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冰 1,2 , 馮彬 1,3 , 劉甜甜 4 , 范會勇 5 , 董再全 6 , 龔啟勇 1,7 , 陳桃林 1,8
  •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放射影像研究所(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學生工作部(成都 610041);
  • 3.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成都 610041);
  • 4. 大理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
  • 5. 渤海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遼寧錦州 121013);
  • 6. 四川大學華西心理衛生中心(成都 610041);
  • 7. 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放射科(福建廈門 361000);
  • 8.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學技術學院(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通過Meta分析整合繪畫測驗中的人物意象在精神障礙篩查中的應用,確定可以有效預測精神障礙的指標。方法 計算機檢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Web of Science和EBSCO數據庫,搜集精神障礙與繪畫測驗相關的研究,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3年5月8日。由兩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和評估偏倚風險后,采用CMA 3.0進行Meta分析。結果 共納入43篇研究,獨立效應量791個,被試者8 444人。Meta分析結果顯示,共有29項人物意象特征能夠預測精神障礙(P<0.05),根據特點可以分為:缺失性、怪異性、有涂黑、簡單化、靜態化、細節性和整體性7種類型。亞組分析發現,情感障礙特異性指標包括:事物間距離明顯、人簡單化、單線條肢體、人物僵化靜止和手放背后5項,思維障礙特異性指標包括:四肢有缺失、五官有缺失和身體比例不協調3項,精神障礙共性指標有6項,即畫面過于簡單、畫面很小、人物很小、線條淡或斷續、手腳有缺失、無表情或木訥。結論 本研究結果可以為繪畫測驗指標的選取和解釋提供參照標準,促進繪畫測驗的標準化,并提升精神障礙篩查結果的準確性。

引用本文: 郭慧冰, 馮彬, 劉甜甜, 范會勇, 董再全, 龔啟勇, 陳桃林. 繪畫測驗中的人物意象在精神障礙篩查中的作用: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12): 1419-1427. doi: 10.7507/1672-2531.20240606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基于18F-FDG PET/CT與結構MRI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在阿爾茨海默病中診斷準確性比較的Meta分析
  • 下一篇

    兒童心理應激對青春期情緒行為問題影響的系統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