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州師范學院醫學院(浙江湖州 313000);
  • 2. 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醫院(浙江湖州 313000);
  • 3. 湖州師范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湖州 313000);
  • 4. 湖州市中心醫院(浙江湖州 313000);
  • 5. 金華市第二醫院(浙江金華 321016);
  • 6. 湖州市重大慢性疾病精準防控重點實驗室(浙江湖州 313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利用臨床預測模型指導臨床決策從而為患者提供精準的診療服務已成為臨床實踐的共識和趨勢。但許多臨床預測模型由于研究方法不規范,證據質量不高,最終能夠實現臨床應用的較少。本文結合預測模型研究的國內外進展,從數據收集、模型構建、性能評估、模型驗證、模型呈現和模型更新6個方面介紹臨床預測模型的開發過程以及臨床預測模型研究的報告規范和偏倚風險評估工具,以期為國內研究者提供方法學參考。

引用本文: 莫航灃, 陳亞萍, 韓慧, 章亞平, 劉雨今, 張妹, 魯小丹, 華雨婷, 諸宇佳, 蔡婷婷, 夏云輝, 沈建通. 臨床預測模型研究方法與步驟.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2): 228-236. doi: 10.7507/1672-2531.202308135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身體活動、心肺適能和心血管健康:美國預防心臟病學會臨床實踐聲明》解讀
  • 下一篇

    目標試驗模擬研究輔助實施工具CERBOT簡介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