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觀察睫狀體腫瘤的臨床特征、治療方法和預后。方法回顧性臨床研究。2011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同仁醫院眼腫瘤科經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的睫狀體腫瘤8例8只眼納入研究。詳細采集患者年齡、性別、受累眼別、癥狀、最佳矯正視力(BCVA)、眼壓、白內障、晶狀體半脫位、影像表現。所有患眼均行手術治療。手術后隨訪時間1~10年。回顧分析患者臨床表現以及影像學、病理組織學特征和治療方法、預后。結果8例8只眼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5例5只眼;右眼、左眼分別為3、5只眼。中位年齡44歲。睫狀體髓上皮瘤、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平滑肌瘤、神經鞘瘤、睫狀體無色素上皮腺瘤分別為2、2、1、1、1、1只眼。所有患者均主述視力下降或喪失。伴有白內障、玻璃體混濁、眼紅和(或)眼痛、視網膜脫離、晶狀體半脫位、繼發性青光眼分別為6、4、4、2、1、1只眼。影像學診斷與病理診斷結果一致3只眼。首次手術行眼球摘除、義眼臺植入2只眼,患者年齡分別為9、10歲,均為髓上皮瘤;手術后隨訪時間分別為1、5年 。行局部腫瘤切除手術6只眼,其中良性腫瘤3只眼,手術后隨訪時間1~9年;惡性腫瘤3只眼,手術后隨訪時間2~7年。良性腫瘤3只眼中,視力明顯改善2只眼,其中無色素上皮腺瘤1只眼BCVA由手術前數指/1 m提升至手術后0.5,平滑肌瘤1只眼BCVA由手術前0.06提升至手術后0.5;失訪1只眼。惡性腫瘤3只眼中,手術后復發2只眼(手術后隨訪時間分別為2、4年),再次分別行眼球摘除、局部腫瘤切除聯合局部冷凍治療各1只眼;手術后未復發1只眼,但隨訪期間視力無明顯改善。所有患眼末次隨訪時腫瘤均無復發或轉移。 結論睫狀體腫瘤類型和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腫瘤但對病變性質判斷不佳。良性腫瘤局部切除手術效果好;惡性腫瘤眼球摘除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