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江蘇省中醫院針灸康復科(江蘇南京 210029);
  • 2.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蘇州醫院康復醫學科(江蘇蘇州 215153);
  • 3.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江蘇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江蘇南京 210029);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針藥結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南京 2100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未良好控制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運動通氣功能特點,以及心肺運動試驗相關指標與哮喘持續期患者控制水平、常規肺功能的相關性。方法  納入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3例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應用哮喘控制測試(asthma control test,ACT)對患者進行哮喘控制水平評定,分為良好控制組和未良好控制組,兩組均進行常規肺功能檢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和心肺運動試驗(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分析兩組相關參數差異并觀察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CPET中運動通氣功能指標與PFT指標、ACT評分的相關性。結果  CPET結果顯示未良好控制組哮喘患者VE/VCO2斜率、無氧閾時二氧化碳當量(anaerobic threshold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EqCO2@AT)、峰值運動時生理無效腔(VD/VTpeak)高于良好控制組(均P<0.05);未良好控制組患者峰值運動時分鐘通氣量(peak minute ventilation,VEpeak)、潮氣量(peak tidal volume,VTpeak)低于良好控制組(均P<0.05);兩組峰值運動時呼吸頻率(peak respiratory rate,BFpeak)、呼吸儲備(peak respiratory reserve,BRpeak)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相關性分析發現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VE/VCO2斜率、EqCO2@AT、VD/VTpeak與ACT評分呈負相關;VEpeak與常規肺功能中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as a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VC)占預計值百分比、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占預計值百分比呈正相關;BRpeak與常規肺功能中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 /FVC占預計值百分比、MMEF占預計值百分比呈正相關。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VE/VCO2斜率、VD/VTpeak的增加是哮喘未良好控制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論  未良好控制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運動通氣功能下降,主要表現為峰值運動時通氣量和潮氣量減少、生理無效腔增加、通氣效率下降。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運動通氣功能與控制水平、常規肺功能有一定相關性,CPET中通氣效率相關指標對未良好控制哮喘具有提示性意義,有必要對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行CPET來完善對哮喘病情全面評估。

引用本文: 劉麗君, 黃楠馨, 羅家麒, 祁永健, 劉蘭英, 王和生. 未良好控制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運動通氣功能評價.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4, 23(5): 305-311. doi: 10.7507/1671-6205.20240105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下一篇

    相位角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統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