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幸瑩 1 , 唐淇 1 , 曹文聰 1 , 劉冰清 1 , 溫澤淮 2,3,4,5 , 李庚 2,3,5
  • 1.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廣州 510405);
  • 2. 省部共建中醫濕證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 510120);
  • 3. 廣東省中醫院(廣州 510120);
  • 4. 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創新中心(廣州 510405);
  • 5. 廣東省中醫證侯臨床研究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12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評價中醫藥相關核心結局指標集(COS-TCM)研究發表的方案及結果的文獻質量,為提高COS-TCM研究報告水平和方法學質量提供參考。方法 計算機檢索中、英文數據庫,搜集從建庫至2023年4月18日收錄的COS-TCM研究方案或研究結果,按照納入、排除標準篩選后采用《核心指標集研制規范》(COS-STAD)、《核心指標集報告規范》(COS-STAR)和《核心指標集研究方案報告規范》(COS-STAP)進行質量評價。此外,對發表了研究方案和研究結果的同一個研究進行一致性評價。結果 共納入14篇研究方案和14篇研究結果報告,涉及23項COS-TCM研究。研究方案采用COS-STAP進行評價,發現報告率相對較低的兩個條目為“利益相關者”和“缺失數據”。基于COS-STAD對COS-TCM結果進行評價發現,條目“COS涵蓋的人群”(35.7%)和“關注結局指標清單的語言描述”(28.6%)的報告率較低;而基于COS-STAR,報告率較低的條目為“方案偏離”(7.1%)、“參與者”(21.4%)和“利益沖突”(28.6%)。此外,一致性評價發現,研究方案與研究結果之間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包括系統評價納入的研究類型、定性研究的方法及共識會議的舉辦方式、評分方法等,且僅有1項研究報告了方案偏離及其原因。結論 COS-TCM研究仍需提高其方法學質量和報告透明度,在遵循國際規范的基礎上,需結合中醫特色。未來有必要研制適合COS-TCM研究的質量評價指南和報告規范。

引用本文: 邱幸瑩, 唐淇, 曹文聰, 劉冰清, 溫澤淮, 李庚. 中醫藥相關核心結局指標集研究的文獻質量評價.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2): 192-201. doi: 10.7507/1672-2531.20230615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兒童藥物治療滿意度研究的系統評價
  • 下一篇

    個體預后與診斷多變量預測模型系統評價/Meta分析報告規范(TRIPOD-SRMA)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