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作為藥物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和醫療實踐的參與者,最能體會自身病情、了解自身需求。基于此,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出“以患者為中心的藥物研發”并發布系列指導原則,希望將患者的體驗、觀點、需求和偏好納入藥物的研發和評估過程。如何識別患者重要信息,需要建立收集和提取患者體驗數據的方法。本文基于FDA指導原則二,重點介紹患者體驗數據收集方法中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的特點、常見方法及注意事項,以期為收集患者體驗數據提供參考。
目的調查普通外科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蛋白質攝入量,并從醫護人員角度分析影響蛋白質攝入量的阻礙和促進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混合研究方法(量性研究結合質性研究)。采用量性研究分析普通外科ICU患者的蛋白質攝入情況,同時通過半結構式訪談對醫護人員的觀點進行質性研究。量性研究分析32個研究變量,以研究變量的10倍估算樣本量;質性研究采用最大差異策略進行抽樣,樣本量以資料分析中不再有新的主題出現為準。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影響蛋白質攝入達標的風險因素,檢驗水準α=0.05。結果量性研究共納入459例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0.739±0.552)g/(kg·d),其中蛋白質攝入量1.2~2.0 g/(kg·d)者90例(19.6%),≥ 2.0 g/(kg·d)者11例(2.4%),<1.2 g/(kg·d)者358例(78.0%)。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發現,男性、隨體質量指數增大、入ICU血糖值升高、開始EN時間早(≤48 h)、鼻腸管置管、采用EN喂養是影響蛋白質攝入達標的風險因素。質性研究中,對訪談資料進行分析提煉后整合出3個主題,即基礎設施不完善、醫護人員自身因素及患者因素。結論從本研究分析結果提示,普通外科ICU患者蛋白質攝入情況與指南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根據影響蛋白質攝入達標的風險因素重點關注與此相關的患者群體;日后需要通過培訓、構建規范化蛋白質補充流程、加強對患者的宣教,以提高蛋白質補充效率,改善患者營養狀況。