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剛 1,2,3 , 張強 1,2,3 , 莊宇 1,2,3 , 王朝 1,2,3 , 焦思楊 1,2,3 , 姚夢旭 1,2,3 , 邵豐 1,2,3
  • 1. 南京市胸科醫院 胸外科(南京 210029);
  • 2.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 胸外科(南京 210029);
  • 3. 南京醫科大學肺部結節診療研究中心(南京 21002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創新性嘗試在胸腔鏡肺段切除中阻斷靶段肺靜脈后應用吲哚菁綠熒光識別段間平面,并評估其可行性和準確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6月在南京市胸科醫院胸外科同一醫療組采用靶段靜脈阻斷后應用吲哚菁綠熒光顯示段間平面行胸腔鏡解剖性肺段切除術肺結節患者的臨床資料。術前三維重建辨識肺結節所在靶段及靶段動靜脈、支氣管的解剖結構;術中結扎靶段靜脈后即通過膨脹-萎陷法確定段間平面,等待期間可進行靶段動脈和支氣管的分離但不切斷,出現膨脹-萎陷界線電凝燒灼標記后經外周靜脈注射吲哚菁綠熒光法對段間平面再次識別,最終評估兩個段間平面的一致性。結果 納入32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齡25~76(58.69±11.84)歲。所有患者靶段靜脈阻斷后均成功觀察到膨脹-萎陷段間平面與吲哚菁綠熒光確定的段間平面基本一致,兩個段間平面高度吻合。3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單孔胸腔鏡肺段切除術,無吲哚菁綠相關并發癥,無圍術期死亡病例,平均肺段手術時間(98.59±20.72)min,平均術中出血量(45.31±35.65)mL,平均術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時間(3.50±1.16)d,平均術后住院時間(4.66±1.29)d,平均腫瘤切緣寬度(26.96±5.86)mm。結論 阻斷靶段肺靜脈后吲哚菁綠熒光可安全、準確識別段間平面,是簡化胸腔鏡解剖性肺段切除技術的有益探索和重要補充。

引用本文: 孫云剛, 張強, 莊宇, 王朝, 焦思楊, 姚夢旭, 邵豐. 優先阻斷靶段肺靜脈吲哚菁綠熒光識別段間平面在胸腔鏡肺段切除術中的應用.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10): 1428-1433. doi: 10.7507/1007-4848.20230702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經驗性與人工智能指導下精準肺段切除術效果比較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 下一篇

    直線切割縫合器牽引裝置在肺段切除術中離斷段支氣管的單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