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院脊柱外科(西安 71005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計算機導航和機器人導航輔助寰樞椎椎弓根螺釘植入治療可復性寰樞椎脫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的療效。方法 回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42例可復性AAD患者,其中23例采用計算機導航輔助手術(計算機組),19例采用Mazor X脊柱機器人導航輔助手術(機器人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密度T值、身體質量指數、病因及術前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頸部功能障礙指數(NDI)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螺釘植入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腕部輻射暴露量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Gertzbein分類法進行植釘準確度評估;術前、術后3 d及末次隨訪時采用JOA評分和NDI評價功能;末次隨訪時通過頸部三維CT觀察螺釘狀態以及骨融合情況。 結果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計算機組手術時間和手腕部輻射暴露量均明顯多于機器人組(P<0.05),兩組螺釘植入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1~24個月,平均19.6個月;兩組隨訪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采用Gertzbein分類法評估,兩組均為安全植釘,兩組螺釘準確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除計算機組出現1例切口感染,經抗生素治療后好轉外,兩組均未發生神經、椎動脈損傷及螺釘松動、斷裂等并發癥。兩組術后3 d及末次隨訪時JOA評分和NDI均較術前顯著改善(P<0.05),但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計算機組21例(91.3%)、機器人組18例(94.7%)患者寰樞椎獲滿意骨融合,兩組融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計算機導航和機器人導航輔助寰樞椎椎弓根螺釘植入治療可復性寰樞椎脫位均安全有效,但機器人導航能縮短手術時間并減少輻射暴露。

引用本文: 鄒鵬, 于小鈞, 王曉東, 郝定均, 趙元廷. 計算機導航和機器人導航輔助寰樞椎椎弓根螺釘植入治療可復性寰樞椎脫位臨床對比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8): 911-916. doi: 10.7507/1002-1892.20240601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機器人輔助脊柱手術的歷史、前沿與未來趨勢
  • 下一篇

    機器人輔助與傳統徒手植釘治療寰樞椎脫位的療效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