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影響心肺復蘇后自主循環恢復(ROSC)患者早期生存時間的相關因素。 方法回顧性收集2013年8月-2015年2月,在急診科實施心肺復蘇后ROSC的51例患者的臨床指標(包括性別、年齡、心肺復蘇時間及心肺復蘇ROSC后首次血壓、心率、呼吸、乳酸、肌酐、凝血酶原時間、膽紅素、pH值、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血鉀、血鈉、血葡萄糖、心房尿鈉肽、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血紅蛋白)及其ROSC后7 d內生存時間,并通過Cox回歸模型分析上述指標對ROSC患者早期生存時間的影響。 結果Cox回歸分析發現心肺復蘇持續時間[RR=1.053,95% CI(1.020,1.088),P=0.002]和ROSC后首次收縮壓[RR=0.991,95% CI(0.982,0.999),P=0.038]可影響心肺復蘇后ROSC患者的早期生存時間。 結論心肺復蘇持續時間、ROSC后首次收縮壓對評估心肺復蘇后ROSC患者早期生存時間具有預測價值。
目的 探究入院時全身免疫炎癥指數(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及溶栓后即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評分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并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患者短期神經功能預后的評估效力。方法 回顧性分析 2022 年 3 月—2023 年 3 月就診于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行靜脈溶栓治療的 AIS 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資料、急診入院時 NIHSS 評分、溶栓后即刻 NIHSS 評分、出院后 3 個月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評分以及入院時實驗室資料,并計算入院時 SII。根據出院后 3 個月 mRS 評分,將患者分為預后良好組(mRS 評分≤2 分)和預后不良組(mRS 評分>2 分)。運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方法篩選出影響患者預后的因素,并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分析入院時 SII、溶栓后即刻 NIHSS 評分對患者短期內神經功能預后不良的評估效力。結果 共納入 213 例患者,其中預后不良者 88 例。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年齡、發病距溶栓時間、入院時尿酸、入院時 SII、入院后空腹血糖、溶栓后即刻 NIHSS 評分是 AIS 患者溶栓后短期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入院時 SII 預估患者預后不良的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為 0.715,靈敏度為 55.7%,特異度為 84.0%;溶栓后即刻 NIHSS 評分預估患者預后不良的 AUC 為 0.866,靈敏度為 87.5%,特異度為 72.8%;入院時 SII 聯合溶栓后即刻 NIHSS 評分預估患者預后不良的 AUC 為 0.875,靈敏度為 84.1%,特異度為 77.6%,陽性預測值為 72.5%,陰性預測值為 87.4%。入院時 SII 與急診入院時 NIHSS 評分、溶栓后即刻 NIHSS 評分、出院后 3 個月 mRS 評分均呈正相關(P<0.05)。結論 入院時 SII 能預測 AIS 患者溶栓治療后短期神經功能預后,與溶栓后即刻 NIHSS 評分聯合可提高預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