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常州第二人民醫院(江蘇常州 213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與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lactate dehydrogenase to albumin ratio,LAR)對重癥肺炎并發DIC的預測價值。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23年3月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312例重癥肺炎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基礎疾病等臨床資料及采集患者入院首次LDH、Alb等指標,同時計算LAR、24 h內序貫器官衰竭評分和急性生理學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價Ⅱ。研究主要結局是重癥肺炎有無并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次要結局是重癥肺炎并發DIC后30 d內死亡情況。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重癥肺炎患者發生DIC的危險因素,并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計算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ROC curve,AUC),評估LAR對重癥肺炎患者發生DIC的預測價值。結果  重癥肺炎并發DIC組LAR高于非DIC組[LAR中位數(四分位數)為12.72(8.72,21.89)比7.23(5.63,10.90),P<0.001]。校正混雜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LAR是重癥肺炎患者發生DIC的風險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1.071,95%置信區間(confidential interval,CI)1.038~1.106,P<0.001]。LAR預測DIC的AUC為0.723[95%CI 0.650~0.796,P<0.001],當最佳界限值是8.08時,則其敏感性為79.7%,特異性為56.1%。Kaplan-Meier生存分析顯示,高于LAR界限值組患者30 d存活率明顯較低于LAR界限值組患者(P<0.001)。在亞組分析和數值變量轉換后的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LAR依然是DIC的風險因素。結論  LAR升高是重癥肺炎患者發生DIC和死亡的危險因素,LAR對重癥肺炎發生DIC具有良好的預測效能。

引用本文: 馬娜, 金雨舟, 劉福菁, 沈婉林, 顧體軍. 乳酸脫氫酶白蛋白比值對重癥肺炎患者并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預測價值.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3, 22(12): 845-851. doi: 10.7507/1671-6205.20230805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重癥新冠患者隔離病房物表和空氣污染調查及消毒策略
  • 下一篇

    中國地區耐碳青霉烯和非耐碳青霉烯革蘭陰性菌呼吸機相關肺炎病死率及風險因素比較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