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肺部腫瘤外科(天津 30005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比較吲哚菁綠熒光法與改良膨脹萎陷法應用于胸腔鏡解剖性肺段切除術的圍手術期指標,以評價其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  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linicaltrials.gov,收集有關胸腔鏡肺段切除術中吲哚菁綠熒光法及改良膨脹萎陷法對照研究的相關文獻,檢索時限為2000年1月1日—2023年5月1日,應用Stata14MP、RevMan5.4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數據進行Meta分析。結果  共納入10篇文獻,包括1 156例患者。胸腔鏡解剖性肺段切除術中吲哚菁綠熒光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優于改良膨脹萎陷法,其術后總并發癥發生率降低[OR=0.51,95%CI(0.36,0.71),P<0.0001]、術后肺漏氣發生率降低[OR=0.50,95%CI(0.31,0.80),P=0.004]、手術時間縮短[MD=–25.81,95%CI(–29.78,–21.84),P<0.00001]、術后住院時間縮短[MD=–0.98,95%CI(–1.57,–0.39),P=0.001]、段間交界線清晰顯示率升高[OR=5.79,95%CI(2.76,12.15),P<0.00001],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相比改良膨脹萎陷法,吲哚菁綠熒光法可更快速、清晰地顯示段間交界線,降低手術難度,縮短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為靶肺段精確切除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臨床上積極推廣應用。

引用本文: 張成龍, 王瑞堯, 肖闊, 陳軍. 吲哚菁綠熒光法與改良膨脹萎陷法應用于胸腔鏡肺段切除術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10): 1486-1495. doi: 10.7507/1007-4848.20230700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基于機器學習的體外循環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m6A相關基因聚類分析和免疫浸潤分析
  • 下一篇

    肺亞段與肺段切除術治療肺部小結節近期療效及安全性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