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聯合用藥目前已廣泛使用,其安全性問題也隨之引起廣泛關注。而聯合用藥不良反應信號檢測方法能快速有效地篩選藥物相互作用信號,對加強合理聯合用藥及安全監測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將有限的醫療資源集中于高度危險的藥物組合。目前已有多種方法被嘗試引入該領域,為給我國聯合用藥不良反應的研究與發展提供參考,現對國內外在藥物安全警戒工作中所運用的聯合用藥不良反應信號檢測方法及其優缺點作一綜述。
目的 回顧性分析熱射病(heat stroke, HS)及 HS 相關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臨床特征,分析導致患者死亡危險因素,為 HS 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回顧性選擇 2019 年7 月— 2023 年 9 月于四川亞熱帶季風氣候、HS 高發地區的 13 家醫院就診的 HS 患者。根據是否發生院內死亡、AKI,將患者分為存活組和死亡組,AKI 組和非 AKI 組。并根據血清肌酐水平,將 AKI 組患者分為 AKI 1 期組、AKI 2 期組和 AKI 3 期組。分析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重要臨床數據,并通過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影響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結果 共納入 HS 患者 195 例,HS 相關 AKI 患者 115 例。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AKI、凝血功能異常、神經系統損傷、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D-二聚體是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HS 相關 AKI 臨床特征分析結果顯示,AKI 2 期和 AKI 3 期患者的死亡率較高(P<0.05)。結論 AKI、凝血功能異常、神經系統損傷、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D-二聚體是 HS 發生死亡獨立危險因素。因此,未來對于 HS 合并 AKI、凝血功能異常、神經系統損傷患者的積極治療有利于減低患者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