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癥; 右室功能不全; 溶栓療法; 抗凝療法
目的評價經括約肌間瘺管結扎術在治療復雜性肛瘺中的臨床療效。 方法對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肛腸科收治的44例經括約肌肛瘺行括約肌間瘺管結扎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44例中獲一期治愈者36例(81.8%);術后括約肌間感染2例,使用銀離子敷料換藥后治愈,4例出現括約肌間切口感染,形成括約肌間瘺,經直接切開后治愈;完全失敗2例,1例因術后癥狀持續而行掛線治療后治愈,另1例術后7個月復發(于其他醫院行肛瘺切開掛線術)。術后住院時間10~25 d,平均14.7 d;傷口完全愈合時間15~30 d,平均21.1 d。 結論經括約肌間瘺管結扎術是一種簡單、有效的保留括約肌術式,該手術減少了對肛門功能的損傷,保證括約肌的完整性。
目的系統評價根管治療術一次法與多次法治療感染根管的治愈率。 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EBSCO、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3期)、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數據庫,搜集根管治療術一次法與多次法比較治療感染根管的相關隨機對照試驗(RCT),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15年3月。由2位評價員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評價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后,采用RevMan 5.3.5軟件進行Meta分析。 結果共納入9個RCT,共1 146顆患牙。Meta分析結果顯示:在根管治療術治療感染根管的治愈率方面,一次法為88.98%,多次法為85.61%,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OR=1.36,95% CI(0.95,1.96),P=0.09]。 結論基于當前可得證據,根管治療術一次法與多次法治療感染根管的治愈率相當。受納入研究數量所限,上述結論尚需開展更多高質量研究予以驗證。
目的 探討損傷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救治嚴重腹部創傷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方法 回顧性分析 2013 年 4 月至 2015 年 4 月解放軍總院海南分院采用 DCS 理念(簡單快速手術、液體復蘇和確定性手術)救治的 40 例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應用損傷控制理念救治嚴重腹部創傷的適應證和治愈率。 結果 40 例患者中痊愈 35 例,治愈率為 87.5%;死亡 5 例,死亡率為 12.5%。 結論 應用損傷控制理念救治嚴重腹部創傷為比較安全的救治方法,可有效提高臨床治愈率。
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核苷(酸)類藥物[nucleoside (acid) anaog, NA]治療方案不能完全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CHB),而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方案雖在免疫機制上優于 NA 方案,卻有著乙型肝炎病毒 DNA 應答率較低的缺點。近年來,針對 CHB 功能性治愈的研究層出不窮,不斷深入探索的機制和藥物靶點多種多樣,多元化的治療策略已使部分乙型肝炎優勢人群的臨床治愈成為可能,很多潛在的乙型肝炎根治性藥物及治療策略仍在持續推進中。該文主要針對現有 CHB 抗病毒治療藥物及新藥研究的最新進展作一綜述。
近期,Cell Research發表了關于“肺腺癌外科治愈窗口期”的社論,患者在此窗口期內接受手術切除后5年或10年無復發生存率達100.0%。病理學上的原位腺癌和微浸潤腺癌及影像學上的純磨玻璃結節可視為肺腺癌外科治愈窗口期。不是所有肺癌患者均可捕捉到治愈窗口期,正確理解和把握治愈窗口期,不僅可提高治愈率,也能避免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本文就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肺腺癌外科治愈窗口期,提出早期肺腺癌的臨床處理流程,闡明肺腺癌外科治愈窗口期的具體使用方法,為肺腺癌手術時機的選擇提供重要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