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武漢 430065);
  • 2.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骨科(武漢 43007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傷椎斜向長椎弓根釘固定聯合椎體間融合治療合并椎間盤損傷的胸腰椎骨折脫位的臨床療效。方法  2017年1月—2022年6月,采用后路減壓、傷椎斜向長椎弓根釘固定聯合椎體間融合治療28例合并椎間盤損傷的胸腰椎骨折脫位患者。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齡 22~58 歲,平均41.4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18例,交通事故傷5例,重物砸傷5例。骨折節段:T11 1例,T12 7例,L1 9例,L2 11例。神經功能美國脊髓損傷協會(ASIA)分級:A級4例,B級2例,C級11 例,D級11 例。術前椎管內占位率為17.7%~75.3%,平均44.0%;胸腰椎損傷分類和嚴重程度評分(TLICS)為9~10分,平均9.9分。17例存在合并損傷。受傷至手術時間1~4 d,平均2.3 d。記錄圍術期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并發癥)、臨床療效評價指標 [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影像學評價指標 [傷椎前緣高度比(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 ratio,AVHR)、局部Cobb角(kyphosis Cobb angle,KCA)、椎間隙高度(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ISH)、傷椎楔形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傷椎位移角(displacement angle,DA)和傷椎移位百分比(percent fracture dislocation displacement,PFDD)],以及神經功能、椎體間融合情況。結果  手術時間110~159 min,平均130.2 min;術中出血量200~510 mL,平均354.3 mL。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無切口感染、血腫等手術并發癥發生。28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15個月,平均12.7個月。術后患者胸腰部疼痛均明顯緩解,VAS評分及ODI均較術前降低,術后隨時間延長亦進一步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患者神經功能ASIA分級為A級3例、B級1例、C級1例、D級10例、E級13例,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4.772,P<0.001)。影像學復查示,術后1周、3個月及末次隨訪時AVHR、KCA、ISH、VWA、DA和PFDD均較術前改善(P<0.05),術后各時間點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根據改良Brantigan評分,28例均獲得良好椎間骨性融合,其中完全融合22例,椎間融合良好、但存在少許透亮線6例。隨訪期間無內固定失敗、后凸畸形等并發癥發生。結論  采用傷椎斜向長椎弓根釘固定聯合椎體間融合治療合并椎間盤損傷的胸腰椎骨折脫位,可以有效矯正骨折脫位、解除神經壓迫、恢復傷椎高度、重建脊柱穩定。

引用本文: 韓堯政, 馬俊, 黃亮亮, 蘇林濤, 雷昌宇, 江劍峰, 康輝. 傷椎斜向長椎弓根釘固定聯合椎體間融合治療合并椎間盤損傷的胸腰椎骨折脫位.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4): 466-473. doi: 10.7507/1002-1892.20231004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X線透視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臼杯假體覆蓋率評估方法研究
  • 下一篇

    抗生素骨水泥直接誘導皮膚再生技術修復足趾側方皮瓣供區創面的初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