映了疾病進展的加速或合并癥的增加,這些因素會導致更復雜的病情管理和更高的醫療需求。PEG 是一種用于 ALS 患者改善營養攝入的手術。較高的 NRL 可能意味著患者在術前已處于應激或炎癥狀態,增加了術后并發癥的風險。例如,感染、傷口愈合不良和其他術后并發癥可能更容易發生。這些并發癥需要額外的醫療干預,如使用抗生素、更長的住院觀察期或額外的護理措施,從而增加住院費用。此外,NRL 的升高可能提示患者整體健康狀況較差,即使沒有直接的并發癥,也可能因為需要更仔細的監測和護理提高住院成本。但本研究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入院時 NRL 與住院費用無關,這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不夠大,或有其他混雜因素導致。NRL 不僅是一個潛在的炎癥標志物,還可能作為評估 ALS 患者術后恢復及相關費用的一個指標。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議繼續關注此數值。
綜上所述,本研究中的 ALS 患者行 PEG 治療的中位住院總費用為約 1 萬,為 ALS 患者及家屬咨詢相關費用提供了參考。通過對住院總費用的分析,發現入院時年齡≥60 歲、住院天數≥10 d 的患者費用更高。這提示可早期評估 ALS 患者疾病現況,給予個體化管理,優化治療方案減低住院天數和藥物費用來有效控制醫療成本。此外,作為改善 ALS 患者預后和生存時間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僅有 1%~2%的 ALS 患者行 PEG,未來還需進一步探索影響 ALS 患者行 PEG 的因素,以完善 PEG 在 ALS 患者治療中的最佳實踐。最后,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患者的醫療花費還容易受到患者本身經濟情況、疾病嚴重程度及其他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且本研究未開展多中心、大樣本研究,未來可進一步探討完善。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種罕見疾病,其患病率為 1/10 萬~3/10 萬,也是最嚴重的運動神經元病。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四肢無力、肌束震顫、肌肉萎縮、延髓麻痹和錐體束征等[1]。該病無法治愈,隨著疾病進展,患者逐漸失去運動、語言、吞咽、呼吸功能,在病程中晚期患者常出現吞咽困難、營養不良等合并癥,加速了疾病進展,極大地增加了死亡風險[2]。既往研究顯示,中國 ALS 人群 25.9%的患者因吞咽困難導致營養缺乏而死亡[3]。此外,多個臨床研究發現,保證 ALS 患者的營養狀態對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大意義[4-7]。經皮內鏡胃造瘺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是在內鏡引導下經腹部皮膚穿刺放置造瘺管,可解決 ALS 患者吞咽困難、改善營養不良、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各指南建議應盡早行 PEG,以保證 ALS 營養攝取,穩定體重,延長生存期[8]。
國外研究報道,78%的 ALS 患者存在吞咽困難,但僅 38.8%的患者接受了 PEG[9]。國內研究發現,在 894 例 ALS 患者中,僅 12 例行 PEG,而絕大多數患者在病程的中晚期并未接受 PEG 治療[10]。究其原因,經濟負擔可能是其原因之一。有研究發現中國僅有 12.4%ALS 患者使用 PEG,其中大部分患者是因經濟難以承受而放棄 PEG 的治療[11]。目前,在中國尚無 ALS 患者行 PEG 經濟負擔的量化指標,此外,影響 ALS 患者行 PEG 經濟負擔的影響因素也值得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ALS 患者住院行 PEG 的經濟負擔情況,并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從而為 ALS 患者及其家庭選擇 PEG 治療的住院花費提供數據參考,并為如何降低 PEG 住院經濟負擔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選擇 2014 年 6 月 1 日—31 日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住院行 PEG 的 ALS 患者病歷資料。納入標準:患者病案首頁第一出院診斷為 PEG,第二診斷為 ALS。排除標準:① 重要信息缺少(如身高、體重、血液常規或生化等);② 因病情嚴重轉入重癥監護室治療后行 PEG ;③ 住院過程中死亡。本研究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2019 年審(678)號]。
1.2 研究方法
從住院電子病歷系統中提取符合研究標準的住院病歷資料,內容包括住院患者年齡(以 60 歲分層[12])、性別、合并癥、病程(以 24 個月分層[13])、住院時間(術前等待天數、住院天數分別以 5、10 d[13]分層)、住院費用,入院時白蛋白水平(正常值:40.0~55.0g/L)、入院時總蛋白水平(正常值:65.0~85.0 g/L)、入院時血紅蛋白水平(正常值:女 115~150 g/L,男 130~175 g/L)、入院時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正常范圍:1~2;病理狀態:成人>3.0 或<0.7)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 ALS 患者行 PEG 的經濟負擔情況,即計算患者住院總費用。患者住院總費用指在住院期間確診及診療過程產生的費用,包括直接醫療費用(檢查費、手術及麻醉費、西藥費、護理費、材料費、放射費、治療費)和直接非醫療費用(床位費、膳食費)。
