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薇 1 , 張偉 2
  • 1.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院管理研究所(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評估2005–2020年我國癌癥負擔變化趨勢,為我國制定癌癥防控策略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對《2005–2020年中國癌癥負擔變化》報告進行解讀,了解我國的總體癌癥死亡變化情況,同時分析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城市和農村以及全國不同地區的癌癥死亡變化情況。結果 2020年相較于2005年我國癌癥負擔變化趨勢:① 在全人群中,我國與癌癥相關的死亡例數和生命損失年數分別增加了21.6%和5.0%,癌癥死亡率順位排序前3位依次是肺癌、肝癌及胃癌。② 在不同性別人群中,男性的癌種死亡順位排序前5位較2005未發生變化(均分別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結直腸癌),前10位癌癥中年齡標準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增加的癌種有4種,從高到低依次是前列腺癌、胰腺癌、淋巴瘤及結直腸癌(其值分別為1.70/10萬、0.95/10萬、0.33/10萬及0.31/10萬);女性的癌種死亡順位排序除了肺癌仍是排第1位外,其他癌種死亡順位排序較2005發生了明顯變化,如胃癌由第2位下降至第3位、肝癌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結直腸癌由第5位上升至第4位、乳腺癌由第6位上升至第5位、胰腺癌由第9位上升至第8位;前10位癌癥中年齡標準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增加的癌種只有1種即胰腺癌(其值為0.67/10萬)。③ 不同年齡段人群中,我國因癌癥相關死亡率在年輕人(18~44歲)和中年人(45~59歲)中遠低于老年人(60歲及以上)。④ 城市和農村地區,癌癥死亡率和生命損失年數率均是農村地區高于城市地區(癌癥死亡率:177.62/10萬比161.30/10萬;生命損失年數率:4 204.02/10萬比3 791.52/10萬)。⑤ 不同地區,安徽等11個省或直轄市的癌癥死亡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廣西壯族自治區、河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河南和青海的男性以及江蘇、河南、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上海的女性所有癌癥類型的死亡率、年齡標準化死亡率、生命損失年數率、年齡標準化生命損失年數率在2020年較2005年均有所下降,部分省份或地區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增加幅度較大。結論 總體而言,2005–2020年我國癌癥相關死亡例數和生命損失年數呈增加趨勢,且癌癥負擔存在性別、年齡、城鄉和地區分布差異,防控形勢嚴峻,亟待全面的癌癥防控策略來應對我國不斷變化的癌癥負擔狀況。

引用本文: 馮薇, 張偉. 《2005–2020年中國國家和地方癌癥負擔趨勢:國家死亡率監測數據分析》要點解讀.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7): 803-809. doi: 10.7507/1007-9424.20240606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全球及中國乳腺癌的流行病學趨勢及防控啟示:2018–2022年《全球癌癥統計報告》解讀
  • 下一篇

    病例分析:1例Carney三聯征的影像學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