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莉 1,2 , 藕順龍 3,4 , 高秀容 2 , 羅靜 5 , 魏華 6 , 蔣倩 3,4 , 易群 3,7
  • 1.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藥學部(成都 610031);
  • 2. 成都醫學院藥學院(成都 610500);
  • 3. 四川省腫瘤醫院·研究所,四川省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四川省癌癥防治中心(成都 610041);
  • 4. 電子科技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藥學部(成都 610041);
  • 5. 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成都 610054);
  • 6.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成都 610021);
  • 7. 電子科技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辦公室(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系統評價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風險評估工具。方法  計算機檢索Embase、PubMed、CNKI、CBM、WanFang Data、VIP數據庫和22個相關機構與學會網站,搜集VTE風險評估工具,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22年12月31日。由2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交叉核對。定性分析發布國家、機構、年份、適用疾病類型、適用人群、工具形成方法等基本特征;重點比較VTE風險評估工具的評估維度、工具性能、風險分層能力、是否驗證等關鍵要素。結果  共納入42個VTE風險評估工具,其中美國最多(n=17),中國4個,集中發布于1996—2021年,適用疾病類型和人群不完全相同;其中19個工具構建基于病例-對照或回顧性隊列研究,16個基于前瞻性隊列研究,5個基于橫斷面研究和隨機對照試驗;另外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構建的工具達20個;各工具評估維度不同,出現頻次較高的為VTE既往史、年齡、BMI值和確診為腫瘤,分別占比64.29%、54.76%、54.76%和47.62%。33個工具進行了風險分層,30個工具以風險評分的方式呈現;部分工具缺失臨床驗證數據,同時進行了特異性、敏感性、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和曲線下面積分析的工具僅有12個。結論  現有VTE風險評估工具的評估維度和證據來源不完全一致、工具實施方法和結果呈現形式不完全相同,適用范圍有所差別;部分工具構建方法和過程欠清晰,缺乏相關外部效度的驗證研究,在我國臨床實踐推廣存在一定局限性。

引用本文: 秦小莉, 藕順龍, 高秀容, 羅靜, 魏華, 蔣倩, 易群. 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評估工具的系統評價.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6): 700-707. doi: 10.7507/1672-2531.20230608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臨床實踐指南實施效果評價工具的系統評價
  • 下一篇

    決策輔助工具在癌癥患者治療決策中應用效果的系統評價再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