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院(電子科技大學附屬醫院)(成都 610072);
  • 2. 成都市新都區人民醫院(成都 610500);
  • 3. 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成都 61173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系統評價食管癌患者術后吻合口瘺(anastomotic leakage,AL)風險預測模型,為建立和改進模型提供指導。方法 計算機檢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華醫學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網、萬方、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以及中國知網發表的關于食管癌術后AL風險預測模型的研究,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23年10月1日。采用PROBAST工具評估預測模型研究的質量,采用Stata 15軟件對建立模型的預測變量進行Meta分析。結果  納入19篇文獻,共構建25個食管癌患者術后AL風險預測模型,7373例患者,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為0.670~0.960,其中23個預測模型的預測性能較好(AUC>0.7)。13篇文獻進行了模型校準,10篇文獻進行內部驗證,1篇文獻進行外部驗證。PROBAST評價結果表明19篇文獻均為高偏倚風險。最常見的預測因子包括:低蛋白血癥(OR=9.362)、術后呼吸系統并發癥(OR=7.427)、切口愈合不良(OR=5.330)、吻合方法(OR=2.965)、術前胸腹部手術史(OR=3.181)、術前合并糖尿病(OR=2.445)、術前合并心血管系統疾病(OR=3.260)、術前新輔助治療(OR=2.977)、術前呼吸系統疾病(OR=4.744)、手術方式(OR=4.312)、美國麻醉醫師協會評分(OR=2.424)等。結論  目前食管癌術后AL風險預測模型仍處于研發階段,總體研究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

引用本文: 粟宇霜, 李艷, 高虹, 蒲在春, 陳娟, 劉夢婷, 賀雅勰, 何彬, 楊琴. 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風險預測模型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5, 32(2): 230-236. doi: 10.7507/1007-4848.20231003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呼出氣體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肺囊性纖維化診斷價值的系統評價
  • 下一篇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不同性別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療效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