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蘭州大學循證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技術評估中心,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蘭州 730000);
  • 2. 蘭州大學循證醫學中心,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蘭州 730000);
  • 3.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 100700);
  • 4. 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武漢 43006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臨床預測模型通常使用多個變量的組合來預測個體的健康結局,然而針對同一結局往往存在著多個預測模型,這增加了選擇合適的模型用以指導臨床實踐的難度。近年來,使用系統評價/Meta分析評估和總結預測模型的研究越來越多,但它們對于關鍵信息的報告往往存在不足。為了提高預測模型系統評價/Meta分析的報告質量,2023年3月國外學者在BMJ發表了TRIPOD-SRMA報告規范。考慮到國內此類系統評價/Meta分析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本文結合實例對該報告規范進行解讀,旨在幫助國內學者更好地理解與應用TRIPOD-SRMA報告規范,以期幫助提高相關研究的整體質量。

引用本文: 王子怡, 盧存存, 張晶磊, 黃家藝, 劉文迪, 尚文茹, 陳子佳, 崔璐, 趙曉曉, 胡曉曄, 楊克虎, 李秀霞. 個體預后與診斷多變量預測模型系統評價/Meta分析報告規范(TRIPOD-SRMA)解讀.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2): 202-210. doi: 10.7507/1672-2531.20230804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中醫藥相關核心結局指標集研究的文獻質量評價
  • 下一篇

    衛生技術評估的審慎評議:HTAi/ISPOR聯合工作組的指南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