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 1,2 , 唐建信 1,2 , 王普森 1,2 , 闕偉濤 1,2 , 方泰石 1,2 , 黃一鳴 1,2 , 張毅 1,2 , 何云 2,3 , 吳強 2,4 , 張桂梅 2,4 , 鄭虹 5 , 高偉 5 , 郭文治 6 , 傅志仁 7 , 栗光明 8 , 汪守平 9 , 孔凌祥 9 , 楊家印 9 , 鐘林 1,2
  • 1.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肝臟外科 器官移植中心(廣東深圳 518112);
  • 2.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東深圳 518112);
  • 3.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感染與免疫科(廣東深圳 518112);
  • 4.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手術麻醉科(廣東深圳 518112);
  • 5.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器官移植中心 肝移植科(天津 300190);
  • 6.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醫學部(鄭州 450052);
  • 7.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025);
  • 8. 首都醫科大學佑安醫院器官移植科(北京 100069);
  • 9.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器官移植中心 (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隨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普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壽命延長,肝臟疾病成為其重要致死因素之一。肝臟移植是終末期肝臟疾病的有效治療手段,但是HIV/AIDS肝臟移植在國內仍處于發展初期,尚缺乏相關的臨床診療規范,因此制定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群肝臟移植圍術期管理的多中心專家共識”。本專家共識旨在規范和優化HIV/AIDS肝臟移植的診療流程,為國內HIV/AIDS肝臟移植提供了系統指導,推動了該領域的發展和多學科協作。在此共識中,明確了HIV/AIDS肝臟移植患者的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強調了術前供者和受者的全面評估,包括感染控制、免疫功能監測以及合并癥管理;術中方面,提出了術中操作規范及防范職業暴露的策略;術后方面,強調抗病毒治療、免疫抑制個體化管理及并發癥監測,確保患者順利恢復和長期生存;遠期隨訪管理重點,包括定期檢查肝功能、免疫狀態及HIV相關指標,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隨著臨床經驗的不斷豐富及臨床研究的進展,本共識將不斷更新。

引用本文: 趙東, 唐建信, 王普森, 闕偉濤, 方泰石, 黃一鳴, 張毅, 何云, 吳強, 張桂梅, 鄭虹, 高偉, 郭文治, 傅志仁, 栗光明, 汪守平, 孔凌祥, 楊家印, 鐘林.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群肝臟移植圍術期管理的多中心專家共識.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5, 32(1): 9-14. doi: 10.7507/1007-9424.20250106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超聲BI-RADS分類聯合血清TFF1、GDF3對乳腺腫塊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價值
  • 下一篇

    MCC950抑制HEECs細胞NLRP-3炎癥小體活化及焦亡的作用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