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順義區醫院骨科(北京 1013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比較切開復位鉤狀鋼板固定與閉合間接復位背側伸直阻擋克氏針固定治療骨性錘狀指的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 2019年5月—2022年6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68例骨性錘狀指患者臨床資料。其中切開組33例(采用切開復位鉤狀鋼板固定),閉合組35例(采用閉合間接復位背側伸直阻擋克氏針固定治療)。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患側側別、傷指指別、致傷原因、受傷至手術時間及Wehbé-Schneider分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透視次數、骨折愈合時間、返崗工作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12個月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定傷指疼痛情況,量角器測量手指遠側指間關節(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DIP)主動屈曲活動度及伸直欠缺度,采用Crawford標準評定臨床療效。 結果  兩組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26個月,平均15個月;閉合組和切開組隨訪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閉合組手術時間短于切開組,術中透視次數、骨折愈合時間及返崗工作時間均多于切開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閉合組發生針道感染5例、末節指背側皮膚小面積壓瘡壞死3例,經加強護理換藥后痊愈;切開組發生7例指甲局部凹陷畸形,拆除內固定鋼板后畸形消失;其余患者切口均順利愈合,無感染、皮膚壞死、內固定物外露、指甲畸形等并發癥發生。兩組患者皮膚壞死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感染和指甲畸形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個月,兩組VAS評分、DIP主動屈曲活動度、DIP伸直欠缺度及Crawford標準評價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末次隨訪時兩組患者均無DIP骨關節炎及關節退行性改變發生。結論  切開復位鉤狀鋼板固定與閉合間接復位背側伸直阻擋克氏針固定治療骨性錘狀指雖各有利弊,但均取得了較好治療效果;對于急于重返工作崗位的年輕骨性錘狀指患者建議采用切開復位鉤狀鋼板固定。

引用本文: 趙文韜, 趙民. 切開復位鉤狀鋼板固定與閉合間接復位背側伸直阻擋克氏針固定治療骨性錘狀指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8): 981-986. doi: 10.7507/1002-1892.20240308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改良腕管位透視在掌側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中的應用
  • 下一篇

    I.D.E.A.L技術與經脛骨隧道技術重建前交叉韌帶的療效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