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評價雙吻合器技術在超低位直腸癌保肛術中的實用性。方法:回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60例超低位直腸癌應用雙吻合器技術保肛的臨床資料。結果:本組手術中結直腸56例吻合順利,術后1例吻合口瘺及無出血病例發生,吻合口狹窄2例(333%),無手術死亡病例。結論:應用雙吻合器技術可極大提高超低位直腸癌保肛率且并發癥少,值得推廣。
直腸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治療直腸癌的重要手段,Miles手術經歷近100年的歷史,已成為治療直腸癌的金標準。當Miles手術推行半個世紀以后,人們開始對該手術需做永久性腹部結腸造口,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負擔、生活和社交上的不便而引起重視。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在保住生命的同時,更要求有良好的生活質量。隨著對直腸癌的解剖、病理、生物學特性及淋巴結轉移規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新的概念、新的理論、新的觀點和新的術式,使保留肛門括約肌功能的直腸癌根治術逐年增多,約占直腸癌外科手術的70%。保肛術式的發展逐漸取代了Miles手術,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直腸癌的外科治療在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下已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
報道1986年1月~1994年12月間收治直腸癌患者783例,其中,中下段直腸癌552例(占70.5%)。該552例中施行各類保肛術201例(占36,4%),其中經腹骶切除5例,經恥骨切除5例,Dixon式67例,拉下式吻合44例,拖出式吻合68例及局部切除12例。術后3年生存率達90.9%。文中就保肛手術的根治性、術后排便功能的恢復、并發癥的產生和處理以及綜合治療的必要性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討論。認為保肛術是治療中下段直腸癌的一種合理術式,其主要適用于Duke’sA和B1期病例。采取綜合治療則是預防癌腫復發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目的:探討保留肛門外括約肌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應用。方法: 在全直腸系膜切除的基礎上,應用國產一次性管狀吻合器,對32例低位直腸癌行保留肛門外括約肌超低位結肛吻合,隨訪12~36個月。回顧性分析其根治性、術后排便功能、手術并發癥、局部復發率。結果: 全組病例術后病理檢查無切端癌殘留,無大便失禁,無吻合口漏;全組無手術死亡;腫瘤局部復發率9.4%(3/32)。結論: 低位直腸癌保留肛門外括約肌保肛手術,遵循腫瘤根治的原則下,能保留患者正常的肛門排便功能,明顯改善該類患者的生活質量。
摘要:目的:探討直腸癌術后吻合口狹窄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對14例直腸癌術后吻合口狹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總結其發生原因、預防措施及治療方法。結果: 14例患者中12例經手指擴張、膽道探子、尿道探子及氣囊導尿管、一次性肛門鏡擴張治愈,手術治療2例。結論:直腸癌術后吻合口狹窄是直腸癌術后嚴重并發癥,序貫應用手指擴張、膽道探子、尿道探子及氣囊導尿管、一次性肛門鏡擴張治療可作為首選治療方法,但術中預防其發生最為重要。
目的 比較低位/超低位前切除術和外翻切除術治療高齡直腸或肛管癌的手術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間我院結直腸外科專業組收治的符合納入條件的184例行直腸或肛管癌根治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低位/超低位前切除組,n=99)與外翻切除術(外翻切除術組,n=85)的術中、術后情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①2組基線資料如年齡、身體質量指數、性別、腫瘤直徑、TNM分期、分化程度、大體類型、組織學類型及內科合并癥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②外翻切除術組的腫瘤距肛距離較低位/超低位前切除術組更近(P<0.05),且遠端切除距離長于低位/超低位前切除術組(P<0.05)。③2組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及術后并發癥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④2組在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時間及首次排氣、排便、經口進食、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以及總費用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外翻切除術組的術后住院時間和總住院時間均明顯長于低位/超低位前切除術組(P<0.05)。⑤術后全部獲得隨訪,平均隨訪時間13 個月。隨訪期間,外翻切除組有1 例局部復發;低位/超低位前切除組和外翻切除組各有1例遠處轉移;低位/超低位前切除組死亡4例(4.04%),外翻切除組死亡4例(4.71%)。2組術后復發率、遠處轉移率及死亡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活患者的肛門控便功能均恢復良好。結論 低位/超低位前切除術和外翻切除術都可以應用在高齡極低位直腸癌和肛管癌患者,外翻切除術的遠端切除距離長于低位/超低位前切除術,適用于位置更低的腫瘤。
目的 評價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安全性和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2004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間收治的48例行管扎式結腸肛管吻合術的超低位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48例患者手術均獲成功,手術時間120~221min,(178±37) min; 術中出血量70~210mL,(167±38) mL; 術后排氣時間2~5d,(3.1±1.2) d; 術后排便時間8~11d,(9.1±1.4) d。保留完整齒狀線者27例,保留齒狀線≥1/2者14例,保留齒狀線<1/2者7例。所有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7年,平均32個月。術后有3例患者發生吻合口狹窄,無吻合口漏發生。術后1年有25例患者的肛門括約肌功能達優,其中保留完整齒狀線者18例,保留齒狀線≥1/2者7例; 良好16例,其中保留完整齒狀線者9例,保留齒狀線≥1/2者7例; 一般7例,均為保留齒狀線<1/2的患者,優良率為85.4%(41/48)。隨訪期間,2例患者分別于術后9個月和13個月直腸癌局部復發,其中1例于術后23個月死亡。結論 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是一種安全的、可行的手術方式,可以在根治的前提下達到保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