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總結前交通動脈瘤栓塞治療的經驗。 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8月,23例前交通動脈瘤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動脈瘤內栓塞治療。其中4例在導絲或導管保護動脈瘤頸情況下行栓塞治療;1例術中導絲刺破動脈瘤,繼續快速填塞至動脈瘤完全栓塞;1例栓塞后彈簧圈突入載瘤動脈,行A1-A2段支架后置入。 結果 23例患者手術技術成功率100%。術后即刻造影,動脈瘤完全栓塞11例,>90%栓塞8例,<90%栓塞4例。支架后置入患者術后出現腦梗死,經治療1個月后康復出院。所有患者臨床隨訪6~24個月,未見再出血。16例患者行全腦血管數字減影血管成像復查,動脈瘤未見復發,其中3例>90%栓塞、2例<90%栓塞患者動脈瘤完全閉塞。 結論 彈簧圈栓塞治療前交通動脈瘤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但其技術難度相對較大,需要細致操作。
目的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胰島素抵抗程度及其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關性。 方法隨機選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確診的100例腦梗死患者(腦梗死組)和100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進行空腹血漿Hcy水平檢測,觀察兩組研究對象Hcy負荷情況,同時檢測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島素水平,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 結果腦梗死組和對照組血漿Hcy水平分別為(34.95±14.55)、(8.84±2.27) μmol/L,HOMA-IR分別為6.24±3.15、2.19±0.6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按是否有腦梗死和是否有胰島素抵抗分為4組,腦梗死-胰島素抵抗組的血漿Hcy水平高于另外3組,腦梗死-非胰島素抵抗組的血漿Hcy水平高于非腦梗死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腦梗死組中有無胰島素抵抗患者血漿Hcy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腦梗死組中,胰島素抵抗與血漿Hcy水平均呈正相關(r=0.600,P<0.01)。 結論血漿Hcy水平與胰島素抵抗對腦梗死的發生具有協同作用,改善胰島素抵抗和降低血漿Hcy水平可能是降低腦梗死發病率的有效途徑。
目的評估無充氣腋窩入路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顧性收集浙江省人民醫院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間行無充氣腋窩入路腔鏡手術(簡稱“腔鏡組”)和頸部開放手術(簡稱“開放組”)治療的PTC患者,對納入患者采用傾向性評分匹配后比較2組患者的術中及術后結果。應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結果納入患者經傾向性評分匹配后,腔鏡組409例、開放組421例, 除了腫瘤位置、脈管侵犯及腺內播散以及術前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總量、甲狀腺素總量水平(P<0.05)外,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開放組比較,腔鏡組的術中失血量更少(P<0.05)、淋巴結清掃數目更多(P<0.05)、切口滿意度及美容效果評分更高(P<0.05),腔鏡組和開放組術后總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6%比5.8%,P=0.127),隨訪1年內腔鏡組和開放組患者復發率比較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0.2%比0.5%,P>0.05)。結論從本研究結果看,無充氣腋窩入路腔鏡甲狀腺癌根治術展現了作為PTC治療手段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它能達到與傳統頸部開放手術同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從本研究中也看到,年輕的女性患者只要有病情許可(比如腫瘤早期、低侵襲性)的情況下,選擇腔鏡手術治療的意愿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