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頤 1,2,3,4,5 , 劉佳寧 1,2,3,4,6,7 , 李海龍 1,2,3,4 , 曾力楠 1,2,3,4 , 韓璐 1,2,3,4,5 , 伯貞艷 1,2,3,4,7 , 易秋莎 1,2,3,4 , 鄒錕 1,2,3,4 , 張伶俐 1,2,3,4,7
  • 1.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藥學部(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循證藥學中心(成都 610041);
  • 3.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制劑體內外相關性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成都 610041);
  • 4. 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都 610041);
  • 5. 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成都 610041);
  • 6.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成都 610041);
  • 7.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循證醫學中心(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系統評價中國兒童藥品短缺原因分類體系,對兒童藥品短缺原因做準確分類,為制定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提供參考。方法 計算機檢索Embase、PubMed、CBM、CNKI數據庫,檢索時間均為建庫至2023年11月,納入中國不同地區兒童藥品短缺原因的量化研究、質性研究、混合方法研究等。兩名研究者獨立進行文獻篩選及數據提取后,采用主題分析法,基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理論,按藥品供應鏈的全流程,整理歸納藥品短缺的根本原因。結果 最終納入14篇文獻,按照藥品供應鏈的4個階段(研發、生產、流通和使用),歸納總結19類兒童藥品短缺原因,其中研發階段5類、生產階段4類、流通階段6類、使用階段4類。運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理論進一步分析發現,目前梳理的短缺原因最終可歸因于市場失靈、政府失靈和其他原因三大根本原因,其中6類原因涉及市場失靈、7類涉及政府失靈、6類歸為其他原因。結論 本研究基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結合理論,建立了兒童藥品短缺根本原因分類體系,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后續可嘗試運用該根本原因分類體系,從政府和市場兩個角度、藥品供應鏈各環節,制定針對性的解決策略,解決兒童藥品短缺問題。

引用本文: 何思頤, 劉佳寧, 李海龍, 曾力楠, 韓璐, 伯貞艷, 易秋莎, 鄒錕, 張伶俐. 中國兒童藥品短缺原因分類體系的系統評價.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9): 1030-1037. doi: 10.7507/1672-2531.20240202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國內外衛生技術評估方法指南的系統評價
  • 下一篇

    膝骨關節炎風險預測模型的系統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