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口腔科(成都 610081);
  • 2.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 口腔頜面修復重建和再生瀘州市重點實驗室(四川瀘州 646000);
  • 3.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腫瘤科 腫瘤轉移與個體化診治轉化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03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聚醚醚酮(poly ether ether ketone,PEEK)定位標志物聯合混合現實技術應用于股前外側穿支皮瓣血管定位中的效果。 方法  回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采用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復40例口腔癌切除后組織缺損患者臨床資料。根據術中股前外側穿支皮瓣定位方式不同,隨機分為PEEK組 [采用PEEK定位標志物聯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數據的混合現實技術定位] 和彩超組(采用彩色超聲多普勒引導定位),每組2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因、病程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記錄兩組感興趣區域識別到的穿支血管數量,并與術中實際探查到的數量進行比較,計算穿支血管識別成功率;測量兩組定位的穿支血管穿出點與實際穿出點之間的距離;記錄制取皮瓣的手術時間。 結果 PEEK組共識別32個穿支血管,術中探查發現34個,識別成功率為94.1%(32/34);彩超組識別穿支血管29個,術中探查發現33個,識別成功率為87.8%(29/33);兩組穿支血管識別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EEK組定位的穿支血管穿出點與實際穿出點距離以及手術時間均短于彩超組(P<0.05)。兩組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30個月,中位時間17個月;兩組隨訪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PEEK組1例皮瓣遠端邊緣壞死,經修剪換藥后延遲愈合;彩超組1例皮瓣術后7 d壞死,清除壞死皮瓣后選擇胸大肌皮瓣修復;其余患者皮瓣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PEEK組發生供區感染1例,經抗炎處理后愈合。兩組修復頜面部外形好,皮瓣無明顯臃腫,患者對修復效果較滿意。 結論 相較于傳統彩色超聲多普勒定位,PEEK定位標志物結合CTA數據的混合現實技術定位股前外側穿支皮瓣血管的識別成功率和定位精度更高,制取皮瓣時間短,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引用本文: 徐慶, 吳雙江, 吳劍, 周蓮, 李真華, 何云剛, 劉一秀. 聚醚醚酮定位標志物聯合混合現實技術在股前外側穿支皮瓣血管定位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12): 1499-1504. doi: 10.7507/1002-1892.20240904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急性跟腱斷裂通道輔助微創吻合術后動態與靜態康復模式的比較研究
  • 下一篇

    階梯狀遞進式超減張縫合法閉合胸背部及四肢高張力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