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評估置管溶栓聯合下腔靜脈濾器置入在下腔靜脈漂浮血栓治療中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間昆明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云南省血管外科中心收治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并發下腔靜脈漂浮血栓患者16例,經頸內靜脈入路置入下腔靜脈濾器,經一側小隱靜脈入路行下腔靜脈置管溶栓,尿激酶用量(60~80)×104 U/d。 結果經置管溶栓聯合下腔靜脈濾器置入治療后,13例患者下腔靜脈漂浮血栓消失,回收的濾器上可見有少量的血栓黏附,下肢腫脹情況緩解,下腔靜脈可達有效開通標準;2例下腔靜脈漂浮血栓與下腔靜脈管腔粘連,造成管腔狹窄,濾器未予回收;1例患者下腔靜脈漂浮血栓消失,下肢腫脹情況略有緩解,濾器上可見大量血栓黏附而未予回收。所有患者在出院時下肢腫脹、疼痛等臨床癥狀均緩解,行肺動脈CT示未發生明顯肺動脈栓塞征象。對14例患者隨訪6個月結果見下腔靜脈血流通暢,下肢腫脹等情況未加重,復查肺動脈CT未見肺動脈栓塞征象。 結論從本組有限的數據初步得出,置管溶栓聯合下腔靜脈濾器置入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并發下腔靜脈漂浮血栓治療中的療效可靠,安全性高。
擴張性角膜疾病中角膜的力學性能顯著降低,但其不同區域力學性能的變化尚不清楚。本文利用Ⅱ型膠原酶降解中央6 mm直徑內的角膜基質建立了兔角膜擴張模型,造模1月后采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檢測在體角膜形態(角膜厚度與角膜曲率);分別采用雙軸和單軸拉伸方法檢測整體和中央局部角膜組織的各向異性和粘彈性力學特性。結果表明:術后1月模型組角膜中央厚度顯著降低,角膜曲率無顯著變化。不同應變下,無論整體還是中央局部角膜,對照組與模型組角膜沿上-下方向與鼻-顳方向的彈性模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模型組彈性模量均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模型組中央角膜彈性模量顯著低于模型組整體角膜。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角膜的蠕變率與整體變形率均顯著增高,而瞬時模量與平衡模量則顯著降低;但整體角膜與中央局部角膜各參數之間均無顯著差異。本文結果提示,膠原酶處理引起角膜擴張后未導致角膜各向異性特征發生改變,但粘彈性力學性能顯著下降。本研究為探究擴張性角膜疾病不同區域角膜力學性能變化規律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