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重癥醫學科(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研究纖維蛋白原與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albumin-ratio,FAR)在成人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出血并發癥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回顧性收集2018—2020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人ECMO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使用ECMO后是否出血,將患者分為出血組和未出血組。采用邏輯回歸分析FAR與出血的關系、死亡的危險因素,使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和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FAR的預測能力。根據預測出血并發癥的 FAR 最佳截斷值將患者分為高危組和低危組,比較兩組患者出血的發生情況。結果 共納入125例患者,其中男85例、女40例,年齡46.00(31.50,55.50)歲。58例患者接受靜脈-動脈體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治療,67例患者接受靜脈-靜脈體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V-ECMO)治療。發生出血49例。與未出血組相比,出血組乳酸水平較高(P=0.026),上機前和上機24 h血小板計數較低(P=0.031、0.020),上機24 h纖維蛋白原水平較低(P=0.049),心肌炎患者比例更高(P=0.017)。ECMO支持模式亞組分析結果顯示,VA-ECMO亞組較高的D-二聚體、全血乳酸和較低的上機前FAR、上機24 h FAR與出血相關(P=0.017、0.011、0.033、0.005)。上機24 h FAR與VA-ECMO患者出血獨立相關(P=0.048),AUC為0.714,預測出血的最佳截斷值為55.73;根據最佳截斷值,高危組患者25例(≤55.73),低危組患者33例(>55.73)。與低危組相比,高危組出血發生率更高(未經調整P=0.002;多變量調整P=0.013)。VV-ECMO亞組FAR與出血無相關性(P均>0.05)。結論 較低的上機24 h FAR是VA-ECMO患者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診斷臨界值為55.73。

引用本文: 李凡, 賴巍, 姚華, 康焰. 纖維蛋白原與白蛋白比值對成人體外膜肺氧合出血并發癥的預測價值.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9): 1319-1326. doi: 10.7507/1007-4848.20221107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升主動脈包裹聯合Ⅰ型雜交全主動脈弓修復術治療主動脈弓部病變的臨床療效分析
  • 下一篇

    血糖和血鈣預測主動脈根部擴張性疾病的傾向性評分匹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