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沈陽 11000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比較機器人輔助微創與傳統透視輔助開放后路內固定手術治療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 年 12 月—2023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21例AS胸腰椎骨折患者臨床資料。其中10例接受機器人輔助微創后路內固定手術(機器人組),11例接受傳統透視輔助開放后路內固定手術(透視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椎體節段分布、骨折AO分型、受傷至手術時間以及術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美國脊髓損傷學會(ASIA)分級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輻射暴露時間、輻射劑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基于術后1周內CT參照Gertzbein-Robbins標準評價螺釘植入精準度;隨訪期間采用VAS評分和ASIA分級評價疼痛及神經功能狀態。結果  兩組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機器人組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均較透視組減少,輻射暴露時間及輻射劑量增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共植入249枚椎弓根螺釘,其中機器人組118枚、透視組131枚。參照Gertzbein-Robbins標準,機器人組臨床可接受螺釘(A、B級)占比明顯高于透視組(P<0.05)。兩組患者術后均獲隨訪,隨訪時間3~12個月,平均6.8個月。兩組術后VAS評分均較術前下降(P<0.05),且術后1周及3個月機器人組評分均低于透視組(P<0.05)。術后兩組神經功能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透視組1例發生手術部位深部感染、1例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機器人組無并發癥發生,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和傳統透視開放手術治療AS胸腰椎骨折均可獲得較好療效。但與后者相比,前者在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椎弓根螺釘植入準確性等方面更具優勢。

引用本文: 袁偉, 劉欣春, 叢琳, 朱海濤, 崔璀, 裴磊, 王翰, 朱悅. 機器人與傳統透視輔助內固定手術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的回顧性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8): 929-934. doi: 10.7507/1002-1892.20240510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脊柱機器人輔助不同手術入路植釘的初步對比研究
  • 下一篇

    機器人輔助微創通道下經椎間孔擴大入路治療胸腰椎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