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人白介素-13(hIL-13)對牛主動脈內皮細胞(BAECs)表達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和E-選擇素的影響,為hIL-13應用于誘導異種移植免疫耐受、減輕異種移植排斥反應提供實驗依據。 方法 用不同濃度的hIL-13(2、5、10、20及40 ng/ml)孵育 BAECs 2 h后,再與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4 ng/ml)共孵育6 h或18 h; 應用細胞酶聯免疫吸附分析方法(Cell-ELISA)檢測BAECs表面的E-選擇素和ICAM-1的表達; 用MTT方法測定hIL-13對BAECs活性的影響。 結果 用hIL-13在5~20 ng/ml濃度內預處理BAECs后,能明顯抑制TNF-α誘導的E-選擇素與ICAM-1的表達,并呈現一定的劑量依賴性(P<0.01)。經不同濃度hIL-13處理的BAECs活性與未經hIL-13處理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結論 hIL-13能明顯抑制BAECs表達E-選擇素與ICAM-1,誘導異種移植的免疫耐受,且hIL-13對BAECs無損傷作用。
器官移植是終末期器官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移植術后感染顯著影響患者預后。傳統感染檢測及診斷因靈敏度、特異性和檢測速度的不足難以滿足精準預防和控制感染的需求。定向納米孔病原學測序技術(簡稱“納米孔測序技術”)憑借讀長優勢、實時檢測及靈活適應性的特點,在病原體鑒定、結構變異分析和耐藥基因解析中展現出獨特優勢,為術后感染防治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本共識圍繞納米孔測序技術在器官移植術后感染防治中的規范化應用,從技術原理、臨床應用建議及檢測流程3個方面展開闡述,結合其特點,探討納米孔測序技術在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價值,提出樣本處理及結果解讀的標準化建議。本共識的制定旨在推動納米孔測序技術在器官移植術后感染的診斷和治療中的合理應用,提高診斷效率與精準性,改善患者預后,為該技術的普及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