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智能生物材料研究所(杭州 310018);
  • 2. 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江蘇蘇州 2151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系統介紹絲蛋白生物材料治療周圍神經損傷的研究進展,為治療大尺寸周圍神經損傷提供新思路。 方法  廣泛查閱近年來絲蛋白生物材料治療周圍神經損傷的相關文獻,歸納總結利用絲蛋白構建神經再生微環境促進周圍神經修復的不同方案。 結果 以絲蛋白材料為基質已開發出多種具有仿生微結構的組織工程神經導管,不同微結構促進神經修復的作用機制不同。仿生多孔結構可為損傷部位的物質交換提供保障,同時阻礙瘢痕組織侵入;仿生取向結構可誘導再生神經定向生長,而多通道結構有利于促進軸突延長;神經導管內的填充物可主動調控細胞生長、遷移和分化。除了仿生結構設計,基于絲蛋白材料可實現神經營養因子和生物活性藥物的加載控釋,為神經再生提供生化信號。仿生結構和活性成分的加載能夠從不同方面優化周圍神經再生微環境,提升修復效果,而綜合多種優化方案實現神經再生微環境的多維度調控是治療大尺寸周圍神經損傷的重要策略。 結論 絲蛋白作為功能化的材料平臺可實現仿生結構的多重設計和多種活性成分加載,為神經再生提供適宜微環境,促進神經組織功能恢復。結合多種神經再生的優化策略,拓展絲蛋白支架在神經組織修復中的應用范圍,實現大尺寸周圍神經損傷的有效治療是未來重要發展方向。

引用本文: 吳俊峰, 孔祥東, 呂強. 絲蛋白生物材料用于周圍神經修復的研究進展.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9): 1149-1156. doi: 10.7507/1002-1892.20240207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