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是治療可切除食管癌的首選方案,但是在局部晚期食管癌中,單純手術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是最佳方案。其中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新輔助治療已成為一種標準治療手段,新輔助治療包括新輔助化療、放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隨著免疫治療在晚期食管癌的一線、二線治療中都取得顯著的療效以及可接受的毒性,新輔助免疫治療成為當下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的研究熱點。本文就新輔助免疫治療在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進行闡述。
食管癌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及惡性程度均較高。目前新輔助放化療后手術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標準治療,然而長期預后仍不理想。近幾年,程序性死亡受體-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及其配體(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劑在其他實體腫瘤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針對食管癌的研究也逐步開展。隨著PD-1/PD-L1抑制劑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癌的一線、二線治療中展現出良好效果,將其加入新輔助治療方案也成為了熱點。因此,本文就PD-1/PD-L1抑制劑的作用機制及其在食管癌新輔助治療中的應用進行綜述。
目的研究腔鏡食管癌切除術前口服橄欖油,術中胸導管暴露的優勢。 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136例腔鏡食管癌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83例、女53例,年齡(58.3±7.6)歲。所有患者術前12 h口服橄欖油100 ml,術后觀察乳糜胸發生的情況。 結果全組患者均成功實施手術,無中轉開胸。術中胸導管充盈透明,呈乳白色,暴露清晰。131例患者成功保留胸導管,5例因腫瘤外侵分離胸導管時損傷,術中發現并用鈦夾夾閉。所有患者術后留置胸腔引流管3~5 d,術后24 h平均引流量(150±35) ml,術后總引流量(500±130) ml,術后均未出現乳糜胸,術后平均住院時間(9±2) d。 結論腔鏡食管癌切除術患者術前口服橄欖油,簡單、安全、有效、無損傷,術中胸導管暴露清晰,減少了胸導管的損傷,保存了胸導管的完整性,保留了正常的糖脂代謝,是食管癌術前準備中一個良好選擇,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