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普通外科(江蘇淮安 2233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觀察肥胖患者胃袖狀切除(sleeve gastrectomy,SG)術后的身體成分變化情況以及了解有效減重的影響因素。方法 本研究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間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接受SG手術治療的肥胖患者,收集其術前(1 d)及術后第1、3、6、12個月時的人體體格測量學指標、脂質代謝指標和身體成分數據,分析有效減重的風險因素。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170例患者。① 術后各時間點時的人體體格測量學指標,如體重、體質量指數、腰圍、臀圍、腰臀比相較基線(術前1 d)值明顯降低(P<0.05)且呈持續下降趨勢(P<0.05),同時總體重減少百分比和多余體重減少百分比呈持續升高趨勢(P<0.05)。② 術后各時間點時的脂質代謝指標如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及尿酸,除了第6和12個月時的總膽固醇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術后第1個月時尿酸較術前升高(P<0.05)外,其他指標在術后各時間點均較基線值明顯降低(P<0.05)。③ 術后各時間點時除了術后第3、6、12個月時左和右下肢去脂體重百分比(P>0.05)外的所有身體成分指標均較基線值明顯降低(P<0.05)且部分身體成分指標如(左和右上肢、左和右下肢及軀干)脂體重、脂體重百分比、內臟脂肪面積和肥胖度在術后1年內呈持續下降趨勢(P<0.05)。④ 至術后第3個月時有93例患者達到有效減重標準(多余體重減少百分比≥50%)。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發現,術前右下肢的脂體重越小,達到有效減重的概率更高 [回歸系數為–0.794,標準誤為0.225,Wald χ2值為12.424,OR(95%CI)=0.452(0.290,0.703),P<0.001],該指標的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95%CI)為0.782(0.672,0.893)、敏感性為0.679、特異性為0.792、最佳截斷值為7.35 kg。結論 本研究結果提示,SG能明顯改善肥胖患者的人體體格測量學指標和脂質代謝指標,在短期內能達到有效的減重效果。SG術后,從全身到四肢和軀干的身體構成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且術后右下肢的脂體重與術后短期有效減重密切相關,但它區分達有效減重的能力中等。

引用本文: 嵇光年, 朱傳榮, 王紹闖, 周玲玲, 吳金聲. 減重手術后身體成分變化及有效體重減輕的預測因素分析.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4): 414-420. doi: 10.7507/1007-9424.20231104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中縫合加固切緣的必要性探討:歷史性隊列研究
  • 下一篇

    《美國糖尿病學會2024年糖尿病診療標準》更新要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