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 影像中心(江蘇淮安 223300);
  • 2.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放射科(南京 21002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基于影像組學特征鑒別伴微乳頭及實體型浸潤性肺腺癌的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8月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收治的手術切除且病理證實為浸潤性肺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將數據集隨機以7∶3的比例分為訓練集[包括微乳頭/實體型陽性組(陽性組)和微乳頭/實體型陰性組(陰性組)]和測試集(包括陽性組和陰性組)。由兩位醫師分別在術前高分辨率CT薄層圖上繪制感興趣區并提取影像組學特征。在數據分析前通過組內相關系數評估觀察者間一致性,以過采樣技術均衡訓練集數據,均值歸一化處理后,通過最小絕對收縮與選擇算子算法對組學特征進一步篩選及建模并進行5折交叉驗證。在訓練集及測試集分別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以評估模型診斷效能。結果 共納入340例患者,其中男178例、女162例,平均年齡(60.31±6.69)歲,均為實性病變。訓練集238例患者,其中陽性組120例、陰性組118例;測試集102例患者,其中陽性組52例、陰性組50例。組學模型共含107個特征,最終2個特征參與建模,即Original_glszm_SizeZoneNonUniformityNormalized及Original_shape_SurfaceVolumeRatio。構建的組學模型訓練集和測試集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63[95%CI(0.815,0.912)]、0.857[95%CI(0.783,0.932)];敏感性分別為91.7%、73.7%,特異性分別為78.8%、84.0%,準確性分別為85.3%、78.4%。結論 影像組學特征在有或無微乳頭及實體型結構浸潤性肺腺癌中存在差異,組學評估模型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

引用本文: 王芬, 張騰, 袁梅, 柏根基. 基于CT影像組學鑒別伴微乳頭及實體型結構浸潤性肺腺癌.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1): 65-70. doi: 10.7507/1007-4848.20230805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雌激素受體不同表達狀態的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及其預后分析
  • 下一篇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術后腸梗阻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病例對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