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儒德 1,2 , 駱助林 2 , 程龍 2 , 汪濤 1,2
  • 1. 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系(四川南充 637000);
  • 2.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總醫院全軍普外中心(成都 610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HIRI)中的作用機制及靶向NETs減輕HIRI的研究進展,為減輕HIRI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方法 檢索國內外有關NETs在HIRI發生機制中的作用及靶向NETs減輕HIRI的相關文獻予以綜述。 結果 HIRI 通常出現在肝臟手術過程中,是一種常見的臨床問題,發生在肝臟手術、器官移植、肝缺血等情況下。這種損傷會導致組織壞死、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是肝臟術后肝功能障礙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肝臟術后的并發癥和死亡率。 NETs 在肝臟缺血-再灌注誘導的無菌性炎癥反應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肝臟缺血-再灌注時,中性粒細胞通過形成NETs促進炎癥級聯反應和細胞因子風暴,加重肝臟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損傷,目前已經有一些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通過抑制NETs形成或清除已形成的NETs可以減輕HIRI并改善預后。 結論 靶向NETs可能成為治療HIRI的一種新方法。在未來可預見將會有更多關于靶向NETs治療HIRI方面的實驗和臨床試驗的開展;并逐漸建立起更完善、更有效的治療策略,從而為臨床上改善肝臟術后患者預后提供新途徑。

引用本文: 陳儒德, 駱助林, 程龍, 汪濤. 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在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研究進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3): 373-378. doi: 10.7507/1007-9424.20231008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不同手術入路治療Siewert Ⅱ型食管胃結合部腺癌臨床療效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 下一篇

    預后營養指數在達芬奇機器人食管癌McKeown術后并發癥中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