1.4 數據篩選
檢查患者各項費用數據是否存在異常和不完整的記錄(如:住院總費用為 0),并進行更正或刪除。
1.5 質量控制
在研究設計階段,查閱國內外文獻,咨詢相關領域的專家,確定本次研究方向,再根據調查目標,使用正確的研究工具;咨詢統計學專家對本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行指導。在資料收集階段,對研究對象進行解釋,使其知情同意,取得配合;在收集過程中正確解釋患者相關疑問,保持中立態度,以確認資料調查及回收的真實性。在數據統計分析階段,數據錄入采取雙人同時錄入,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清洗,去除重復和無效數據,對數據進行預處理,保證數據質量。
1.6 統計學方法
使用 Microsoft Excel 2010 錄入研究數據;采用 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對影響患者住院經濟負擔的各因素進行 Kruskal-Wallis H 秩和檢驗。以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為因變量,將單因素中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變量為自變量,再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采用逐步回歸法篩選變量,方差膨脹因子檢測多重共線性。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不同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比較
共納入 ALS 患者 102 例。患者基本情況見表1。可見,男性、年齡<60 歲、病程<24 個月、已婚、城鎮居民、延髓起病居多;56 例患者入院時 NLR>3(3.05~16.91),為病理狀態。

以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為因變量,相關人口學特征和疾病基本資料為自變量進行不同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比較結果(表1)顯示,年齡、醫保類型、住院天數及入院時 NLR對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經濟負擔情況
行 PEG 的 ALS 患者在住院期間的總費用為 12 701.00(10 412.75,16 720.00)元。其中,直接醫療費用 10 207.13(8 482.78,13 408.15)元,直接非醫療費用 2 493.87(1 566.25,3
在直接醫療費用中,化驗費 2 073.00(1 275.00,3 007.50)元、西藥費 1 947.00(1 285.00,3 321.25)元、治療費 1 711.53(250.00,2 011.49)元、手術費 1 403.00(1 170.00,1 576.00)元、檢查費 795.75(498.38,1 089.50)元、護理費 464.50(247.75,615.00)元、放射費 250.00(900.75,500.00)元、材料費 1 562.35(1 263.00,1 263.00)元。
2.3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的多因素分析
以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為因變量,年齡、醫保類型、住院天數、入院時 NRL 為自變量,變量賦值見表2。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表3)顯示,住院天數、年齡可影響 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總費用(P<0.05)。自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均<5,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3 討論
3.1 ALS 患者行 PEG 的經濟負擔情況
ALS 患者的病情迅速進展,中位生存期僅 2~4 年[14-15],目前全世界無治愈辦法。PEG 是 ALS 診斷與治療指南推薦的能延長 ALS 患者生存時間的一種營養管理辦法[16]。王麗平等[17]研究報告中顯示中國 ALS 患者的 PEG 使用率僅為 2.5%;而 Wei 等[18]對中國西南地區 ALS 患者的報道其 PEG 使用率僅為 1.25%;這些與國外研究報道的 38.8%[9]的使用率具有極大差距,其中不乏因經濟承受力差而放棄者。本研究顯示,西藥費在 ALS 患者住院行 PEG 的直接醫療費用中占比較高(15.33%)。分析原因主要與抗生素使用、胃腸外營養支持相關。傷口感染是 PEG 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為 30%,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預防傷口感染[19]。一項研究顯示,經過 PEG 管注入復方新諾明液和術前外周靜脈滴注頭孢呋辛均可以有效預防局部感染但靜脈使用抗生素更為方便。也有指南建議使用漱口水和口服洗必泰溶液以減少口腔中的細菌來預防感染[20]。