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 1 , 謝毅 1 , 劉宇 1 , 張煜 1 , 郎乾鐳 1 , 李雯帆 1 , 王晨昊 1 , 肖正華 1 , 胡佳 1,2,3
  •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心臟大血管外科(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心臟大血管外科研究實驗室(成都 610041);
  • 3. 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 心臟大血管外科(四川廣安 63800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評價逆向分期雜交技術在累及主動脈弓的急性主動脈夾層合并遠端灌注不良綜合征外科治療中的效果。方法  納入2019年5月—2022年12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累及主動脈弓的急性主動脈夾層合并遠端灌注不良綜合征患者。所有患者通過術前評估后優先急診介入手術改善遠端灌注,限期內再行二期雜交手術修復近端主動脈病變。回顧性分析患者圍術期相關臨床資料及影像學數據。結果  納入5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中位年齡58歲。其中3例以下肢缺血和腎功能不全為主要表現,2例以腸道灌注不良為主要表現。5例患者均優先采用介入手術植入覆膜支架或裸支架和必要的分支動脈處理,再二期實施雜交手術,其中包括Ⅰ型雜交2例、Ⅱ型雜交1例和Ⅲ型雜交2例,手術成功率100.0%。患者均順利出院,灌注不良臟器功能均恢復正常,僅1例患者出院時病變下肢肌力恢復至4級。所有患者無截肢、開腹探查腸道切除及長期血液透析等不良事件發生。結論  逆向分期雜交技術應用于累及主動脈弓的急性主動脈夾層合并遠端灌注不良綜合征的外科治療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此類患者圍術期生存率和改善臨床結局。

引用本文: 楊鵬, 謝毅, 劉宇, 張煜, 郎乾鐳, 李雯帆, 王晨昊, 肖正華, 胡佳. 逆向分期雜交技術在急性主動脈夾層合并遠端灌注不良綜合征外科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4): 585-593. doi: 10.7507/1007-4848.20230803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肺腺癌ceRNA調控網絡構建及AFAP1-AS1功能驗證
  • 下一篇

    基于計算流體力學的個性化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血流動力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