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全身炎癥反應指數(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 SIRI)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早期神經功能惡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及發病后 3 個月預后結局的關系。方法 收集 2020 年 4 月—10 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德陽市人民醫院診治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登記患者臨床資料并隨訪 3 個月。根據患者的不良結局分為 END 組和非 END 組。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探究 SIRI、END 及發病后 3 個月時預后的關系,并繪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線評價相關因素預測發生 END 及發病后 3 個月預后不良的價值。結果 共納入患者 242 例。其中,發生 END 47 例(19.4%)。兩組在入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評分、高血壓、肌酐、尿素氮、血中性粒細胞計數、血淋巴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比(neutrophil count/lymphocyte count ratio, NLR)、淋巴細胞計數/單核細胞計數比、血小板計數/淋巴細胞計數比、除腦水腫外的其他并發癥、SIRI 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入院 NIHSS 評分、高血壓、SIRI 及 NLR 是發生 END 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SIRI 較 NLR 對 END 的發生具有更佳的預測價值(P<0.05)。與非 END 組比較,END 組患者的發病后 3 個月的預后結局更差[44.7%(21/47) vs. 17.4%(34/195),P<0.05)]。入院時 NIHSS 評分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病后 3 個月時預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結論 SIRI 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生 END 的獨立危險因素,與發病后 3 個月結局無獨立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