對大部分患者而言,術前 30 min 使用奎諾酮類藥物或第 1 代頭孢菌素均可有效預防感染[21-22]。但對多重耐藥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可在術前使用第 3 代頭孢菌素[23]。臨床醫生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有效且價格低廉的抗生素來預防傷口感染,同時降低患者的藥費進而降低直接醫療費用。患者 PEG 術前禁飲禁食 8~12 h,術后禁飲禁食 24 h 后開始經 PEG 管道管喂溫熱的生理鹽水,每 4 小時 1 次,共計 2 次,患者無不適后可管喂營養液[24]。這期間為了保證患者營養需給予胃腸外營養支持。國外指南也有建議,最快可在放置 PEG 管后 4 h 內開始管喂養,從 50 mL 純凈水開始,1 h 內評估患者情況,如無不適,可開始管喂營養液[15]。綜上,可借鑒國外指南,如果能縮短術前等待、術后禁飲禁食時間,可減少患者胃腸外營養液的使用,從而降低直接醫療費用。
3.2 住院天數
本研究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住院天數≥10 d 的 ALS 患者,住院費用更高(P<0.001)。本次調查住院時間界限是根據所在醫院住院中位時間決定,有 36 例(35.39%)ALS 患者住院超過 10 d。ALS 患者行 PEG 的住院天數主要由術前等待時間和術后治療時間組成,由此可見縮短術前等待時間及術后治療時間,可縮短平均住院天數。此外,其他研究發現,住院天數的增加也進一步導致患者住院過程中的非醫療成本(床位費、膳食費)增加,最終造成患者住院總費用過高[25-26]。因此,建議建立以多學科團隊合作為基礎的 ALS 患者行 PEG 的綠色通道,入院后醫生負責完善術前檢查及術前評估,與內鏡中心醫生聯系確定手術日期,責任護士做好術前宣教、術前護理和術后護理,營養師制定術后營養方案;這樣多學科的合作可以減少患者術前、術后等待時間,減少住院總天數,降低住院經濟負擔。本研究亦顯示不同起病部位的 ALS 患者的住院總花費情況無統計學差異,分析原因可能為無論肢體或延髓起病的患者隨著病情進展均會出現吞咽障礙,而選擇 PEG 的時機取決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意愿。
3.3 患者年齡
本研究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0 歲的 ALS 患者,住院費用更高(P<0.05)。這可能與年齡較大的 ALS 患者通常伴隨有其他合并癥有關,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這些合并癥可能會使手術過程更為復雜,導致需要更多的監測和治療,從而增加住院費用。此外,年長者的生理功能和恢復能力普遍較弱,恢復時間可能較長。他們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住院觀察和護理,進而增加了醫療費用。對于高齡患者,醫院可能更傾向于使用更高級的監測設備和治療方案,以確保術后的安全與效果。這種額外的醫療設施和技術使用也會拉高總費用。最后,年長者通常需要服用多種藥物以控制合并癥狀,術前及術后的藥物管理可能更加復雜,從而增加了藥物相關費用。
3.4 入院時 NRL
本研究發現,患者入院時 NRL越高,住院費用越高(P<0.05)。NRL 是免疫反應狀態的一個標志,其升高通常指示體內存在炎癥反應或應激狀態。在ALS 患者中,NRL 的升高可能反映了疾病進展的加速或合并癥的增加,這些因素會導致更復雜的病情管理和更高的醫療需求。PEG 是一種用于 ALS 患者改善營養攝入的手術。較高的 NRL 可能意味著患者在術前已處于應激或炎癥狀態,增加了術后并發癥的風險。例如,感染、傷口愈合不良和其他術后并發癥可能更容易發生。這些并發癥需要額外的醫療干預,如使用抗生素、更長的住院觀察期或額外的護理措施,從而增加住院費用。此外,NRL 的升高可能提示患者整體健康狀況較差,即使沒有直接的并發癥,也可能因為需要更仔細的監測和護理提高住院成本。但本研究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入院時 NRL 與住院費用無關,這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不夠大,或有其他混雜因素導致。NRL 不僅是一個潛在的炎癥標志物,還可能作為評估 ALS 患者術后恢復及相關費用的一個指標。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議繼續關注此數值。
綜上所述,本研究中的 ALS 患者行 PEG 治療的中位住院總費用為約 1 萬,為 ALS 患者及家屬咨詢相關費用提供了參考。通過對住院總費用的分析,發現入院時年齡≥60 歲、住院天數≥10 d 的患者費用更高。這提示可早期評估 ALS 患者疾病現況,給予個體化管理,優化治療方案減低住院天數和藥物費用來有效控制醫療成本。此外,作為改善 ALS 患者預后和生存時間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僅有 1%~2%的 ALS 患者行 PEG,未來還需進一步探索影響 ALS 患者行 PEG 的因素,以完善 PEG 在 ALS 患者治療中的最佳實踐。最后,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患者的醫療花費還容易受到患者本身經濟情況、疾病嚴重程度及其他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且本研究未開展多中心、大樣本研究,未來可進一步探討完善。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