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云 1,2 , 湯健 1,2 , 肖炳坤 2 , 繆瀟瑤 2 , 李志恒 2 , 黃榮清 1,2
  • 1.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廣東廣州 510006);
  • 2. 軍事醫學研究院輻射醫學研究所(北京 10085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應用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聯用(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TD-GC-MS)技術對低劑量輻射損傷SD大鼠呼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成分進行探索,尋找大鼠輻射損傷后系列VOCs差異性代謝物,并為建立無創、非侵入性輻射損傷檢測方法奠定基礎。方法  將SD大鼠隨機分為5組(空白組、0.5 Gy組、1 Gy組、2 Gy組、3 Gy組),每組8只,建立大鼠低劑量輻射損傷模型。進行鈷源輻射損傷后,記錄大鼠體重,分析外周血血象,采集第1、5、9、13天大鼠呼出氣,運用TD30-GC-MS技術分析呼出氣中的VOCs成分,進行多元統計分析,探索并獲得輻射損傷后的差異性代謝物。結果  輻射損傷后大鼠與空白組相比,體重短期內下降、外周血象和肺組織切片具有差異性,大鼠呼出氣中的VOCs成分含量與空白組大鼠具有明顯差異,其中苯乙酮、壬醛、癸醛和十四烷4種VOCs增加,庚烷、氯苯、對二甲苯和間二氯苯4種VOCs減少。 結論  通過對大鼠呼出氣的GC-MS分析,8種大鼠呼出氣的VOCs成分可作為輻射損傷的差異性代謝物。此研究為建立大鼠呼出氣VOCs成分的GC-MS分析方法,以及開展生物輻射損傷的無損傷性分析檢測奠定了基礎。

引用本文: 謝曉云, 湯健, 肖炳坤, 繆瀟瑤, 李志恒, 黃榮清. 輻射損傷大鼠呼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成分的氣相色譜-質譜研究.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4, 23(5): 340-345. doi: 10.7507/1671-6205.20231105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呼吸道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在肺癌中的病理診斷價值研究
  • 下一篇

    以發熱并發氣促、咯血為表現的鸚鵡熱衣原體肺炎一例報告并文獻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