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麻醉科(昆明 65003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通過機器學習的方法確定體外循環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中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相關的特征基因并對其進行聚類分析及免疫浸潤分析。方法 通過GEO中數據集GSE132176,篩選m6A甲基化相關的差異基因,基于差異基因表達譜對該數據集樣本進行聚類分析。并對聚類后m6A簇的差異基因進行基因本體論(GO)和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富集分析以確定m6A簇基因功能。通過R軟件從支持向量機(SVM)模型和隨機森林(RF)模型中確定更優模型,用于篩選MI/RI中m6A相關的特征基因,并構建特征基因列線圖以預測疾病的發病率。運用R軟件分析特征基因與免疫細胞的相關性,并運用在線網站構建特征基因調控網絡。結果 該數據集中共篩選出5個m6A相關的差異基因,對其進行聚類分析將基因表達譜分為兩簇。對m6A簇進行富集分析,結果顯示這些基因主要參與調節單核細胞分化、對脂多糖的反應、對細菌來源分子的反應、細胞對氧氣水平下降的反應、DNA轉錄因子結合、DNA結合轉錄激活劑活性、RNA聚合酶Ⅱ特異性、NOD樣受體信號通路、流體剪切應力與動脈粥樣硬化、腫瘤壞死因子(TNF)信號通路、白介素(IL)-17信號通路等。利用R軟件確定RF模型為更優模型,該模型確定METTL3、YTHDF1、RBM15B、METTL14為MI/RI的特征基因,免疫浸潤分析發現肥大細胞、1型輔助性T淋巴細胞(Th1)、17型輔助性T淋巴細胞(Th17)、巨噬細胞與體外循環后MI/RI相關。結論  機器學習獲得4個特征基因METTL3、YTHDF1、RBM15B、METTL14,同時聚類分析和免疫細胞浸潤分析更好地揭示體外循環后MI/RI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過程。

引用本文: 唐垚, 陳文棟, 王燕瓊, 楊偉. 基于機器學習的體外循環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m6A相關基因聚類分析和免疫浸潤分析.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10): 1475-1485. doi: 10.7507/1007-4848.20231207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一站式”經心尖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聯合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治療多瓣膜病變的早期療效分析
  • 下一篇

    吲哚菁綠熒光法與改良膨脹萎陷法應用于胸腔鏡肺段切除術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