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施言 1 , 曾瓊 2 , 向紅霞 1 , 王倩 1 , 付西 1,3 , 何佳瑋 1 , 由麗婷 4 , 馬瓊 1 , 由鳳鳴 1,3 , 任益鋒 1,3
  • 1.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成都 610075);
  • 2. 江蘇省軍區徐州第五離職干部休養所(江蘇徐州 221000);
  • 3.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代謝性疾病中醫藥調控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都 610075);
  • 4.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檢驗科(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究電子鼻聯合機器學習對肺結節良惡性及中醫證素呼氣圖譜的辨識效能。方法 研究設計為單中心觀察性研究。收集2023年4月—2024年3月期間就診于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心胸外科住院部108例肺結節患者的一般資料及四診信息,通過證素辨證的方法分析患者中醫病位、病性分布特點,運用Cyranose 320電子鼻采集口腔呼氣的氣味圖譜,基于隨機森林(random forest,RF)、K最近鄰(K-nearest neighbor,KNN)、邏輯回歸(logistic regression,LR)、支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極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5種機器學習算法辨識肺結節良惡性及不同中醫證素的呼氣圖譜。結果 (1)肺結節常見病位證素從高到低依次是肝、肺、腎;常見病性證素從高到低依次是陰虛、痰、濕、氣滯、血虛。(2)電子鼻聯合RF算法對肺結節良惡性呼氣圖譜辨識效能最佳,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UC)為0.91,準確度為86.36%,特異度為75.00%,靈敏度為92.85%。(3)電子鼻聯合RF、LR或XGBoost算法能較好辨識肺結節不同病位、病性證素,其分類準確度、特異度及靈敏度普遍≥80.00%。結論  電子鼻聯合機器學習不僅具備鑒別肺結節良惡性的潛力,亦可為肺結節中醫客觀化病證診斷提供新技術與新方法。

引用本文: 譚施言, 曾瓊, 向紅霞, 王倩, 付西, 何佳瑋, 由麗婷, 馬瓊, 由鳳鳴, 任益鋒. 電子鼻聯合機器學習對肺結節良惡性及中醫證素呼氣圖譜辨識的單中心觀察性研究.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5, 32(2): 185-193. doi: 10.7507/1007-4848.202407045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肺外1/3組和肺內2/3組肺結節影像學特征及手術方式的比較
  • 下一篇

    高度疑似惡性的良性肺結節臨床及病理特征的回顧性隊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