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靜脈狹窄是血液透析患者長期置入透析導管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通常可以采取經皮血管成形術治療并在必要時植入靜脈支架。而靜脈支架的移位尤其是移位進入右心房的情況則較為罕見。本文報道了 1 例 50 歲女性患者在接受上腔靜脈支架植入后因支架移位進入右心房造成心臟壓塞而緊急開胸探查的病例。
支架移位是氣管支架植入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其原因包括支架與氣管之間尺寸不匹配、氣管的生理運動等。針對以上問題,本研究在保證支架支撐性的同時,結合氣管尺寸結構與氣管的生理運動,設計非均勻泊松比氣管支架以改善支架的移位問題。本研究在對應軟骨部分的支架采用負泊松比結構,對應環間結締組織及后膜部分的支架采用正泊松比結構,并設計了連桿長度不同、負泊松比不同的4種非均勻泊松比氣管支架。然后,本文以數值模擬支架植入后的擴張回彈過程,觀察支架的支撐性,進一步模擬氣管拉伸運動,計算不同的負泊松比結構對應支架部分的直徑變化;并利用在氣管壁施加不同呼吸壓,記錄支架的軸向位移以評價支架是否具有防移位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連桿長度為3 mm的非均勻泊松比支架在氣管拉伸時,其負泊松比部分直徑擴張最大;和正泊松比結構支架相比,劇烈呼吸時的軸向位移從0.024 mm減少到0.012 mm。本研究所設計的非均勻泊松比支架的負泊松比結構在氣管內拉脹效應未失效,與傳統支架相比,在保證支架支撐力的同時,非均勻泊松比氣管支架在氣管正常運動下具有防移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