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省人民醫院 胸外科(太原 030012);
  • 2. 山西省腫瘤醫院 胸外二科(太原 03001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系統評價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PPILC)的危險因素,為臨床醫師預防PPILC提供理論參考。方法  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萬方、維普、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收集分析PPILC危險因素的相關研究。檢索時限為2012—2021年。由2名臨床醫師獨自篩選文獻并提取數據和評估研究的偏倚風險,交叉核對并達成一致。使用 RevMan 5.3 軟件進行 Meta 分析。 結果  共納入 25 項研究,其中病例對照研究20項,隊列研究1項,橫斷面研究4項,共包括15 129 例患者。20項病例對照研究和1項隊列研究的紐卡斯爾-渥太華量表評分均≥6分;4篇橫斷面研究的美國醫療保健研究與質量局(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量表評分≥6分。Meta 分析結果顯示,PPILC的危險因素包括:(1)患者自身因素(4個):年齡≥60歲、男性、有吸煙史、吸煙指數≥400年支;(2)術前疾病與治療因素(7個):患有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的比值<70%、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測值百分比、術前氣道定植菌、術前未規范使用預防性抗生素;(3)術中因素(3個):手術時間≥3 h、行開胸手術、切除肺葉≥2個;(4)術后因素(3個):發生術后疼痛、術后機械通氣≥12 h、術后侵入性操作。術前淋巴細胞數量多、術中行系統性淋巴結清掃、TNM分期Ⅰ期和Ⅱ期、實施術后加速康復外科是PPILC的保護性因素(P<0.05)。結論  當前研究證據顯示多種因素與PPILC發生風險有關。但考慮到納入文獻質量及文獻數量等的影響,本研究結果亟待更多高質量的臨床研究進一步驗證。

引用本文: 肖秀鵬, 郭石平. 肺癌術后肺部感染危險因素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1): 135-144. doi: 10.7507/1007-4848.20220307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β-氨基丙腈聯合血管緊張素Ⅱ誘導大鼠主動脈夾層模型的建立
  • 下一篇

    人工智能在肺腺癌病理學亞型分型及基因表達分析中應用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